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无与伦比大将军 > 第18章出奇制敌,耶律康败退

第18章出奇制敌,耶律康败退

    刚刚升起的夜幕遮盖住满天的光芒,数里之长的营地里点燃了灯火。

    茫茫夜色下,一个身高九尺,披着战甲的将军站在帅帐前抬头仰望。

    那双灰沉的眼眸里散射着杀气,一双苍劲有力的双手背在身后,不停的搓着手里的马鞭。

    平静的营地里吹起阵阵凉风,弥漫在空气中的血腥味扑面而来,他像是嗅到美味一般的享受。

    微微扬起的嘴角弯刀一般,狡黠的露出那一排整齐洁白的牙齿,身体跟着清风摇摆,似是为自己的谋划起舞。

    他就是刚刚执掌胡兀兵权的三皇子耶律康。

    围困永县,突袭代县就是出自他手。

    而他,真正的目的并不是这两处地方。

    是刘谌看上的,距离辽源城最近的远安。

    去年冬天,他收到情报,平,凉二州秋收惨淡。又经历过严酷的寒冬,早春时节大烨的农民都没有春种可用。

    昌平王一直是皇帝刘旭的心头大患,比起他们这些胡兀人来讲,如何解决内部问题一直都是大烨的难题。

    昌平王就藩多年,从未向京中伸过援手,已然引起了刘旭的忌惮。

    如今刘旭想用赐婚一事削弱昌平王,而他再上书求粮,更会引起刘旭的猜疑。

    种种缘由之下,耶律康认为这正是他大显身手,耀武扬威的时刻。

    他先在石头城进行了清洗行动,目的就是为了让大烨以为他要在石头城做出部署。

    历来胡兀人南下作战,都是以石头城为中心,因为他靠着七连山这座天然屏障,大烨难以攻克。

    他也按部就班的从石头城出兵,将永县围困。

    再出一支奇兵攻击与永县相隔不远的代县。

    这些都会在左亮的预料之中。

    当左亮遇到战事,这让本就困难的北境二州无疑是雪上加霜。

    起初左亮一定会坚守城池,并且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永县,代县的战事上,直到京中的粮草运抵昌平。

    一旦粮食问题得到了解决,左亮的脾气一定不会再忍气吞声。

    等到左亮准备反攻击退耶律康的时候,他的机会就来了。

    辽源城作为储粮之地,大烨虽有心攻破,却是没有那个实力。

    辽源地处平原,正是施展胡兀骑兵的好地方。左亮数次集结大军,想要夺下辽源城,奈何大烨的骑兵到了辽源城外,就像是纸糊的一样。

    辽源城守军以砍瓜切菜之势便将左亮多次的进攻瓦解,几番折腾之后,左亮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这把利刃插在自己的跟前。

    对于辽源城的动向,大烨监视的一向严密,毕竟这是胡兀人距离自己最近的地方。

    可是,胡兀人从来不在这里有什么作为,只是将它作为战时粮仓来用。

    久而久之,一旦有所冲突,大烨便将目光聚焦在石头城中。像是全然忘记了,自己的脸上还有一把利刃。

    耶律康这次的计划便是,自己带着大军佯攻永县,代县,牵制住左亮的注意力。

    再令自己的族弟耶律赫从辽源城伺机而动。

    这样一来,等到耶律赫的大军突袭远安的时候,左亮已经深陷在永,代二地的泥潭中。

    就算大烨边境军防守能力强悍,也顶不住三面进攻,且内部还有缺粮,猜疑的各种因素。

    他很自信,这次的谋划一定能为胡兀打开南下的缺口。

    胡兀的骑兵重新驰骋在平凉二地的疆土上,已是指日可待。

    现在,他已收到粮食运抵昌平的消息,接下来就等着左亮按耐不住,率领大军主动出击了。

    而他,早已是磨刀霍霍,严阵以待,摆好了阵势等着左亮来冲击。

    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直到营地里响起奔腾的马蹄声。

    “报!”一声急报如同惊雷传到耶律康的耳边。

    “禀报大将军,辽源城方向发现大烨军队!”快马直接停在他的面前,声音响亮如雷。

    狡黠的面容顿时失色,犹如敌方的羽箭射穿了他的内心,双眼一转,失声道:“你说什么?”

    传令兵跪拜在地,声音依旧洪亮:“辽源城外突然出现大烨骑兵,数目不详。”

    耶律康浑身一紧,眼中直冒火光:“什么人挂帅?”

    传令兵道:“夜色漆黑,尚未知晓。敌军来势汹汹,四周尘土飞扬,恐是大军来袭!”

    耶律康骂声道:“耶律赫在干什么?如此重要的军情怎么不探查清楚?”

    传令兵支支吾吾的道:“将军...我军的巡查暗哨全被他们...被他们...扫除了。”

    耶律康双拳握紧,斥责道:“废物!”

    犹疑的光芒在他眼中转动,心里嘀咕道:大烨还有什么能人敢主动率军出击?而且能够看破我的计划,直奔辽源而去?

    为了成功牵制左亮,他将自己能够调动的大军主力全都安排在永县,代县周围,只留下两万人作为奇袭部队在辽源城等候。

    倘若真有大烨的军队强势攻城,只怕辽源失守不说,藏在城中的粮草器械都要付之东流。

    可是,现在突然放弃前线阵地,已经得到支援的左亮再反手冲击,他将陷入腹背受敌之境。

    何去何从,他必须要做出一个判断了。

    思量过后,耶律康令声道:“传令,让代县的格力忽率军回援辽源,遇敌不可深追,务必抢在大烨人之前进入辽源!”

