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长短集 > 第一章 俗事

第一章 俗事

    洞明并不信奉“馍不吃在蒸笼里放着”或者“好饭不怕晚”这一套。

    认完《九章妙法》第一章的字,就开始尝试解读和参悟。

    参悟了第一章的第一天,便自行开始了修炼,也就此迈入修行一途。

    请来教席先生,认字课程进行到了第三天,他就提出暂时休学了,认完了第一章的字,想先把原典分出句读,试着解读一下。

    建筑工地后院,另行筑成了一间雅致的竹屋,用来充当教室。

    也算前不久随圣旨而来的督工东郭湛有心,听闻洞明小师傅要请教席先生来教学,特意命人紧急赶造出来的,拢共两天就造出来了,又结实又可观。

    一应文房用具乃至书画陈设之类的,采办布置得又快又好又周全。

    十里八乡闻名的教席范滔范先生来到后,站门口啧啧称奇。

    进屋去闻着满屋清香,看着一应陈设,想到身在荒僻深山,此来又是传播人文,一股为天地立心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个课堂根本不由他说了算,秃驴学生洞明小师傅上课根本不按套路来。

    他想解读经典,传授经天纬地之学,而洞明小师傅只想学认字。

    他曲线救国,根据每个字引经据典,帮助理解,但学生总是对下一个字更期待,经常开口催促。

    能说学生什么呢,说他学习态度不积极吗?明明很积极,甚至可以说是急切。

    下课也积极,猴屁股坐不住,一天学不了几个字,立马就找借口开溜。

    这不,今天才半下午,上课不到一个时辰,范先生就又是憋着满腔才华施展不出来,在唾沫横飞指点江山时被打断,静止僵立着,目送课上到中途突然站起,双掌合十鞠了一躬,把面前案上纸张卷起来收进宽大袖口中的洞明小师傅转身缓步而去。

    能说人学生没礼貌吗?明明彬彬有礼。

    他就是感觉憋得慌,明明学识渊博足以支撑瀑布型或井喷式输出,可学生手上不要说水盆,连个水杯都不拿,直接用嘴接水,一次喝一口,一天喝个几口,感觉饱了就走人,完全不几道什么叫做积水成渊,什么叫厚积薄发。

    跟这浪费时间,还不如下山去书院里教蒙童呢!可碍于对方身份,他又不好甩手而去。

    “罢了!找东郭湛下棋去!”范先生负手浩叹一声,迈着沉重的脚步匆匆而去。

    ……

    走出教室的洞明出了后院,回到了盆地中央巨树下的白石洞府。

    这里就是他的起居之地。

    阳光明媚,绿树成荫,树上窜下来一大一小两只野猴子。

    小猴子围着洞明绕了一圈,跳上洞明肩膀蹲着,小脑袋东张西望。

    大猴子对着洞明啊啊两声,又转向洞口啊啊两声,那里堆着一堆新鲜的各色野果。

    洞明会心一笑,抬手捋了捋肩膀上小猴子的毛头,大步走向漆黑洞口。

    大猴子从他后面先一步窜到洞口堵住,向洞明伸手讨要状。

    洞明从身上摸出个火折子递给,猴子接过去拧开盖子,嘴巴凑过去呼呼吹气,吹的火折子冒烟燃起明火,随即转身跑进洞中,熟练地点燃了里面洞壁上的几盏油灯。

    洞明走进被灯光照得亮堂堂的洞府,从猴子手上夺过火折子,忽视其龇牙咧嘴略有不满的嗬嗬声,火折子盖上盖子收好,抬手指了指洞口。

    猴子乖乖跑去洞口蹲着放风,临走前对洞明肩膀上的小猴子叫了两声,仿佛召唤它下来一同出去。

    后者置若罔闻,从洞明这边肩膀窜到另一边肩膀,就是不肯走。

    洞明在一张石榻上盘膝而坐,从怀里摸出地脏给的那张兽皮,上面就记载着《九章妙法》。

    凭借这几日的学习,第一章的字词他能认全了,也大概分出了句读,遂回来躲着背诵记忆。

    他念书声音不大,一句一句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读。

    蹲在他肩膀上的小猴子也不嫌吵,貌似还有点被他背书的声音给催眠了,闭目假寐的样子。

    良久,洞明忽然噤声起身。

    反应不及的小猴子从他肩膀上摔在石榻上,尖叫着跳起,追随洞明吹灭油灯的脚步东窜西窜,待洞内完全陷入黑暗后又受了惊吓寻找亮光,追着天光先一步窜出洞外。

    洞明的身影随后亦从洞内的黑暗深沉撞入洞外的光明祥和,也被从上方树叶缝隙中射下的细碎光束斑驳了一身。

    他舒展胳膊伸了个懒腰,舒服地“啊……”了一声。

    “铿铿铿!”

