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启明1626 > 第七十一章 大明马政的死循环

第七十一章 大明马政的死循环

    启明笑道,“很简单啊,因为除了马户,军户也躺平了,这民牧的‘计丁养马’好歹持续到了嘉靖朝,而大明的军户是从洪武年间开始就不断有男丁逃籍的。”

    “大明军户的军差包括赴卫当兵、操守屯种、佐助正军、供给军装,以及其他一些数不清的杂役,这军装盘费数目庞大,倘或一丁出征,一家以至一伍、一里都要受累,若是一家佥两三丁,分当两三处军役,则更属重役。”

    “且各级官吏甚至一普通生员都可以任意役使军丁、克扣月粮,在社会地位上,军户又低于一般的民户,因此不管明廷如何严厉限制军户改籍,如何专门设有清军御史处理军户逃亡及勾补军伍事宜,到了明中后期,军户便彻底形同虚设了。”

    “朱元璋在明初设立卫所制,是打着‘养兵百万而不费一文’的算盘,可军户子弟集体一躺平,卫所制改募兵制,这个养兵的钱就不得不花了,因此这从太仆寺拨给九边的岁例银中,又是只有一小部分是真的拿去买马了,剩下的都变作了各色的抚赏银、犒赏银和兵饷银。”

    “譬如,‘万历三大征’的军饷基本上就是由太仆寺的常盈库银支持的,平哱之役,转饷一百八十七万,支借一百六十余万,朝鲜之役,先后用兵七年转饷五百八十三万,支借五百六十余万,播州之役,费二百四十七万,而支借三十三万。”

    “这三次战役总共费银一千一七万两,而借支太仆寺的库银就高达七百五十三万余两,占总军饷支出的百分之七十四,倘或万历九年时张居正没有尽卖种马,给明神宗在太仆寺留下这一大笔丰厚的库存银,那说不定万历三大征时,大明就已经亡于哱拜、丰臣秀吉或者杨应龙之手了。”

    “到了天启、崇祯两朝,差不多也是一样的情况,虽则皇帝时有拆借,但占比最高的还是拨给边镇的军饷,所以从现存史料的字面意思上来看,这明末九边好像各处缺马,买了又缺,缺了又买,可实际上这马价银只是一个名头而已,钱都是给人拿去了,战马该缺还是缺,故而这大明的骑兵总是打不过八旗。”

    朱由校又问道,“那既然官牧和民牧都已经恢复不了了,这九边又是从谁手里买的战马呢?”

    启明答道,“蒙古人啊!‘俺答封贡’后,在高拱、张居正的策划下,以及时任宣大总督王崇古及大同巡抚方逢时操作下,明蒙正式开始了互市,大明将生活用品和铁器卖给蒙古人,又从蒙古人手中购进马匹。”

    “在‘俺答封贡’之前,这九边打仗的所用马匹都是从内地‘征俵’而来,质次价高,只能解决有无问题,而明蒙议和后,换回来的‘市马’已经能够满足边镇的基本需要,价钱也不贵,可以说是非常划算的交易了。”

    “但是在这桩交易中又逐渐出现了一个现象,便是‘胡马不堪用’,也就是这买回来的蒙古马骨架结实性子野,又吃惯了野草,料豆之类精饲料刚开始吃不习惯,直接按内地的方法饲喂驯养容易让蒙古马得病。”

    “而当时南直隶和山西的马贩子已经掌握了调养胡马的办法,所以许多边镇都直接从马市的私人马贩子手里买马,从这个渠道领回的市马都十分健壮,倒死的事情并不多见,养得膘肥体壮的非常好用。”

    “马政发展到了这一步,缝缝补补的也能继续将日子过下去,毕竟要是单靠钱能买到太平那也是件美事,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政策的执行又再次变了形,众所周知,将应征收的实物折成了银子后,牟利最多的是中间经手的官吏,这买马也是如此。”

    “本来朝廷拨给九边的马价银之中,有一部分钱应该用于向蒙古人买马,可是钱流到了边关后,便被边关将领“截胡”了银子,边将们先于大明把蒙古人的马买到手,武装自己手下的家丁。”

