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玉兰花开杜鹃后 > (130)韩飞连夜赶到洋溪江

(130)韩飞连夜赶到洋溪江

    夜间晴

    (130)

    韩飞接受了韩祖明的建议,准备绕行红岩山南麓经油溪坪去洋溪江,然后从洋溪江去张家山。韩飞先去太和村把驻地的事情同伍建光、陈劲交代了一下,匆匆吃了饭,让柯修洲骑上王小波的马,迎着西沉的太阳出发了。

    三人到落日巷,韩祖明已经到了。得知谌娟在谌玉清家等他们去换便装,韩飞让韩祖明带着伍建明、柯修洲去换装,自己先去王家旅社借马。太阳落山前,一切妥当,四人四匹马再度出发。

    在新金村韩飞见着了快十年不见的张魁山。张魁山自然也很高兴,连忙叫人倒茶水,拿点心。很快,原来漆黑的院子一下子亮堂起来,好几间房子都点上了松油灯。先进堂屋的是张魁山的婆娘和他们两男一女的娃仔。这婆娘是个小脚,见了生人就算是在自己家里也有些害羞。她让娃仔分别上前叫了声“韩爷”后,就拉着他们规规矩矩站到了一边。

    张魁山说道:“有个事情我拿不定主意。”

    “什么事?”

    “北边打仗,我们这里会不会有事?她姨妈几次托信来叫她去黔阳,我不知道去得,还是去不得。”

    韩飞心想:“什么叫去不得?”

    韩飞并没有在张魁山的用词上纠缠,说道:“要我说呀,先不动。守龙潭的是五十一师,五十一师是王牌,有这么一支部队在这里,应该是安全的。还有一个问题是山门镇的情况,如果山门镇被鬼子占了,鬼子有可能从马颈骨、望乡山过来。如此,新金就会有一点危险,不过通常会走岭脚,走这里的可能性不大。尽管这样,还是做一些准备吧,例如,把青壮年组织起来,把东西归拢打包,在山上寻找山洞、岩屋做临时避难所等等。”

    正说着,韩祖明领着一婆娘和两个孩子过来,大的五六岁,小的四五岁。待韩飞把话说完,韩祖明给韩飞介绍了自己的婆娘韩陶氏和娃仔。

    韩陶氏说道:“按辈分来说,我应该叫公公,祖明不这样叫,我也不叫了。就让娃仔叫吧,快过来叫太公。”

    两个孩子过来按母亲教的喊了韩飞。这种叫法是应该给点礼物的,可韩飞身无长物,只是笑了笑。韩陶氏让小孩自个儿去睡觉,而她自己则坐下跟韩飞攀谈起来。

    韩陶氏问道:“这鬼子多久能赶跑?不赶跑我们也回不了油溪坪。”

    韩飞问道:“你们油溪坪的人都跑出来了吗?”

    “都跑出来了,那天要不是谌玉清他们跟鬼子干起来,我们还跑不出来呢。就是一样东西也没带出来。”

    韩飞看了一眼伍建明,笑了笑说道:“那天四支队的人一顿乱跑,还能组织防御?是我们的人为了吸引鬼子,打了几枪,扔了两颗手雷。”

    韩陶氏笑着说道:“原来是这样呀。我只知道谌玉清在油溪坪,还以为是他呢。”

    韩飞问道:“听说油溪坪烧了很多房子,是这样的吗?”

    “没听说呀,韩祖明有空你去看看。我那些银器肯定没了,没了就没了吧,再置。妹娃还小,来得及。”

    魁山婆娘和伙计端出好几碗热腾腾的鸡蛋煮甜酒来。鸡蛋白的润滑、鸡蛋黄微微的肉腥味、甜酒的清醇、红糖中暗藏的生姜味道、胡椒的点点辛辣交织成的美味使人感到十分惬意。因为事务在身,韩飞等人没有滞留,吃完甜酒,又说了几句话就道别,继续赶路。张魁山和韩陶氏送到院子外,待人影远去才关上院门。进房前,张魁山交代郭五把狗放出去。

    出了村是一片漆黑的林子,韩祖明点燃了两个松明子火把,一个自己拿着在前面开路,柯修洲拿着另一个走在最后面,韩飞和伍建明打着手电走在中间。穿过丛林到了山顶,路宽了,也有了月光。他们熄了火把,关了手电。

    置身于这半圆的月亮所引领的群星璀璨的天穹下,望着这幽静安详的远山,呼吸着略带松香的空气,没有人不会忘却战争的恐惧,回到原始的平淡中来。哪怕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也足以享受着这丝毫没有夹杂功利、情仇的自在和飘逸。韩飞驻足站了一会,见柯修洲站在身后,冲柯修洲笑了笑,转身继续赶路。

    站在油溪坪西面的上梁山望着山下依稀可辨的油溪坪,韩祖明试探着问韩飞:“我想回油溪坪看看,行吗?”

