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万年文脉莽昆仑 > 第22章 稷下学宫

第22章 稷下学宫

    “龙啊,叫大家备车,我们去一趟稷下学宫!”公元前347年的一天,孟子收到齐威王的邀请,准备到齐国推行其“仁政”主张。

    稷下学宫?学校?林龙心想好久没有入学堂了,以前可是被老师和同学们称为“逃学威龙”的呢。

    五六驾马车风尘仆仆地来到齐国的国都临淄,来不及逛逛热闹的都市,直奔稷下学宫而去。

    好家伙!闻名天下的稷下学宫是华夏第一所官方主办、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就是气派。十几栋教学楼矗立在平原上,就像林龙的市里头万达广场规模那么大,估摸着有四五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青墙黑瓦,红柱雕栏,气势宏伟,庄严肃穆。

    稷下学宫的祭酒,也就是大学校长彭蒙领着孟子和林龙一行人,来到辩论大厅。此时,辩论已经开始,齐威王正襟危坐在主屏前面,坐北朝南地听着邹忌和淳于髡在提出谏言。周边围坐着众多弟子,孟子和林龙也随意找了位置坐下来。

    只见一个身材不满七尺,其貌不扬,脑袋周边头发都被剃掉的官员向齐威王跪拜叩首道:“国中有一只巨大无比的大鸟,老是停留在宫廷之上,三年都不飞翔也不鸣叫,敢问大王这鸟是怎么啦?”

    齐威王哈哈大笑道:“这鸟啊不飞则已啊,一飞必将冲上九霄云外;这鸟啊不叫则已啊,一叫肯定震惊到天下所有人啊!客卿大人我知道你的意思啦,从今往后本王当奋发图强,振兴齐国!”

    林龙悄悄地问师父:“这是谁啊?”

    “应该是淳于髡,果然有两下子!”孟子撸撸胡子说。

    紧接着,有位身材八尺,相貌堂堂的官员向齐威王跪拜、叩首,然后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英俊潇洒,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我们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得,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鼓起掌来说:“好!说得好,相国以自身为例讽谏我广开言路啊。今后,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更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面前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且传到我的耳朵的得下等奖赏。”

    “吾王万岁!吾王威武!”辩论厅里的官员齐刷刷地跪拜,齐声叫道。

    “今天,还有哪位稷下先生要开口的吗?尽管大胆地说出来,说错了也不要紧,我不会追究大家的责任。我们开办稷下学宫就是要广开言路,让大家畅所欲言,各门各派互相交流切磋,有学术成就的人,或者对齐国政事有贡献的人都可以享受上大夫的待遇。我们要让天下有贤能的人都汇集到这里,形成各门学派百家争鸣的局面。”齐威王大声地说道。

    “启禀大王,孟轲先生到访本宫,微臣斗胆引见。”彭蒙跪拜道。

    “好好好!快快有请!”

    孟子连忙上前跪拜道:“孟轲拜见大王!”

    “赐座!”齐威王吩咐道。

    孟子向邹忌、淳于髡等人施礼后落坐。

    大家对孟子的威名早有耳闻,但对孟子提出的“仁者爱人”的仁政思想并不不是人人都赞同。

    淳于髡也是天下闻名的辩士雄才,今天亲自看到孟子了,并不那么待见孟子。他向孟子施礼后,问道:“听说男女授受不亲,不亲自传递东西,是礼吗?”

    林龙一听,知道淳于髡有点故意挑衅的味道,正想发话,孟子用眼神示意他稍安勿躁。

    孟子答道:“是礼。”

    淳于髡接着问:“那嫂子掉入水里,要伸手去救吗?”

    林龙一听,有些恼怒,恶狠狠地盯着淳于髡,他是绝对不允许别人用语言来挑衅师父的。

    只见孟子缓缓地答道:“嫂子掉入水中不去施救,那是豺狼。男女不亲手递送,是礼;嫂子溺水,伸手去救助,是变通。”

    淳于髡紧接着又气势逼人地问:“如今天下溺入水中,先生不去救助,是为什么?”

    孟子毫不示弱地答道:“天下掉入水中,要用道来救助;嫂子掉入水中,要用手来救助。难道您想用手来救助天下吗?”

    “好好好!大家辩论得非常好!今后稷下学宫就得让天下有真才实学的人来这里治学,大家互相交流和学习,促进思想文化的繁荣!”齐威王说,“孟老先生,请您明天到本王宫殿里来,本王虔心向您咨询治国理政的策略。”

    “谢谢大王抬爱!”孟子拜谢道。

    齐威王走后,彭蒙领着孟子和林龙等人参观了稷下学宫。校舍之间道路宽阔,青砖铺设,树木成荫,四周环壕贯通,形成了一个幽静舒适的治学天地。

    按照学派不同分了几个学院,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五行家、纵横家、道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活跃在稷下舞台上。学生入学时可以自主选择老师,而老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挑选学生成为自己的门徒,师生双向自由选择,气氛开明。

    在彭蒙的盛情邀请下,孟子和林龙等人在稷下学宫呆了三年。孟子多次被齐威王召去谈论国事。孟子坚持推行他的仁政思想,然而齐威王更倾向于黄老思想,因此,孟子只好辞职而去,让林龙留在稷下学宫继续治学。

    林龙多次到稷下学宫求学,认真学习了各门各派的学术思想,还拜荀子为师。荀子曾经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林龙作为副手,对稷下学宫的发展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荀子在稷下学宫收徒授业,后来世人皆知的李斯和韩非子都是他的高徒。荀子主张法礼并施,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坚持性恶论,批判性、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思想和理论,在以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让人叹息的是,随着秦始皇灭齐统一天下,稷下学宫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虽然只存在一百五十多年,但是稷下学宫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开创了百家争鸣的一代新风,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为后来秦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