    “尔后,再让蒙古人把剩下的马卖给互市的商人马贩,再装模作样地从马贩手中购得一批质量较次的马匹,然后急切地把马整死,再更加急切地向朝廷报告‘边关告急’,赶紧再拨马价银过来。”

    “于是,这晚明的文书中便屡次出现‘边将不惜马’这样的记载,其实他们不是不珍惜,他们自己倒腾到手的好马那可是宝贝得紧,好马和他们的精锐家丁是边将说话的底气,他们将次马倒腾致死,只是为了向朝廷索取更多的马价银。”

    朱由校皱眉道,“那这问题可不好解决啊,边将们借着马政敛财,那也是形势所迫,卫所制一崩溃,那募来的兵拨一拨动一动都要钱,这项花费总是省不得,即使没有买马这个借口,也会有别的由头。”

    启明赞成道,“是啊,倘或‘万历三大征’以及努尔哈赤起兵发生在洪武、永乐两朝,那朝廷是一文钱都不用花就可以领出一支百万大军征战沙场,宿主你现在也不会为了这一点儿军饷而烦恼了。”

    朱由校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他抬起眼来,平实地望着自己意念中那永远梳着两个鼓鼓囊囊丸子头的少女道,“嗳!——你在替主系统试探我是罢?”

    启明一脸无辜,“我有吗?”

    朱由校反问道,“你没有吗?洪武、永乐年间能一场场地大打硬仗,是建立在对军户和马户的沉重剥削上,顺着这个思路下去,如果我想一文钱不花就解决辽东问题,那最直接的方法,应该是恢复洪武朝时期的严格户籍制度。”

    “大明马政的症结根源,是皇帝希望百姓既承担赋税又承担防务,这在小国寡民的地方割据政权下是可以成立的,但要是放到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内,就必须利用严厉的户籍制度才能达到这种程度的剥削。”

    “因为农耕大一统政权的马政在古代中国的地缘政治语境下几乎是无解的,唐、宋、明三朝马政的溃败已经证明了这个结论,在农耕的核心区不是不能养马,但是养马显然是不合算的。”

    “因为财税腹地的自耕农在经济上根本供养不了这样庞大数量的马匹,强行解决只会加剧土地兼并,损伤国本,而最佳方案,其实就是隆庆朝的‘俺答封贡’,和草原部落搞好关系,让蒙古人提供马匹,让国内的主要赋税人口提供兵员、军饷和马匹饲料。”

    “可要是草原部落和大明的关系已经好到了马匹予取予求,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地步,那大明也就已经强大到不再需要这么多马匹了,这其实就是个死循环,这样合计下来,最经济俭省的还是回归户籍制度。”

    “而以天启年间的态势,一旦我要重新整肃户籍制度,则势必阻碍人口流动,阻碍资本主义萌芽,而主系统给我布置的任务之一,是要在大明成功实行宪政改革,如果我意图恢复洪武朝旧制,那还改革个什么嘛?我干脆直接把这封建皇帝当到底好了!”

    启明仍是嘻嘻地笑着,“了不起!真了不起!你真是我见过觉悟最高的宿主了!”

    朱由校一时哑了声线,“觉悟‘最’高?等等!你这个‘最’字是什么意思?”

    启明歪了歪小脑袋,露出嘴里的虎牙道,“实不相瞒,其实在你之前,国父系统已经试图绑定过许多人的灵魂来改变历史了,但是他们无一例外,都没有抵抗住至高权力的诱惑。”

    “绝大部分人在成为皇帝之后,很快就沉浸在执掌天下大权的快感里,将系统的警告和提示抛之脑后,以致于任务失败,再也没能返回现代。”

    “而这个被至高权力诱惑入彀的时间点,差不多就是在穿越的两三个月后,许多人在这时候便已经暗中放弃了去完成系统任务,而是反过来利用系统知识让他们自己的帝位更加稳固,让天下人都成为他们千秋伟业中的砖石和牛马。”

    朱由校淡然道,“其实这些穿越者前辈的心态我也可以理解,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我这样优越的条件,在穿越前就日赚两百零八万的。”

    “何况你这个国父系统又没有什么惩罚机制,那在这些穿越者前辈眼中,与在现代当一个普通人比起来,当然是在古代当皇帝更加有吸引力啊。”

    “这无非呢,就是放弃了在现代的家人朋友,以及返回现代后,在现代多活的那一世,可许多人在现代过得并不如意,他们选择留在古代度过自己的一生,也算是和美圆满了,人各有志,不必强求。”

    启明咧嘴一笑,道,“不,宿主,你错了,国父系统是有惩罚机制的,还记得你刚穿越来的那个晚上,我对你说的话吗?”

