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万年文脉莽昆仑 > 第26章 焚书坑儒

第26章 焚书坑儒

    林龙在协助李冰父子建好都江堰工程后,又回到了稷下学宫,继续在荀子的指导下学习儒家经典。稷下学宫学风开明,各门各派自由交流,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大解放局面。林龙虽然以学习儒家学术为主,却跟其他学派的人都打成一片,尤其是跟法家的李斯关系最为要好。当李斯离开稷下学宫到秦国去博取功名的时候,林龙也跟着去了。

    李斯到秦国后,登上了施展在稷下学宫所学帝王之术的大舞台。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李斯在帮助秦王嬴政消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同时,官职像火箭发射一样,迅速上窜,很快从郎官升为长史,继而任客卿,又迅速升官到廷尉,最后高居丞相之位,实现了从闾巷布衣到裂土封侯的人生蜕变。林龙作为李斯的徒弟和助手,自然也跟着风光无限。

    秦王嬴政在兼并天下后,心里就有点飘飘然了,自认为德比三皇,功盖五帝,所以采取皇帝称号,从自己开始算起,自称为始皇帝,后世用数字计算,二世、三世,直到万世,梦想永远传承下去。

    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就想废除分封制,采取郡县制,在全国设置三十六郡,每个郡设置守、尉、监等官员来治理。

    丞相王绾等人进言道:“各诸侯国刚被消灭,齐、楚、燕等地比较偏远,不设置藩王来管理当地的民众,恐怕不得安宁。请求立皇子为王,镇守这些地方。”

    秦始皇说:“你们这些建议让群臣商议再定夺吧。”

    文武百官多数人都觉得分封制适当,有些功臣也想着能封疆裂土。

    廷尉李斯则提议说:“大家看看周王朝吧,周文王和武王分封同姓子弟非常多,可后代血缘关系疏远了,诸侯国就互相征战、互为仇敌,周天子也没有办法制止。现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设置郡县,皇子和功臣用国家的赋税来加以重赏,局面就很容易控制。天下人都没有二心,国家就能安定。分封诸侯不妥当呀!”

    秦始皇顺势说道:“天下战乱不休,就是分封诸侯太多的缘故。现在仰赖祖宗保佑,天下刚刚平定下来,如果又去建立诸侯国,等于是给自己树敌啊。到时再想求得安宁,不又老费劲吗?廷尉李斯大人说得对。”

    大家哑口无言了。

    秦始皇接下来进行了一连串的操作,有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的措施,也有激起民愤,加速王朝灭亡的失败动作。

    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增强了文化思想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同时,在全国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巡视各地,立碑祭祀,为自己歌功颂德;横征暴敛,寻求长生不老药,耗费钱财,怨声载道;焚书坑儒,被世人诟病至今。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八年后,在咸阳宫大办酒席,70位博士上前祝福秦始皇长寿无疆。

    珍馐美味,花果飘香,美女如云,载歌载舞,欢乐祥和。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仆射周青臣进献颂辞说:“陛下英明神武,平定四海,驱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臣服。将诸侯国设置为郡县,百姓安居乐业,战事消亡,这样的伟业流芳万世。自古以来没有人能够赶得上陛下的威德。”

    “来来来,周爱卿,我敬你一觞!”秦始皇听到周青臣的马屁非常高兴。

    周青臣刚坐下来,齐国博士淳于越也进言道:“祝陛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好好好,淳博士,我也敬你一觞!”秦始皇同样兴高采烈地一饮而尽。

    淳于越跪在地上,把酒喝光了,但是没有立马起来,继而又说:“陛下,我听说殷周称王一千多年,分封宗室子弟和功臣,让他们辅佐王室。现在陛下拥有四海之内的土地,而王室子弟却是普通人,如果突然出现田常、六卿一样的乱臣贼子,没有人来辅佐勤王,靠谁来拯救呢?做事不效法古人而能够长久的,我还真没有听说过。现在周青臣又当面阿谀奉承来加重陛下的过错,真不是忠臣。”

    秦始皇听淳于越这么一说,面色立马铁青,心想,八九年以来都没人提这茬事了,好你个不识时务的淳于越,煞我兴致,但在酒席上又不便当面发火,只好说:“众爱卿看看有什么意见?”

