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带着村民赚了一个亿 > 第一百一十七章 明天,充满希望!

第一百一十七章 明天,充满希望!

    如此,过去了半个月。

    这半个月以来,陈松竹与李玉晗每天早出晚归,硬是在难行的山坡上修出了五十多米的平整道路。

    这高强度的劳作,让陈松竹闪了腰。

    可即便如此,陈松竹依旧只是贴了副膏药,继续修路。

    所以,经常能够在村头看到远处山坡上有两个身影,从早到晚的忙碌着。

    一直拒绝修路的村民们看着陈松竹与李玉晗的身影,心中多少有些感触。

    大银杏树下,孙婆婆与一众老头老太太坐在一起说着话。

    “小陈书记为咱们做了这么多,咱们是不是也该帮他一把?”

    “你说修路的事?老嫂子,不是我们不帮,你也知道咱们也帮不了什么嘛!”一老人说道。

    “小陈书记是为了咱们村脱贫致富才来,人家跟咱们无亲无故的,都在给咱们拼命,咱们还不帮人家,是不是太没良心了?”孙婆婆说道。

    “话是这样说,但修路是国家的事情,国家都不出钱,靠咱们村哪能修好路?”

    “就是说撒,不是我们不愿意去帮,只是这个事情就不可能完成,你忘了陈延生书记是咋个走的了吗?”

    几个老人说着,发出一阵叹息。

    孙婆婆却是站了起来,说:“我们穷了一辈子,现在是我们改变命运的机会,就算不为我们,也该为娃娃们考虑。小陈书记为咱们村拼命,咱们就坐在这看热闹?以后咱们去了另一个世界又有啥子脸面去见陈延生书记?老婆子身体是不好,但还能帮忙捡石头,你们不去,我去!”

    说完,孙婆婆拄着拐杖,一步一步的离开了大银杏树。

    山坡上,陈松竹与李玉晗一个锄一个铲,却听到身后有动静发生。

    陈松竹回头发现孙婆婆正弯着腰吃力的帮他们清理身后的碎石块。

    “婆婆,您怎么来了?”陈松竹与李玉晗忙放下手头的活,扶孙婆婆坐下。

    孙婆婆拉着陈松竹与李玉晗的手,两人手上的水泡都已经磨破,形成了老茧。

    “小陈书记,玉晗,你们……唉,老婆子替全村人谢谢你们!”孙婆婆哽咽着说。

    陈松竹笑了笑,说:“婆婆,瞧你说哪里话,有什么谢不谢的,这都是我的责任,我应该做的。咱们村要想富起来,只有把路修好。”

    “婆婆相信你!婆婆跟着你们一起修路!”孙婆婆擦着眼泪说。

    “婆婆,您这么大岁数了,身体重要,修路交给我们就行了。”李玉晗关切的说。

    “玉晗,老婆子虽然不中用了,但给你们捡石头还是可以的。”说着,孙婆婆就弯腰去捡石头。

    陈松竹与李玉晗也拗不过孙婆婆,只能作罢,让孙婆婆尽量少弯腰,多休息,他们则继续修路。

    离开罗汉村的唐斌,时隔半个月后再次回到了罗汉村。

    此前唐斌一直屁颠屁颠的跟着李玉晗,半月前有事离开了一次。

    这次回到罗汉村,唐斌竟然带着五六个帅哥靓女。

    当得知陈松竹与李玉晗两人在修路的时候,唐斌立刻让人摆起了设备。

    几个人便对着两人拍了起来。

    原来唐斌带来的这几人都是搞直播的。

    罗汉村信号不好,他们便自带信号增强设备来到这里直播。

    “哈喽哈喽,大家好,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位于凉山腹地的罗汉村,这里风光宜人,还保持着古老的村落,最重要的这里是有名的长寿村。这个村子里的老人九十以上的就多大十余人,而且气候适宜,很适合前来游玩。看那边,有两个人影在修路。修路的人据说是这个村的村官,而另外一位则是这个村的医生。为了让罗汉村早日走上致富道路,他们不辞劳苦,已经修了半个多月……。”

    “哈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鹦哥,今天我们来实地采访一个久负盛名的古村落,没错,就是传说中的罗汉村。为什么叫罗汉村呢?因为这里有一座很灵验的罗汉庙,灵验到什么程度呢?灵验到你想生娃,只要去拜一拜就能如愿,想发财只要去拜一拜就能财源滚滚!走,咱们一起去看一看是否真的如此灵验!”

