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玉兰花开杜鹃后 > (273)章天走在溆浦街头

(273)章天走在溆浦街头

    (273)

    章天被刚才郝毓苏一会说有罪一会说无罪的、肆意的、毫无理性的变化搞晕了,他还想说什么,正揣度用词呢,开会的人却一个接一个地往外面走。等人都走光了,章天才慢慢起身离开。

    在县党部外的街道上,他发现同来的推事李铁并没有跟上自己,到了路口也没有找见,他只得独自一个人往法院走。

    早上那家常常有人排着的包子店,现在已经看不到人了。有一个人挎着包,打着洋伞从银行出来,往西走去。理发店里有一个女人在烫卷发,散发出一阵难闻的焦味。

    一个农夫模样的人,挑着一担放着两把豌豆苗的簸箕,问他要不要豌豆苗,可以便宜卖给他。章天微笑着谢绝了。那农夫很不高兴,说了一些不友好的话。章天没听懂,也就没有理他,省得生这份闲气。

    他不明白自己笃信的,最为基本的理论竟然如此脆弱,不堪一击。而自己又找不到任何理由来驳斥他们。就从司法独立来说:全民法律意识不提高,不尊重法律,不赋予法律以至上权威,司法又怎么能够真正独立。而这一切的缘由来自法律本身:现在的中国法制和几千年来的古代法制没有根本的区别,也就是说法律只是政治工具、统治工具,而不是对社会本身所蕴藏的,基于平等、自由、公平、正义的秩序和规则的发觉;而要改变这些,几乎不可能,再过几百年也不可能。百年来,中国人所遭受的磨难,将会使中国人更加愿意将自己的自由捐献给国家,这对国家强大是有利的,但对文明的发展不利,对法制的发展不利。

    章天不明白自己这种想法对不对,只是一念闪过而已。为了调整情绪,他对那挑着簸箕的农夫笑了笑。农夫没有回应他的善意,反而不加掩饰地表现出了生气。章天绕过农夫宽大的斗笠,抬头看见一群学生在雨中奔跑。

    李铁从后面赶了上来,说道:“你怎么走这么快?”

    “不快呀!”

    “不是说这个。葛长官有意在龙潭司筹建特别法庭,性质属于地方法院的派出机构。我认为在这抗日的大形势下,这个提议很好,很有必要。你说呢?”

    “谁?”

    “刚才的那位军官。”

    章天想了想说道:“我也觉得这事可行。”

    虽然,章天不喜欢葛勇这人,但一码归一码,在龙潭司设置法庭是可行的。行政上,县以下有乡镇、保甲,为什么法院就不能有派出机构。

    其实章天还是年轻,不谙世事。他的“一码归一码”的想法就不对。“一码归一码”是一种理性思维,而在官场,这种思维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愚昧,没有人能真正做到“一码归一码”。

    李铁问道:“名称叫什么?还叫‘人民法院’?”

    章天说道:“不能这么叫。‘人民法院’意思是自治法院,有独立性,不是派出机构。最好就叫‘派出法庭’。”

    在回法院的路上,他们继续谈论着。

    “人员怎么办?”

    “一个推事,一两个书记员。开始这个推事可以是助理推事,甚至可以是见习推事。”

    “我们这里没人愿意去龙潭司。”

    “从龙潭司那里找,除了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还应该有责任心,懂一些法律,最关键懂道理有威信。”

    “那也太难了吧。”

    “也只是一个愿望,慢慢来吧。权限以后再说,最关键的问题是经费怎么解决。”

    “葛长官说他去跟县长说,争取县里解决一点,乡公所解决一点,自己收一点。”

    “这样最好。”

    “既然这样,我去给葛长官回话。”

    “等一下,还有一点,请推荐的推事到法院来一趟,我们考察一下。”

    “那是当然。”

    说完,李铁转身快步走了。

    章天希望葛勇推荐的人是他见过面的谌玉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