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码头提车

    等苏维吃过早饭出门,已经八点过半了。

    这时苏维的侄儿侄女还未见踪影。

    苏维暗笑一声,想到自己的学生生涯,寒暑假啊……真是怀念。可惜我马上就是上班族了。游戏里居然还要上班……啧,差评。

    苏维走出大门,隔着花园就看到等在苏宅大铁门外的出租汽车。

    苏家之前的老宅在华界,宅院比之现在法租界的花园洋房大了三倍不止,出了宅门一眼望不到院门。等到淞沪会战之后举家迁至租界内,当时华界在打仗,租界里物价飞涨,厂里家里处处都要用钱,苏家虽是豪富可也不免好好算计一番。

    苏家人千挑万选之后,才选到了环龙路与金神父路交界附近的这一处洋房。此处大门并不直接朝向马路,算是闹中取静,瞧着门庭是比之前局促了些,胜在地段好——出了门沿金神父路往南走,不到百米就是高乃依路和莫利爱路,两条并行的马路直通法国公园,附近还有广慈医院就在金神父路上,环境良好,设施齐全。家里人去法国公园散步时并不常走高乃依路,而是更远些的莫利爱路,仿佛这样便能在乱世之中受到已逝国父的庇佑,稍有一些安全感。

    等候在门口的司机看见苏维打开院门,就从车里下来转到后排,殷勤地替他拉开车门。

    这服务态度真是周到……苏维躬身进车,待司机关上门后对他说:“去金利源码头,”又习惯性问了一句,“车费多少钱?”

    司机说:“苏三少爷,贵府上已购买本公司车辆包月服务,次月出账单,所以您并不需要付现钱。”说着踩下离合,发动车子。

    原来竟是VIP客户……怪不得服务这么好。苏维暗想。

    此时的租界中,人们出行主要有四种方式:一种是公共交通,有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一种是苏维现在选择的出租汽车;若是短途,人们往往选择人力的黄包车。哦对了,最后一种当然是11路。

    现在是寒冷的冬季,而且从环龙路到外滩码头并不算太近,所以排除黄包车;早上九点又正好是上班高峰期,苏维也并不愿意去跟上班族们一同挤公交,当然只能叫出租车。

    唯一不好的是这时候的汽车竟还没有空调,科技还是不够进步啊……苏维打了个寒战,默默扣上羊绒大衣的双排扣,如果不巧碰上车子密闭性不太好,车窗漏风,那就更冷了——眼下便是这种情况,苏维有些后悔内里只穿了件衬衫。

    汽车由环龙路转向金神父路,并在下一个路口右转,来到霞飞路。

    一月上旬,道旁高大的法国梧桐树已在深秋落叶,此时仅有少量黄叶挂在枝头,瑟瑟发抖地对抗凛冽寒风。然而霞飞路却没有多少萧瑟之感,道路两旁是一栋栋精致的花园洋房、西式店铺,间或还有尚未开始一天营业的咖啡馆,以及夜晚才开始热闹起来的一间间歌舞厅。

    此时虽是早晨,依然有许多穿着打扮精致的太太淑女们来往于白俄侨民开设的时装店、珠宝行和洋货铺中,看来严寒并没有打消这些女人们购物的热情。沪上作为远东第一大都市,繁华的霞飞路上不仅有白俄侨民、租界里的华人和法国人,其实各国侨民都有,甚至犹太人也很不少——在当时,沪上是世界上唯一不需要签证、担保和工作证明即可进入的城市。

    苏维透过车窗往外看,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脸上大多洋溢着轻松愉悦,各色商店内几乎天天顾客盈门,在这里看不到丝毫战争的阴霾。

    华界战火纷飞,租界歌舞升平,二者之间或许只隔着一座桥、一条马路,一面天堂一面地狱,这也算是孤岛沪上的奇景了。

    汽车沿着霞飞路直行,绕着老县城开到码头边的洋行街。与公共租界黄浦江边的“十里洋场”相比,法租界挨着黄浦江边是一片狭长的地形,老县城以东的地界是素有“水上门户”之称的金利源码头。

    清晨的码头上已经是一片繁华景象,码头工人们昼夜不息地从一艘艘远洋货轮上搬卸货物,也有洋行的货轮从此处出发由黄浦江前往内陆——此时虽然华界已经沦陷,苏州河以北的公共租界北区和东区也已实质上处于日军管控之下,但是租界码头的商船仍可来往于内地贩运非管控货物——这也是工部局与日军达成的条件之一。