    树上传来金石般的叫声,洞明知道这声音是来自上面栖息的一只白色孔雀,但他和两只猴子一起抬头仰望了好久,没见到其现身,也没听到其再次开嗓。

    倒是一群麻雀瞎凑热闹,上窜下跳叽叽喳喳地演唱起来。

    洞明下了课后本该去洞中天背书兼打坐修炼,但他今天还有点“俗事”要处理,所以只是回洞府背了背书,随后就得下山一趟。

    至于洞口地上堆放野果,被他撩起衣襟下摆,拾起来兜在怀里,从中拣出两支香蕉扔给俩野猴子,便独自离开了。

    洞明路过建庙的工地,怀里的野果子全分给了工匠人等享用。

    随后在一片感激声和欢送声中离开工地,循着盆地水网间铺垫出来的石径,一直走到盆地边缘,又沿着木梯走上山坡,出了盆地站在八法寺的山门下。

    抬头凝视了山门牌坊一眼,转而从旁边草丛里拽出一小袋沉甸甸的东西,单手拎在手里,离开山门,踏上下山之路。

    杨柳村。

    最近除了一些鸡零狗碎的事,都不值一提,倒是几个外乡人的来到,在家家户户引起了一些骚动。

    这几个外乡人来自五十里开外的大桥村,那里最近爆发了瘟疫,有郎中看病但没药医病,几个外乡人是来买药材的。

    同行领头的是一位县里的差役,手里拿着县尊签发的告谕文书,所到之处各村镇配合出药,现成草药不够的安排人进山去采回来。

    总之就是想办法尽快收集尽量多的草药,多多益善。

    然而收集到了杨柳村这里出了点意外。

    倒不是弄不来草药,柳家等乡间大户牵头就收集了不少,足够交差的。

    但是就在县里差役准备带领几个外乡人押送草药离开时,其中一个外乡人病倒了,看样也是瘟疫,只不过发病延迟了些时日。

    发病就发病吧,现成的草药是有的,可是煎服之后竟然不起作用!

    本地郎中在柳老爷的招呼下去给患者会诊,完事一个个纷纷表示不解,药没问题,就是治瘟疫的;病也没问题,各种症状都符合瘟疫发病时的表征。

    可是对症下药就是不管用,郎中们也就束手无策,徒叹杨柳村该有此劫,一场瘟疫的蔓延在所难免。

    这事儿也经由下山采买的工人传到了洞明的耳朵里,杨柳村毕竟是他出身地,他也忧心那个令本地郎中们束手无策的瘟疫病患会造成村人感染,所以就想做点什么。

    他本身的身体状况现如今有点百病不生的意思,洞中天的奇效是一个原因,奇草和观音土的效果又是一个原因。无论洞中天,还是会发光的奇草,都不好暴露在世人面前,但是观音土貌似可以私底下弄出去试试,看看能否治疗瘟疫吧。

    他好生琢磨了一番,最后想出了合适的点子,这才独自下山行事。

    来到杨柳村外,病人所在随便一打听就知道了,地里一个庄稼汉子给洞明指了路不说,还主动要陪洞明进村。

    洞明忙道不用,这个村子的角角落落他很熟悉,哪里需要人领路。

    那庄稼汉子扶着锄头站在田埂上,一脸敬仰地目送洞明小师傅踩着步步生莲的步伐走向村里,感叹祖师弟子真是有大德、有善心,听到村里有了瘟疫,立马出山救死扶伤来了。

    柳府。

    洞明先来了这里求见柳老爷。

    宽敞气派的大厅内,曾经的主仆、如今的宾主落座,洞明向柳老爷道明了来意。

    “您是说,有药方可解瘟疫,但不便行事,需要老夫做些什么?”柳老爷捋须呵呵道。

    洞明道:“老爷您德隆望尊,必定不吝施舍些许米粥,贫僧欲将药物添入粥中,请老爷遣人将药粥送去给那病患服用,以观后效。”

    “既是如此,管家吩咐下去,让厨房熬一锅米粥出来便是。”柳老爷很爽快地对一旁束手而立的管家道。

    管家躬身应是。

    洞明补了一句:“稀粥便可,最好要够全村人一人一碗!”

    管家看了看主人,柳老爷大手一挥,管家随即告退办事去了。

    柳老爷起身对洞明拱了拱手:“有病者治病,无病者防病,老夫要替病患和村人谢过洞明师傅赐药了!”

    洞明起身合十道:“这是怎么说,谢谢老爷您慷慨舍粥才是!况且这药须先看看在在患者身上能否见效,否则只好是柳老爷舍粥,贫僧的药万万不敢再添进村人的饭碗里。”

    柳老爷哈哈大笑道:“祖师弟子的药必然非同凡响,岂会有失?老夫一万个相信洞明师傅!”

    洞明谦虚道:“不好说,不好说,贫僧才入师门,又是初次出山,学艺不精,只盼出丑时老爷莫要笑我。”

    柳老爷笑着摆手,示意先揭过这茬不提:“一别月余,你已令老夫刮目相看!老夫曾吩咐府里并知会陶府、李府,洞明师傅出家前的往事不得再传出去半句。但今日一观小师傅法相庄严,神采非凡,任谁也看不出小师傅曾是我柳府小厮,倒是老夫多虑喽!”

    洞明感受到了柳老爷此言并非调侃,倒像是对自己邀功:“谢老爷为我避讳!往年多蒙老爷的柳府收留,如今山里的寺庙也是老爷接济建造着,就连俗世家人也有劳老爷代为寻访,大恩大德贫僧铭记于心的!”

    早些日子就该来谢,只是遵从师命,流连方外,不便出山。今日既来叨扰,当略表心意。虽说出家人不染指红尘,但柳府当是例外,否则我这和尚也做不自在。今后老爷与柳府但有需要,贫僧定量力而为!”

    “洞明小师傅,言重了言重了!”柳老爷见洞明又要鞠躬,赶紧伸手把臂相扶,然后撒手道,“柳府就是你的家呀!哈哈哈,再不要说那见外的话!”

    洞明默然颔首,心里还是相当感激的。

    这时,管家走进厅内,告知米粥熬好了。

    洞明连声道好:“贫僧先取一碗准备药膳,稍后请管家派人送给病患服用,如若有效,再行调制给村人服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