    传令兵应声道:“是!”

    不等传令兵离去,耶律康又令声道:“来人!”

    “速传前线耶律成将军!”

    令声行罢,耶律康心中忽然浮起一丝惶恐。

    夜色暗沉,漆黑一片,耶律康缓缓的低下了头。

    到底是什么人?

    大烨与胡兀人交战几十年,除了左亮之外,再也没有出现过敢领兵出城,正面迎战的大烨将帅。

    即便当年失去平凉二州,也是地形不利于骑兵作战,并非他左亮到底有什么高招。

    如今左亮稳坐昌平,管辖平凉二州,已是让胡兀人南下无望,却偏偏又冒出一个敢率军突袭的人。

    这让耶律康感到困惑。

    耶律成快马而来,见到耶律康神色焦急,忙不迭的问道:“兄长急招小弟回来,所为何事?”

    耶律康迅疾的问道:“永县守将可是左洪?”

    耶律成道:“的的确确,小弟还与他交手了呢。”

    耶律康听到这话更是焦躁不安,恨得咬牙切齿:“那又是谁敢突袭我大军后方,直奔辽源呢......”

    耶律成脸上的神色变得惶恐震惊,失声道:“什么?有人突袭辽源城?”

    耶律康沉闷的点点头,道:“想不到十多年没有交手,大烨军中还能冒出这样的人才。”

    耶律成焦急的道:“兄长,辽源城可是此行大计的重要所在,万万不可有失啊!”

    耶律康怒声道:“废话!我当然知道,已经叫格力忽率军回防了!”

    耶律成道:“那我去接替他,不能让代县守军察觉到我军的退意。”

    耶律康摇着头,叹息道:“晚了,晚了,一时大意,竟让我满盘皆空!”

    耶律成不愿放弃的道:“兄长,大烨人在平原上不堪一击,辽源城必定能完好无损!”

    耶律康满目的忧愁,有气无力的道:“能保住辽源城有什么用?他们敢突袭辽源城,一定是察觉到了什么,如果按照原有的计划进行,只怕是得不偿失了。”

    耶律成心中一震,他也明白,从辽源突袭远安的计划一旦被发现,按照大烨守城的能力来讲,这十几万大军是难以啃下这块硬骨头的。

    犹豫了片刻,耶律康突然双目紧闭,依依不舍的道:“撤吧,只怕是代县的守军很快就会赶来。”

    耶律成不忿的道:“兄长,要是就这么撤了,回去岂不是让那群老头子笑掉大牙?”

    耶律康眼中寒光聚集,厉声道:“难道你还想看着大军全都埋葬在城墙之下?”

    他叹一口气,缓缓的道:“是我太着急了,本以为自己能够瞒天过海,却不想大烨还有能人出现。”

    他的话没有说完,营地中再次传来惊雷一般的呼声。

    “大烨军突袭,各营警戒!”

    耶律成双目瞪大,像是深海中的明珠,惊愕道:“怎么会这么快?”

    耶律康阴沉的脸上毫无神采,缓缓的道:“只怕是早有预谋,只要我军在代县外的军士有所调动,他们就会蜂拥而出,直奔我永县营地。”

    耶律成道:“既然他们敢出城应战,我们何不就地拼杀,仰仗我军骑兵,必能战胜!”

    耶律康忧心忡忡的道:“现在,胜负已经无所谓了,只怕辽源一旦有失,我军可就成为丧家之犬了。”

    耶律成道:“格力忽已经回援,晾他大烨再有本事,也攻不下辽源。”

    耶律康见他仍是不知悔改,怒声道:“那你就有把握拿下永县了?就有把握拿下代县了?他们如果半路埋有伏军截杀格力忽,或是拖延格力忽,辽源能否保得住?”

    耶律成怔住。

    “左亮的骑兵虽然不如我们,但是他们专门研发的狼牙钻心箭可是击杀我军的利器!一旦攻击辽源的大烨军士放弃攻城,直插我军后腰,又该如何?”

    耶律成脑海中空白一片。

    耶律康渐渐的平静下来,神情更是悲怆,轻声的道:“不是我耶律康输不起,而是我不敢赌。”

    “我不能用耶律家几代人的心血去赌。”

    “兵法之道也不曾有赌!”

    “撤!”耶律康身正辞严的令声道:“全军回撤辽源!”

    耶律成只好失落的应声道:“遵命!”

    厮杀声起,灯火倒在地上,借着风势燃烧起来。

    耶律康带着满心的困惑,不甘,悲愤撤离了永县城下。

    大烨军士按照刘谌的指示,汇集两处兵力,在永县附近将胡兀人杀的丢盔弃甲,狼狈而走。

    见到耶律康的部队也是从辽源方向撤离,左亮也不再追赶,他看着远安的方向,欣慰的笑了。

    不知道那刘谌到底用了什么奇招,竟然能将耶律康的十万大军掉走。

    夜,慢慢的变凉,风吹过遍地狼藉的战场,呼呼的啸声传来,像是阵亡将士的哀嚎。

    刀光剑影中,胡兀人这次南下的计划彻底落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