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玉兰花开杜鹃后 > (272)县党部讨论专用物资案

(272)县党部讨论专用物资案

    下午大雨

    (272)

    让章天没有想到的是郝毓苏叫他来是讨论案子的。章天不喜欢在法庭外、学术外讨论案子,更讨厌和政客们讨论案子。无论那位姓葛的军官怎么说,也无论郝毓苏如何强调这个案子的重要性,章天都缄口不言。好在除了他,坐在最远处的向承先作出一个神情疲惫的样子,也不怎么说话。只有刘承审员比较活跃。

    刘承审员的提名县党部执行委员这件事已经有眉目了,只要没人从中作梗,很快就会定下来。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他必须顺应党部老干事郝毓苏,莫使郝毓苏难为自己。其实,这县党部执行委员也就是个虚衔,不过有了这个虚衔也就有别于其他和自己同级别的各科科长了。

    郝毓苏在听取葛勇的案情介绍后,说道:“书记长很重视这个案子,主要是这个案子关系到当前的抗战。对于抗战的事,县党部是很重视的,很重视呀!前些天我就去过龙潭司和葛竹坪,在龙潭司我还参加了一个庆功祝捷大会,很令人感动。虽然向总您没去,可龙潭司有你们纵队的人,您也应该掌控着那里的情况。我们可以问一下我们尊敬的向总,龙潭司人民的抗战事迹是不是很感人。

    “回头来说这个案子。这是十分明了的案子,破坏抗战的罪名两个姓张的都不能逃脱。他们狼狈为奸,还要查一查他们是不是两兄弟,至少他们应该是族兄族弟吧,对于这种封建残余我们也是不能客气的:总之他们都应该判罪。今天召集大家来开会,主要是听听大家的意见,安个什么罪名比较合适。”

    对于这种先定罪再按罪名的做法,章天只能摇一摇头,无言以对。是呀,世间多少冤案都是依据这个逻辑制造出来的。

    刘承审员听了郝毓苏讲话,也就明白自己该说什么了。

    “刚才听了葛长官的讲述,真是令人发指。人家在前方浴血奋战,他们倒好,沆瀣一气,干起盗窃专用物资,倒买倒卖的勾当来了。其中一个还是乡公所的干事,真令人痛心呀!我在这里表态,对于这个干事,你们怎么处理我们都没意见。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不要姑息,不能姑息!将他治罪是在为我们政府肃清败类,我们求之不得。郝执委说得对,我赞同。判罪,应该判罪。

    “关于这个案子由谁审的问题,我也借此机会给葛长官做个说明。我们县去年撤销了司法处,成立了独立审判的法院,主管刑事、涉及外县人员的民商事和本县人民不服本承审员判决的民商事。本承审员只负责发生在本县人民之间的民商事。这个案子属于刑事,由地方法院管辖,检察官也是地方法院的,就连看守所也属章院长管。应该请章院长说说。”

    郝毓苏接过刘承审员的话,说道:“刘承审员毕竟是搞法律的内行,说得很在理嘛。怎么样?章院长!听说你是专门学法律的,上过大城市的洋学堂,你不说话,我们这个会开不下去呀!”

    “本来就不应该开这会。”

    章天毫不客气的开场白搞得大家钳口结舌,他也不管这些人的抵触情绪,毫无顾忌把自信和傲慢在这间因为下雨而显得十分幽暗的房子里释放开来。

    章天继续说道:“审判要避免先入为主,你们这是在审判开始前就当着审判人员谈论案子,试图让审判人员接受你们的观点,你们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我不敢苟同。我回去后就申请回避这个案子,因为我已经无法做到不先入为主了。”

    “也不能这么说嘛,”郝毓苏说道,“不是有‘偏听则暗,兼听者明’这句话嘛。这对你、对你们法院是有好处的呀。要是因为你们断错了案,引起各乡镇、各区保甲牌、各地老百姓的不满,引发社会动荡。到头来还不是县党部和县政府为你们了难!你这口气,还是学生气,不能这样呀!要不是看在你初到溆浦的份上,我们才不会管这个案子,由你去审去判。搞砸了,你自己捡场。不能这样呀,同志!”

    “对不起,我不是国民党党员,不是你的同志。”

    “不是国民党党员这很正常呀。不过不能当成标签,到处去说吧!难道说你拿着党国的俸禄,还要为难党国。没有这个道理呀。”

    章天被郝毓苏说得没话可说。

    葛勇向郝毓苏示意了一下后,说道:“现在一些人吹捧洋人的司法独立,国家还信了,成立了独立的法院系统。这下了不得了,无论是从外面调进来的院长,还是从司法处转过去的推事,个个都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昂着头走路,不可一世。

    “洋人的就对了,就不能变了吗?翻开我们的历史书看看,看一看《二十四史》,历朝历代不是县老爷断案吗?包公断案厉害,明镜高悬,你们有谁比得过包公?没有人吧!他不是开封府尹(不应该叫开封府尹,应该叫开封府知事。只有像赵光义这种皇位继承人坐镇开封府时才能叫开封府尹)断案吗!开封府尹就是行政长官。洋人的司法独立适应于洋人,县长断案适应于我们中国。这就好像是,一个人用绳套去套麂子,另外一个人用夹子去夹麂子。结果都抓到了麂子,你能说这个方法比那个方法好吗?

    “张魁安和张魁孟触犯了刑法,我们为他惋惜,可不能因为惋惜就不去惩办他们呀!告诉你们吧,我和张魁孟和张魁安早就认识,还很谈得来。可以这么说吧,与会的各位,除了向总队长外,你们谁都没有我这样复杂、纠结的感情。我们不能枉法呀!”

    葛勇还想说什么,坐在角落的向承先站起来说道:“我是龙潭司的老人,在溆浦也有我说得上话的地方。你们也不要这么对待这个小伙子,人家才来这里,也是带着热情来的,不能一下了把他的热情给浇灭了。今天我们说的都算不了数,最后由他们法院自己断。

    “张魁孟和张魁安的为人我很清楚。至于到这个案子,我也听说了一些情况,我认为张魁孟没有罪,应该尽快放人。张魁安有没有罪,我暂时不发表意见。

    “刚才这位钧座,好像是江海涛的随从吧,你想要治这两个人的罪,江海涛清楚吗?他要是觉得我说的话不妥,请他来个信,我去给他解释。我就是这个意见:立马放了张魁孟。小黄沙还等着他去主事呢!要是因为小黄沙出了问题,导致鬼子打过了小黄沙、打进了龙潭司,我看你们谁都该枪毙。”

    向承先说完,大步走出了会议室。

    郝毓苏惊讶道:“啊!还有这么回事呀!”

    郝毓苏看了一眼葛勇,对章天说道:“章院长,你下令放了那个、那个……张魁孟吧,越快越好。不过那个张魁安一定要判罪,以儆效尤,维护抗日大局。葛长官!要不散会?”

    葛勇心有不甘地点了点头。

    郝毓苏宣布散会后,大家纷纷离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