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无与伦比大将军 > 第19章不再是弃子

第19章不再是弃子

    烨城

    帝都之上,万里晴空,王气蒸蔚。

    古老的城墙坚韧挺拔,飘扬的龙旗摇曳生姿,像是起舞欢呼的将士。

    一骑快马自永和门而入,穿过隆昌街,直达玄武门前。

    “远安大捷,胡兀人北撤!”

    督武卫的传令兵一路高呼不断,将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烨城的大街小巷。

    余音高亢,婉转飘荡,皇城之内一片哗然。

    督武卫统领杜岩站在养心殿上,暗暗松了一口气,目光欣慰的看着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刘旭。

    高阳躬身拜贺:“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那张饱经风霜,威严坚毅的脸上却没有露出喜悦,阴沉沉的双眸里仍是忧心忡忡。

    刘旭淡淡的道:“好,好,好。”

    一连三个“好”,却像是敲响了三声警钟,在场之人看到皇帝脸上寡淡的表情,不禁收住了脸上的喜悦。

    谁都清楚,在这场战争里最大的胜者并不是大烨,也不是皇帝,更不是昌平王。

    而是从丰泊而来,之前在所有人眼中如弃子一般存在的刘谌。

    他们清楚,皇帝此刻脸上的表情又是在质疑刘谌了。

    只有高阳明白,那是一种愧疚,自责。

    沉静了很久之后,刘旭缓缓道:“都散了吧,朕有些累了。”

    松了一口气,放下心中的重石,刘旭像是一只泄了气的皮筏,显得有些萎靡。

    众人退去,养心殿内只留下了刘旭和高阳。

    皇城内没有因为北境大捷的消息而热闹起来,但是沉闷已久的烨城街头却是喧闹至极,载歌载舞。

    一时间,各个街道上人山人海,欢声笑语,比过年还要热闹。

    主动出击,将胡兀人从平原上赶走,这是所有人都不曾敢想的事情。

    多少年来,即使身处大烨腹地,远离边关的子民也在日夜为了胡兀人南下之事感到恐慌。

    从北境流转逃往的难民无时无刻不沉浸在骑兵冲锋的梦魇中,如今得此消息,他们又开始期盼着回到故土,安稳生活的情景。

    “你们说这领兵挂帅之人到底是谁啊?”富阳楼里又开始了热血喷张的讨论。

    比起前些日子来,每个人脸上的犹疑,惊诧都已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喜气洋洋,春风满面,像是他们也亲自参与了其中。

    “左家父子常年在边关镇守,定是他们其中之一了!”

    “瞎说,胡兀人早就把永县,代县围的水泄不通,左亮,左洪一人一个城,哪里来的分身之术?”

    “那就是大皇子和二皇子,神兵天降,从岭南直奔远安!”

    这话一出可是让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深深思考一番。

    很快就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岭南到烨城都需要半月之余,再到远安去,这得需要多么好的马?”

    “援军粮草到达昌平不过几日,远安便有捷报传来,定然不是他二人!”

    “那是谁啊?”众人见他说的振振有词,不由得全将目光落在他的身上。

    他也只好尴尬的挠着头,道:“我也不知道......”

    唏嘘声中,一阵磕烟灰的声音传出,角落里皇叔刘昂缓缓起身。

    “我想,能办成这件事的,也只有他了。”

    说罢他淡淡一笑,扬长而去,留下了悬念在众人心中。

    这次,再也没有人敢上去找他的麻烦,说他为老不尊,故作神秘。

    皇叔走后,富阳楼里接着讨论,各个像是非要弄个明白的样子。

    此时此刻,比大烨人更想知道带领这支奇兵的主帅是何人的,就是辽源城里的耶律康了。

    站在城墙上,瞭望着远处大烨军队留下的痕迹,那双灰蒙蒙的眼眸里闪着寒光。

    区区几千人就敢奔袭辽源,伏击格力忽,牵动十万大军仓皇北撤,这样的胆量非常人所比。

    耶律赫像是一只待宰的小鸡,战战兢兢的站在他的身边,眼光时不时的朝他瞄着,生怕他腰间的弯刀忽然拔出,斩下自己的脑袋。

    耶律成满脸尘土,神色忧伤的低着头,心中的不甘化成一股力量,愤然道:“兄长,让我带兵再冲一次吧!”

    耶律康仍是风轻云淡的摇摇头,轻声道:“晚了,此时再去,只会让我们在老家伙面前更抬不起头。”

    耶律成鄙夷的看了一眼耶律赫,怒声道:“都是你这个废物,敌方来了多少人都弄不清楚,叫我等精心的谋划全然落空!”

    耶律赫支支吾吾的道:“大哥...我实在...实在想不到大烨人敢这么来啊...若是知道他们来的不过几千人,必然不会...”

    耶律康忍住怒火,轻斥道:“好了!不必再解释了,日后再有如此慌张之举,休怪我不念手足之情!”

    耶律赫连忙拜谢:“多谢大哥,多谢将军宽宏!”