    “‘如果你不能完成主系统的终极任务,你的灵魂将会永远地留在大明,并随着明熹宗的死亡一起消失’。”

    “‘穿越者的灵魂会随着明熹宗的死亡一起消失’,可并不代表穿越者在任务失败之后,他们的灵魂还能一直留在明熹宗的身体里哦!”

    朱由校呼吸一滞,“你的意思是……”

    启明笑眯眯道,“国父系统坚守普世价值,相信人人平等,不会助长不劳而获的歪风邪气,先前的那些穿越者在被主系统判定为‘彻底放弃宪政改革’之后,他们的灵魂便被直接从皇帝的身体中抽了出来,重新融入一个与他们在穿越前相同职业相同年龄的古代土著的体内。”

    “好多人因此便直接发了疯,这个‘发疯’不是比喻,不是夸张,是真的一下子精神失常得发了疯,因为他们当皇帝的时候,只想着自己的万世基业,留名青史,从来没有为百姓的处境考虑过,待他们自己被主系统扔回了他们原本应在的阶级,他们就一下子接受不了了。”

    “在宿主你之前的一个穿越者,我记得特别清楚,农民的儿子,狂热的左派,好不容易考出来的大学生,变成皇帝之后那叫一个雄才大略,英明神武,不但平定了满清,完成了土地改革,还从头复制了一遍前苏联的斯大林模式。”

    “结果就在他变成‘大明斯大林’的当晚,系统出了手,将他的灵魂重新融铸进了一个同时代的青年学生体内,他再次醒来之后,正赶上朝廷宣布正式取消科举,号召上山下乡,又见到我这个系统小助手在意念中与他挥手道别,一下子万念俱灰,当场就疯了。”

    朱由校默默地代入了一下,忍不住回道,“这落差确实太大了,搁谁身上都得疯,不过我这情况应该比他好多了,现代的明星代换成古代同阶级者,那顶多就变个戏子嘛。”

    “不过你这主系统着实是有点儿傲慢,人家在现代过得好好的,原来也是挺勤奋努力的一小伙,既没招谁也没惹谁,你天降一个大馅饼砸人家头上,砸得都晕晕乎乎了,那还不许人家当真吃了你这砸到头上的饼了?”

    “还有,‘要改革必得先集权’,也是你这个系统小助手出的主意罢?你对上一个穿越者也是这样说得罢?那人家采用了你的建议,一时没能抵抗住权力的诱惑,你也得负点儿责任罢?”

    “你倒好,不但一点儿责任不负,还反而嘲笑起你前一个宿主来了,你这也算是坚守普世价值吗?说好的自由、平等、博爱呢?我看你这个系统小助手就很不博爱嘛!”

    启明心虚地吐了吐舌,道,“宿主,你发什么火嘛,我是在特意拿前一个穿越者的事迹来对比你的伟大好吗?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你这么稳重自持的,就比如这马政问题,很多穿越者都是我刚给了一个思路,他们就想着要重新整肃户籍制度了,这可不关系统的事罢?”

    朱由校冷笑了两声,道,“行了,那现在你也该看出来了,我这个宿主,是真心想返回现代的罢?”

    启明讪笑道,“看出来了!看出来了!宿主,你放心,往后我再也不会故意误导你了。”

    朱由校点点头,道,“那就好,说回正题罢,经过你方才的一通科普,我考虑了一下,这八十万两马价银,我怎么着都是要挪的,不过这回再给辽东拨银子之前,我还想做一件事,你替我参谋参谋,看看是否妥当?”

    启明问道,“宿主你想做什么?”

    朱由校笑道,“召袁崇焕进京面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