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九鼎王朝 > 第七章 疑云骤起

第七章 疑云骤起

    入夜时分,中军大帐燃起火把,照得如同白昼。

    众将官纷纷来集。大禹继续主持大会,商议军情。

    会上,由众将推举,最终确定任命了从大队长到千户的人员名单。任命皋陶为刑罚司主薄;任命伯益为军参谋;任命黑牛为副将。

    最后,大禹作了统一部署:明天由伯益带领一个大队去农田凿井抗旱;由皋陶带领一个大队继续去修挖排水河道;剩下那个大队留在大坝,由大禹和黑牛亲自指挥,实行“执干戚舞”大练兵。

    明天四更做饭,五更出发!

    黑牛也正要离去,大禹把他叫住了:“黑牛你留下。”

    待众将士散去,黑牛问:“首领留下下属有何吩咐?”

    大禹就说:“从今晚开始,你每天晚上来我这里,我把毕生武功,以及骑马,箭术传授给你,将来做我先锋大将,助我挥军南下讨伐三苗!”

    黑牛从小学就喜欢看武侠小说,非常羡慕那些身怀绝技的大侠,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得名师指点,练造一身本领,报效祖国。现在终于实现这一梦想,开心至极,当即就答应了!

    次日早上,五更刚过,营地便擂起鼓点,很快六万将士齐集大坝。

    大禹调兵谴将,兵分三队,按原计划行事:一队人马去挖井抗旱;一队人马继续开挖河道;另一队人马留在原地,由大禹和黑牛指挥练兵。

    大坝之上鼓声擂动,摇旗吶喊,将士们斗志昂扬,齐喊口号:剿灭三苗,保我华夏!

    两万士兵,分成两个方阵,每个方阵又分成十个纵队。统一按照鼓点节奏进行操练。

    过了十多天,京师派出的军用物资陆续运抵大坝营地,这些军用物资包括青铜打造盾牌,长矛,利斧还有弓箭马匹等……

    日子一天天过去。

    黑牛每天协助大禹操练兵马,晚上去后山洞给蓝狐送饭之后就跟大禹学习武功箭术。

    黑牛经过几个月的练习,不单止练造了百步穿杨的箭术,而且武功进展神速。

    所有这些都归功于这个黑牛确实有练功的底子和天赋。其实还与他当初在2019年饮下那罐刻有甲骨文的千年古酒有莫大关系!

    黑牛自从饮下那罐甲骨文干年古酒之后,觉得体内元气大增,好像有无限股真气蕴藏于体内,只听黑牛一声令下,就会以排山倒海之势倾涌而出,足以令天地摇晃,日月无光!

    今晚黑牛又去给蓝狐送饭。

    今晚蓝狐显得非常之焦虑与烦躁,一直追问黑牛什么时候方可从大禹身上取来解药?

    黑牛说:“我都希望即刻就可以取来解药,救你脱离苦海!但我一时三刻实在没办法!”

    “虽然我现在跟大禹朝夕共处,但我就是找不到机会下手。晚上想让他睡着以后动手,但我发觉这个大禹根本就不用睡觉的;想等他喝醉之后动手,但他又滴酒不沾……再给我些时间吧!”

    “可能来不及了!”蓝狐说。

    “什么来不及?”黑牛问。

    “没什么,随便说说……”

    日子一天天过去,天气越来越冷了,有时还下起毛毛大雪。但将士们练兵热情高涨,斗志激昂:一手执盾牌,另一个手拿长矛或利斧,上面插着彩色羽毛,按照鼓点声,统一作出招架、刺杀,回枪,冲刺等动作,口中齐声吆喝。场面甚是壮观!

    黑牛对大禹说:“这阵势不错!但比起我们国庆70周年大阅兵,还差得远哩。”

    “黑牛,你又说什么?我不明白!”

    “你肯定不明白了!你都不是我们那时候的人!”黑牛说。

    有一天晚上,黑牛跟大禹切磋武功至三更时分,在回营帐路上觉得内急,就进了片树林办事。

    黑牛刚蹲下唏哩哗啦拉了一通之后,正想摘片树叶拭庇股了事。

    忽然间从树林外走进两个人,两个一进来就用一种奇特的语言商议事情,黑牛虽然听不懂,但感觉到他们语气相当沉重和紧张!

    是伙工房的黄瓜和砧板!黑牛终于辨认出来。

    黑牛想起以前也碰到过他俩深夜出现在这里。他们在干什么?他们说的又是什么话?

    黑牛心里涌起团团疑云,他等黄瓜和砧板离开后才提起裤子静静返回营帐。

    练兵,开挖河道,凿井抗旱这三件大事在大禹统一部署指挥下,正有序进行着。

    黑牛已经练造一身绝技,能骑马射箭百步穿杨,箭无虚发!

    军营中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到月圆之际就提前一天杀猪宰羊犒劳三军,又把那些削了肉的猪骨羊头用大木桶腌制一晚,用于次日熬汤于饮用。

    今天午饭前,伙工萝卜就用那些猪骨羊头熬了几大锅汤。萝卜现在正把汤水用木壳舀上大木盘。

    十多条狗闻到肉味,在伙工房来回走动,可能想找点骨头来啃。

    萝卜就从锅里捞起些骨头丢出门外说“叼远点去吃,好狗不挡路!”

    那些狗就啃起骨头来。萝卜继续舀汤上木盆。

    忽然之间,那些狗突然倒地抽搐,嘴里发出断断续续的哀嚎惨叫,不一会,就吐血而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