    汽车在码头边停下,苏维下车后就直接让司机回去了。一会儿我就是有车一族啦!苏维美美地想着。

    找到货代公司换单,等着手续办完还有一段时间,于是苏维沿着码头边慢慢散步。说起来苏维也看过不少民国剧,对于金利源码头印象最深的还是有关“水果月生”的传闻。

    吃瓜群众天然地对传奇大佬的人生经历感兴趣。

    没想到还能在游戏中欣赏上世纪外滩码头的风光……苏维又想起开局时系统给出的“休闲、娱乐、观光游戏”这些广告词,现在看来,这游戏勉强还算对版吧。

    苏维沿马路边走着走着,正仰着头看一栋建筑顶上的雕塑,冷不丁脚下踢到一只碗。

    “哎,抱歉……”苏维条件反射,低下头冷不丁撞上一双乌溜溜的眼睛,两人俱是一愣。

    苏维这才看到竟是个小乞丐——年纪约莫只有七八岁,身上倒没有特别脏,只是打着补丁,天寒地冻的,脚上鞋子五个指头都露在外面。

    “先生……行行好吧先生,我两天没吃饭了,求求您赏我一顿饭钱……求求您了……”小乞丐赶紧干起自己的本职工作。

    出于自己先撞到别人的原因,且看他实在可怜,苏维拿出钱夹,抽出五角钱放在乞丐碗里。

    ……

    “先生!先生行行好吧!赏我一顿饭钱……”小乞丐嚎得更大声了些。

    ……看来是给少了?苏维有些惊讶,心想“我”留洋之前,七八角钱已够三个人下馆子饱餐一顿的花费……但又想到往日里自己总听到物价飞涨的消息,于是只能抽出钱夹里所有毛票,大约有一块多钱全放进小乞丐碗里。

    我就只剩一张大的,却是不能给你了……苏维心想,问心无愧地走了。

    回到货代公司办事处,交完手续费,办事员领着苏维到仓库,只见——

    一辆纯黑色的老爷车静静地停在那里。

    BuckCentury.

    30年代末生产,搭载迄今最为强大的8缸发动机,大马力,动力强劲,是世界上第一款时速高达100英里的汽车,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布克公司高管将时速100英里称为“创造世纪”,于是将它命名为“Century”。

    大厂出品,质量保证,时下政要巨商的首选座驾。

    少帅爱驹、第一夫人同款座驾,你还在等什么?

    wow——苏维心中欢呼一声,看着车头那两只青蛙眼车灯都觉得可爱,它现在是我的了!

    我终于拥有了第一辆自己的车!感谢游戏,感谢二哥!

    感谢电视机前的观众们!

    ……

    码头上一个僻静的角落里,小乞丐坐在屋檐下静静地看着江面,冷不丁背后伸出来一只手狠狠地拍在他肩上。

    “谁……!”

    “五毛!你个阿木林,怎么又趁老爹不注意偷偷溜出来?”

    “五毛”回过头,拍他的是个跟他差不多大的小孩儿,衣服倒勉算干净整齐,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却习惯性的不时扫过行人口袋、腰间,顿时就显得那张还算清秀的小脸有些贼眉鼠眼。

    “我……”五毛张了张嘴却没说话。

    “你爹娘老早就不要你啦!你以为傻等着他们就会回来?再不走,给别的帮派发现你跨区乞讨,少不得连累我陪你挨顿毒打,还是你想被巡捕房抓走关起来?”

    “我……”五毛攒紧拳头。

    “别我我我的了,快起来!”这小瘪三动作粗鲁地将五毛扯起来,陪着小乞丐一瘸一拐地向前走,一眼瞥见他碗里的“收入”,“哟,开张了,开张了好!我们赶紧悄悄地回去,今天老爹心情蛮好,也许可以免了这顿打骂。”

    他两个正在拉扯间,一辆漆黑色的豪车从他们面前呼啸而过,小乞丐看见一闪而过的车窗内那个英俊的男人,愣愣地道:“早知道,我合该再多讨要些的……”

    “甚么?”

    “但是……他为什么——”

    话音未落,小乞丐就看到对面迎面开来另一辆车,车速也是飞快,眼看两车就要撞上——

    “……他为什么要逆行啊?”

    ……

    “沃日!!”苏维猛打方向盘,依靠强大的臂力迅速变道,险险地与对面来车擦肩而过,“吓屎我了,”他惊魂未定地将车靠左行驶,“记忆有点混乱,我都没想起来这时候申城是统一左行的……”

    对面车辆驶出去老远,敞开的车窗里还在传来桔麻麦皮之声。

    ……不绝于耳。

    看来对面的司机也是个“直爽”的人。

    呃,苏维在心里说了声抱歉。

    导演这条不算,我们重新来过可以吗?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