    ……

    唐斌带着几人从山头开始直播,不断用网络介绍着罗汉村周围一切。

    这时,陈松竹与李玉晗才知道,唐斌竟然是个传媒公司的老板。

    他拥有好几家公司,其中一家公司就是以直播为主。

    唐斌喜欢李玉晗,为此唐斌特意回到上海,把自己公司最得力的几个主播带来,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帮李玉晗多宣传一下罗汉村。

    山坡上,陈松竹与李玉晗依旧在修路,身后孙婆婆也吃力的俯身捡石。

    两人的坚持终究是打动了村民。

    到了第二天,罗汉村村民纷纷走出了家门,开始跟着陈松竹一起修路。

    唐斌也让人直播村民们修路。

    一时间,罗汉村村民为致富修路的视频火遍网络,引来了无数人的围观。

    而随着直播的进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开始为人所关注。

    罗汉村的古村落,以及周围景色,逐渐被人知晓,开始有人慕名而来。

    村民们修路的事迹成为热门,县里为此召开了会议,并开始给罗汉村拨款修路,架设信号塔。

    接到县里给罗汉村拨款修路的通知,陈松竹激动的一夜无眠。

    当陈松竹把这个消息告诉众人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起来。

    正如陈松竹所说,日子会一天天的好起来。

    几个月后,罗汉村与外界联络的道路终于修通。

    这一天,罗汉村热闹非凡,道路修通,意味着罗汉村即将走上致富之路。

    陈松竹也完成了父亲修路的遗愿。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

    眨眼睛,陈松竹已经在罗汉村度过了三年。

    而今日的罗汉村早已不同往昔。

    如今的罗汉村已经发展成为以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模范村寨。

    自从道路修通之后,随着直播的越来越多,罗汉村的游客逐渐多了起来。

    陈松竹也按照此前所定下的计划,对村子里的房舍进行了整改与修缮。

    大学毕业生杜娟则是把罗汉村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将一些房舍改为了民宿,大大提高了罗汉村的舒适性。

    至于李玉晗家的老宅,则变成了博物馆,陈列着罗汉村的一些古老事物。

    三年的时间,让陈松竹从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成为了一个沧桑的大叔。

    但罗汉村的巨大变化,让陈松竹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如今的罗汉村,不仅有着古村落的美誉,更是拥有黄芪养生茶,罗汉柑这些热销产品。

    李继开教授这三年往返罗汉村多次,就为了教授村民们种植黄芪与罗汉柑。

    而这罗汉柑则是李继开教授培育的新品种,不仅果实饱满,而且甜度很高,比之沙糖桔还要好吃。

    所以一经推出,便遭市场疯抢。

    通过这三年的努力,罗汉村已经拥有了漫山遍野的橘子树。

    这些罗汉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很是客观。

    更何况还有黄芪,茶叶。

    第一年种黄岑,收获的时候最贫困的林朝建家就获得了五万元的纯收入。

    第二年村民种植黄岑的也越来越多。

    到了第三年,村民们种植的黄岑已经达到了近百亩地。

    如此大范围的种植,给罗汉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加上陈松竹研制的黄岑养生茶,使得罗汉村的产业越来越多。

