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带着村民赚了一个亿 > 第一百一十六章 路,必须要修!!!

第一百一十六章 路,必须要修!!!

    虽然有陈松竹对安慰,但李玉晗仍旧是无法承受,她靠着陈松竹对肩膀呜呜的哭了起来。

    现场最难过的莫过于张六羊的两个儿子。

    古语有云,子欲养而亲不待。

    两个儿子往日不孝,给张六羊老两口带来了深深的伤害。

    好不容易等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想要好好孝敬父母,却还没来得及让张六羊享受生活,就失去了孝顺父亲的机会。

    懊悔与痛苦在两人身上提现。

    两人捶胸顿足,声泪俱下的跪在床头,任凭邻居如何安慰也无法停止。

    深深的懊悔与自责已经深入两人内心。

    看着张六羊的音容,陈松竹也是心有悲痛。

    本来两人约定好,等张六羊身体好些的时候,就建个养殖场,还要让张六羊当养殖顾问指导村民搞养殖,谁成想张六羊却是驾鹤西去。

    张六羊是村里的能人,也颇为受村民尊敬。

    他的离世,难免让村民们错愕惋惜,就连在县城的康先文也回到了罗汉村,帮助张家料理后事。

    丧事过后,陈松竹找到了张家两兄弟,交给两人一人一沓钱,并把张六羊生前的嘱托给两人说了一遍。

    这些钱是张六羊存下来给孙子孙女的学费。

    摩挲着手里的钱袋,张家兄弟更加懊悔的痛哭不止。

    陈松竹也是微微叹息,张六羊为了这一家子操劳一生,临走之前还要把积蓄都留给子孙后代。

    不过陈松竹并没有把钱全部都交给张家兄弟,给他们的只是一部分。

    还有几万块钱的报销款,陈松竹给了张六羊的老伴。

    这也是张六羊生前的安排。

    张六羊也担心自己不在的时候,两个儿子会再次变得不孝,所以必须要留给老伴一些生活费用。

    不过,张六羊的女儿从外省回来奔丧,却是又造成了一些争吵。

    张六羊从去世到入土为安也就三天时间,而这个消息传到他女儿那边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尽管女儿马不停蹄的赶来,还是没有赶上见老父亲最后一面。

    加上两兄弟本就不孝顺,这让女儿对两兄弟更加生气。

    尽管后来在陈松竹与李玉晗的劝解下,女儿放下了怨恨,但人工表示无法原谅两人,并要求把老母亲带去城市生活。

    对于这件事,两兄弟也没啥可说的,只能同意,并表示以后每个月都会按时给老人赡养费。

    但张六羊的老伴却并不想去城市里生活,对她来说,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小山村才是她的归宿。

    不过这件事终究得到了解决。

    张家女婿孟子龙是个大老板,他表示如果岳母不愿意去外省,那他就在罗汉村开办一个工厂,让女儿可以陪着老人家。

    对于这件事,倒是出乎陈松竹的预料。

    待张六羊的丧事过去之后,陈松竹与孟子龙来了一次交谈。

    陈松竹想知道孟子龙为什么想在罗汉村办厂?就不怕血本无归?

    孟子龙的回答就很简单明了。

    他在广东有工厂,并不缺钱。

    之所以在罗汉村办工厂,主要是为了让他的妻子可以陪着老岳母。

    至于亏损这些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更何况,孟子龙做这个决定之前也有想过给罗汉村做一些事情。

    孟子龙虽然不是罗汉村的人,但他媳妇却生长在这里。

    孟子龙能有今天的财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有个好老婆。

    所以他才想着回馈一下罗汉村。

    加上他与陈松竹对话之后,也相信罗汉村未来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至于开个工厂做什么事情,孟子龙还没有确定下来。

    不过,他却是向陈松竹询问了起来。

    对陈松竹而言,孟子龙这样的大老板能提出在罗汉村办厂,不管对他还是罗汉村来说,无疑都是一个惊喜。

    陈松竹也知道这样的机会必须要把握住。

    于是,他说出了几个方案,同时涉及刺绣,药材,茶叶,养殖。

    孟子龙的提议则是种植茶叶。

    因为罗汉村有茶园,不用再从种植开始弄起。

    这样会提高效率,不至于等的太久。

    陈松竹也有此想法,结合他这段时间对养生茶的研究,他觉得这会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只是目前让孟子龙最为难的是道路问题。

    道路不通,即便是再好的东西也运不出去。

    关于这点,陈松竹让孟子龙放心,并表示道路一定能够修通。

    孟子龙也表示,只要道路修通,办厂的事情就会立刻定下来。

    回到村委会后,陈松竹又对着地图研究了起来。

    孟子龙很乐意在罗汉村办厂,这对罗汉村来说会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但也越发迫切的需要一条宽敞的道路。

    既然镇上无法提供支持,那就只能靠村民自己了。

    陈松竹把村里的领导干部召集起来开了个会。

    得知陈松竹要让村民们自己修路时,所有人都沉默了起来。

    “陈书记,咱们这个村子的情况你也知道,距离大路比较远,要想靠咱们自己修路,那要修到何年?而且……太危险了。”一人犹豫的说道。

    陈松竹修路的提议,让所有人都回想起了牺牲的陈延生。

    陈延生为修路而牺牲,这件事对罗汉村打击很大。

    这是村民们不愿想起的悲伤之事。

    对罗汉村而言,他们已经失去了修路的信心,除非是政府帮助修路。

    此前陈松竹给村民们的承诺是政府会帮他们修路。

    现在却又成了他们自己去修,这难免让罗汉村村民有些犹豫。

    陈松竹也知道他们心里的恐惧。

    罗汉村村民不是恐惧跌落山崖,他们真正恐惧的是像此前一样,付出了时间与生命,却没有把路修通。

    陈松竹也没有逼迫他们,而是让他们回去之后好好想一下,罗汉村的未来究竟要变成什么样。

    当然,修路这件事陈松竹还是用大喇叭广播了一下。

    罗汉村的村民对陈松竹很敬重,但在修路这件事上,却没有人赞同。

    他们觉得这就应该是国家的事情,修路应该由国家负责,否则凭他们是修不了路的。

    以至于陈松竹走在村子里,只要问到修路的事情,众人都是纷纷摇头。

    但陈松竹知道,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

    罗汉村有太多好东西需要往外面输送,这些都是罗汉村的财富。

    道路一日不通,罗汉村就一日贫困。

    陈松竹见在修路这件事上无人帮他,于是默默的扛起了锄头,自己去修路。

    从此以后,陈松竹便开始了每天早出晚归。

    好在除了陈松竹之外,还有李玉晗始终站在他身边。

    得知陈松竹修路的决心,却又为人帮他时,李玉晗毅然决然的拿起了铁锹,跟在陈松竹身边一点一点的修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