    “是谁带领这支奇兵,可探查清楚了?”耶律康冷冷的问,手中的马鞭握紧,浑身聚起一股力量。

    耶律赫道:“是刘谌,丰泊亭侯,刘谌。”

    “什么?”耶律康手中的马鞭挥出,“啪”的一声打在坚硬的石头上,留下一道痕迹,那双明眸中冒起火光:“竟然不是刘盈和刘宣?”

    近年来,大烨军队中能够让耶律康看得上的只有左亮,左洪父子,还有常年领兵在外的大皇子刘盈,二皇子刘宣。

    他想不到,让自己南下计划失败的竟然不是这四人中的任何一人。

    “刘谌是谁?”耶律康倒吸一口气,神情变得沉稳。知己知彼的道理他是懂的,现在输给了自己从未了解过的人,也算是咽下了这口气。

    耶律赫面露难色,额角的汗珠透着亮,唯唯诺诺的道:“从未听说...只知道他是前日刚刚到达远安,所率军队都是从大烨禁军中选拔的。”

    “禁军?”耶律康眼中飘过狐疑,不禁自嘲的一笑,道:“看来这个刘谌不仅对我们十分了解,还对大烨的战力也很了解。”

    忽然他放声大笑,仰天道:“哈哈哈哈,输给他我耶律康一点都不亏!是我太自大了!”

    耶律成和耶律赫脸上充满了疑惑,呆呆的看着他,不知道是不是他受到了刺激,变得疯癫。

    耶律康眼光一转,露出了期待的眼神,言语中也充满了敬畏的味道:“江山代有才人出,看来日后我们要面对的不止是左亮了。”

    “好!那就让我耶律康来会一会你这个丰泊亭侯吧!”

    耶律康心中的斗志再次蓬勃激昂,望着一片平原,眼眸中闪过了寒光。

    他输了,却没有输给刘谌。

    而是输给了自己。

    他不敢将耶律家多年的心血孤注一掷,他没有刘谌的勇气。

    他认了。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

    远安

    浩浩荡荡的骑兵从远处聚集到城门前,刘谌站在城楼上看着他们一个个风光满面,气势昂扬的样子,心里大为欢喜。

    待到军阵排列整齐,高览疾步赶来,报声道:“侯爷,三千军士全数归来!”

    高览脸上的喜悦藏匿不住,就像是绚烂的阳光,四处洋溢。

    刘谌转身,看到他左肩上有血痕,虽然经过处理,但绽开的皮肉也叫他心里有些难受。

    “你受伤了?”

    高览看了一眼伤口,大大咧咧的道:“小伤,不碍事的!夜里天黑,叫胡兀人砍了一刀,都是自己学艺不精。”

    刘谌柔声问道:“其他军士可有损伤?”

    高览咧着嘴,笑容依旧灿烂:“战场行事难免有伤,都不碍事,侯爷看,他们一个个都是兴高采烈的,比过年都开心呢!”

    对于刘谌而言,这一战,可谓是出尽了风头。

    对于他们而言,这一战,实打实的证明了自己。告诉了天下人,他们不止是刀锋向内,看家护院的禁军。

    刘谌点点头,道:“吩咐下去,现在还不是松懈的时候,谨防胡兀人再次南下。”

    高览抱拳道:“遵命!属下这就去安排!”

    说着他就要离去,刘谌急忙将他喝住:“等等。”

    高览转身,等待着刘谌的指示。

    “你先去把伤口处理一下,后面的事,我叫王平去办。”

    高览眼中柔情泛滥,心中暖意流淌,感激道:“多谢侯爷关爱,这都不碍事的!”

    转而他的神色变得有些低迷,轻声道:“禁军来的人虽然都是受到了皇命指派,可心中仍有不服,有些事还是我亲自去做的好。”

    刘谌从容的道:“那是之前,往后他们若是还有不服,本将军可要请出圣旨,军法从事了!”

    高览听他语气随和,轻松至极,但是脸上的神情却是冷酷严厉,不苟言笑,心里也就踏实了许多。

    高阳曾经告诫过高览,说刘谌为人宽宏,性格温和,如有一些事情他不好意思处理,自己需要为他出面。

    尤其是在出征之前,高阳又特地嘱咐,军旅中人大多都看不上他这样的皇室子弟,难免要受气。

    现在看来,刘谌并不是高阳说的那样,甘愿做一个处处受气的皇室子弟。

    那份处变不惊的气势,那种从容不迫的心态,颇有大将风范,有这样的人作为领军将领,谁还有不服的?

    刘谌看着眼前的军士举起手中的兵器向他示好,军阵中不断的传来喝彩之声,脸上露出了浅浅的微笑。

    灿烂的阳光照在大地,祥和的气息在远安城中流传。

    他知道,从今日起,刘谌不再是那个无人问津的丰泊亭侯。

    在风云变化,尔虞我诈的京城中即将有属于他的位置。

    在君心难测,猜疑心重的皇帝面前,刘谌也不再是那个弃子。

    属于他的时代,已经到来。

    接下来,他要在这个世界活下去,还要比任何人都活的光鲜亮丽。

    只不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属于他的劫难,正在向他靠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