    张六羊的女婿孟子龙,也如约把工厂建在了罗汉村,主要生产的便是这种黄芪养生茶。

    自此,罗汉村实现了黄芪与茶叶的自产自销。

    成本控制在自己手中,获得的利润便更加客观起来。

    最让陈松竹挂念的几个贫困家庭,日子也逐渐好了起来。

    孙婆婆虽然没有劳动能力,但她的腌菜却是大受欢迎,在陈松竹的帮助下,孙婆婆建起了腌菜作坊。

    尽管孙婆婆年纪大了,但依旧能够保持每个月都有腌菜售卖。

    就连消失了两年的儿子也回到了罗汉村。

    原来孙婆婆的儿子在外打工被骗至国外,好不容易才回到国内。

    自此之后,孙婆婆的儿子也不打算再出去,决定留在罗汉村。

    一来能够侍奉孙婆婆,二来也能帮孙婆婆做腌菜。

    林朝建与娟子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林朝建改掉了所有的臭毛病,现在变得异常勤劳,而且还在自家开了民宿。

    脾气最火爆的康庆国也收敛了脾气,成为孟子龙所建的茶叶工厂的负责人,帮助生产养生茶。

    而他的妻子李秀文也恢复了身体,并且怀上了一个宝宝,这让康庆国乐开了花。

    这一天,罗汉村在新落成的村委会大院,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

    新的村委会干净明亮,环境优雅。

    礼堂里坐满了村民,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跟陈松竹三年前来到这里时,村民们无精打采完全不同。

    村主任康先文让众人安静,但连续说了几遍,村民们依旧热情洋溢的互相打着招呼,拉着家常。

    “安静,安静,大家安静一下,开会了,开会了!”康庆文大声咳嗽了几下。

    众人这才逐渐安静下来。

    “这是我们村第十次全体村民会议,下面有请我们最最尊敬的陈松竹书记讲话,大家掌声欢迎!”

    随着康庆文的话音落下,礼堂响起热烈的掌声。

    主席台上,陈松竹站了起来,他依旧温文尔雅,但头发却是多了几缕白发。

    陈松竹看着洋溢着幸福笑容的村民,脸上也露出了微笑。

    “各位乡亲,今天是我来到咱们村的第三年,自从三年前来到这里,我就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地方。”

    “三年时间匆匆而过,如今想一想真是太快了。首先,我要感谢各位乡亲这些年来对我的照顾,谢谢你们。”

    说着,陈松竹起身对众人鞠了一躬。

    “陈书记,你这是做啥子哟,我们可承受不起,要说谢也是我们给你道谢撒!”林朝建抱着三岁的小女儿说道。

    众人纷纷点头附和。

    要不是有陈松竹这三年的努力,他们也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

    陈松竹笑了笑,接着说道:“其次,我要感谢社会各界对我的帮助,罗汉村能够有今天的成绩,不是我的功劳,而是全体村民以及热心的企业家的功劳。孟子龙孟老板,王志清王老板,还有远在上海的唐斌以及远在BJ的我的老师李继开教授。感谢你们给了罗汉村提供帮助,你们才是罗汉村的贵人。”

    说着,陈松竹对着下面坐着的孟子龙与王志清深深的鞠了一躬。

    “陈书记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更何况我们也获得了利益,与我们而言这是双赢。”王志清说道。

    “是的,作为罗汉村的女婿,为罗汉村做点事是应当的。”孟子龙说道。

    陈松竹感激的对两人点了点头,接着对众人说道:“三年时间,罗汉村彻底摆脱了贫困,再无一人一户属于贫困范畴,这是咱们罗汉村齐心合力的结果!”

    众人顿时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陈松竹让众人安静下来,而后把这三年来的脱贫成果,以及未来对罗汉村的规划说了一遍。

    对于陈松竹而言,罗汉村脱贫并不是最终成果,接下来就要让罗汉村走上富裕之路。

    对于罗汉村的未来该如何发展,陈松竹早已做好了相应的规划。

    通过对未来的规划,罗汉村也越发的看到希望。

    会议的最后,陈松竹笑着说:“虽然我没有实现带领你们实现一个亿的目标,但只要努力去拼搏,去创造,我们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好。最后,再一次感谢乡亲们对我的关怀与照顾。”

    晚上,陈松竹走出住了三年的房屋。

    如今的罗汉村已经安装了路灯,到处张灯结彩。

    大银杏树下,一些前来游玩的旅客正在放着烟花。

    古老的村庄,再次焕发起勃勃生机。

    明天,将会是更加美好的未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