    “没有含义,去了也做不了什么。能看到家吗?”

    “看不到,凭感觉好像还在。也不管了,只要人好好的,就行。”

    子夜刚过,月亮下山不久,韩飞等人到了陈二爷家门口。韩祖明上前敲门,起先没有动静,反复敲了几次,才有人问道:“谁呀?”

    韩祖明轻轻答道:“油溪坪的,姓韩。”

    门打开。开门之前屋内没有开门人走动的声音,说明开门人一直站在门后。进了门,屋里没有点灯,漆黑一片。尽管这样,韩祖明能感觉到除了身后的开门人,屋里还有其他人。

    开门的陈二爷当然知道油溪坪的人早已走光了,来者肯定不是简单串门或者投宿,必定有特殊的事情。但他故作镇静,用十分平淡的口气问询道:“这么晚来,有什么事吗?”

    韩祖明想知道屋里其他人的身份,问道:“他们是谁?”

    “这,我不能告诉你,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

    “是日本人吗?”

    “不是。”

    “那让他们说句话。”

    一个较矮的黑影说道:“我们是中国人。”

    “怎么是邵阳口音,不会是二鬼子吧?”

    高个子黑影笑着说道:“连二鬼子都知道,看来不是敌人。”

    韩祖明听了这话才彻底没有了疑心,于是,拍了一下陈二爷的肩膀,说道:“等一下。”

    然后,转身开门向门外打了一声口哨。

    韩飞轻步走了进来,关上门后,用手电照了照,说道:“陈二爷,又来叨扰了。”

    “你是?”韩飞用手电照了照自己,又照了照韩祖明,说道:“前两天,来了一队重庆军。”

    “记起来了,你是那长官。换衣服了。”

    “陈二爷,记性真好。这位是油溪坪的韩保长,认识吗?”

    “面熟。”

    “那这两位……”

    正黑地里细声说着呢,突然有人推门进来,说道:“不好,打起来了。”

    韩飞立即猜到了事情缘由,问道:“你们放了警戒线?”

    高个子黑影答道:“彼此,彼此。告诉他们,自己人。”

    房内掌灯的工夫,伍建明、柯修洲走了进来。

    伍建明一脸不高兴地说道:“还挺厉害。”

    那高个子连忙问道:“没伤着吧?”

    柯修洲答道:“没有。是你的人呀!突然袭击倒有一手。”

    韩飞打了个圆场,说道:“没伤着就好,都是自己人,他们先来,自然要占点便宜。”

    韩飞向高个子打问:“你们到底是哪部分的?”

    话音未落,矮个子说道:“韩长官可能没看清楚,我也参加了那天罗湾界的战斗,打死了四个鬼子,我捡了四杆枪。”

    “噢!你们是小沙江的。请问怎么称呼?”

    “我叫柯震,这是我们队长,是殷国志的妹夫,叫王云华。我们那里叫抗日联防锄奸队。”

    韩飞有些不敢相信,有这么巧的事?

    望着王云华伸过来的大手,韩飞一把抓住用力握了握。

    王云华带队过来是替19师做侦察的,王云华说道:“19师想了解李木村、洋溪江乃至转溪江的情况。估计有所行动。”

    韩飞问道:“什么行动?是不是要打青山界。打下了青山界这伙鬼子就动弹不得了。”

    “还有望乡山、马颈骨、山门镇一线。”

    “这条线只要两翼钳制,就是死路。东边是洋溪江,西边是大屋山。”

    “鬼子已经向山门发起攻击了,看样子你刚才讲的还真有可能。”

    “你以前打过仗?”

    “打过。这样的仗也打过。”

    “难怪,看你的这些兵就能猜出七八分来。”

    接下来,几个人把各自掌握的情况对了对。

    陈二爷问韩飞:“你们来找我,有什么事?”

    韩飞看了看王云华说道:“来求帮忙的,有一批百姓躲在张家山,好几天了。请您,请洋溪江的瑶族兄弟伸手帮帮。”

    “有多少人。”

    “具体数字不清楚,至少20人吧。”

    王云华插话道:“先要找到他们。事不宜迟,我们一起去。”

    韩飞想了想说道:“还是休息一下吧?天太黑,不安全,也很难有实际效果,天亮行动比较好。”

    “那也好。不过我得回去报告情况,柯震留下帮忙,我只带两个人回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