    众博士你看看我,我瞧瞧你,都吓得不敢吭声。

    丞相李斯起身,上前跪拜,进言道:

    “微臣李斯祝陛下洪福齐天,万寿无疆!

    微臣以为,五帝已经成为过去时了,夏商周三代的事情也不可能照本宣科地搬抄,时代不同了,就应该有不同的治国理政方法。现在陛下建立了万世功勋,本来就不是愚蠢的儒生所能理解的。

    现在的儒生们不学习当今的法令而去学习古代的礼制,还指责现在的政治制度,那是在迷惑黔首。很多人就是喜欢夸奖古代制度来博取名声,造谣生事。这样不禁止的话,就会降低君主的威望,出现结党营私的情况。

    陛下,我冒死也要提出建议:

    我请求将人们收藏的《诗》《书》以及诸子百家的著作都要烧毁。命令下达三十天而不烧掉书籍的人,就判处黥刑,流放到边疆做苦力,砌筑长城去。医药、占卜、种植等书籍不需要销毁。如果有人想要学习法令,可以向官吏们学习。”

    “好!就按照丞相李斯所说的去办!”秦始皇说,“来,大家继续喝酒!”

    “谢陛下,祝陛下万寿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继续嗨起来灌酒。

    可惜啊!无数经史子集就在这次觥筹交错中被判死刑,灰飞烟灭!

    林龙被李斯任命为本次焚书行动的总监督员。看着源源不断送来的诸子百家经典书籍即将被化为灰烬,再想想自己一路跟着这些圣贤大师学艺历程,知道他们的艰辛困苦,知道部部经典都凝结着他们的血泪,林龙决定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偷偷地留下一些书籍。这批书籍里头不仅有《诗》《书》《礼》《乐》《易》《春秋》《论语》《孟子》,还有《老子》《庄子》,甚至还有《归藏易》,据说这本《归藏易》是老子出了函谷关以后,在昆仑山上编制完成的。林龙把这些书籍藏放在李斯丞相府的地窖里。

    秦始皇和李斯企图用这种焚书愚民的思想专制手段来掐灭百姓崇古非今的意识,加强封建统治和中央集权制度维护,结果遭到天下饱学之士的指责和怨恨。

    第二年,秦始皇对徐福等人耗费巨资也没有寻找到长生不老药而大发雷霆。同时韩终、侯生、卢生等一帮方士长时间未能炼制出灵丹妙药,非常害怕被秦始皇拘禁杀戮而逃跑了。他们在逃跑之前,还大肆诽谤秦始皇,说秦始皇十分专断跋扈。而那些所谓的饱学之士也趁机攻击秦始皇。这一切事件让秦始皇更加火冒三丈,他下令在全国追捕出逃的方士,并派御史审问在咸阳的儒生们是否曾有过诽谤皇帝的言行,可怜这些儒生们屈打成招,相互指责检举。秦始皇就亲自挑选出触犯禁令的儒生、方士四百六十七人,将他们全部押到咸阳城北面的乱葬岗坑杀,以儆效尤。一时间天下儒生、方士人心惶惶,再也无人敢直言皇帝的过错。秦始皇的长子扶苏秉正仁厚,勇敢地站出来劝谏说:“天下初定,远方黔首尚未安定下来,儒生们都是歌功颂德、效法孔孟的人,当今圣上却对他们加以严刑酷法,儿臣当心天下人心不稳。希望圣上明察。”秦始皇哪里听得进去扶苏的劝告,反而更加暴跳如雷,干脆把扶苏派到北方的上郡去做蒙恬将军的监军了。

    一场历时两年的焚书坑儒事件,让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盖世英名黯淡了不少。秦始皇万万没想到,幻想着能传承万世的秦王朝,却因为自己父子好大喜功,横征暴敛,愚弄百姓而导致国家分崩离析,历经三个皇帝就改朝换代了。

    林龙也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私藏书籍会被李斯的家宰告密而受刑。幸亏李斯在秦始皇面前极力说情,才减轻刑罚,被发配到北疆修筑万里长城去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