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母亲改的乳名保佑我一生 > 第三十二章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

第三十二章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

    凌晨的马路上没什么行人,路口有一个清洁工人正在扫马路,老韩下车走过去打招呼:“嗨,师傅!您忙着呢?我麻烦问您一下,这是哪里呀?是什么地方啊?”

    环卫工人用口外人特有的口音告诉他:“这里是CF市,归内蒙管,你们是哪旮旯过来的?迷路了吗?”

    老韩用右手向他打了个敬礼陪着笑脸:“是呀,师傅!我们是外地的,从滨海市过来发货的,您知道附近哪里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吗?”

    那个师傅用手往右边一指:“您从来的路上正对着的路口,往右拐,再走100米,看见大门口就进去,那里就是CF市最大的八里铺农产品批发市场,整个赤峰街就这一个地方,别处没有了!”

    老韩听完后激动的给环卫工人作揖敬礼,连声说:“谢谢,谢谢!”

    车顺着大爷的指示进了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特别大的批发市场,因为刚过下半夜,市场上还没有几辆车,我们随随便便的找了一个好位置,停好车后,老韩招手说:“走!咱们溜溜去!问一下这个市场都有卖啥的?要是没有多少批发桃的就行。”

    我们来到一辆比较大的东风货车旁,车上的人打着手电正在批发豆角,快发完,了两个货主看见我们过来三个人,还以为我们是来上货的小贩子,嘴里招呼着:“剩下的不多啦,你们哥仨看看都要吗?要是都要就便宜点都给你们得了!”

    老韩上前两手作了个作揖,很江湖的样子说道:“两位大哥发财!听口音您二位是本地人,我们哥仨是滨海市过来的,初到宝地,拉了一车新鲜的桃子,想在这里批发,人生地不熟的,想跟二位交个朋友,一会儿开市,要是遇到耍滑闹横找麻烦的,还请二位哥哥照顾一下!”

    对方一听老韩的口气和自我介绍,也很爽快,其中年长一些的说道:”这位兄弟,不用客气!咱都是出门讨生活的都不容易,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到俺们这地界了,你就放心吧,有地皮捣乱,我们哥俩给你顶着,放心干吧,以后我们要是到了滨海市,遇到麻烦,还需要你们照顾呢!不用客气!”

    经过一番寒暄介绍,我们知道这哥俩都是本地人,40多岁的大个子留着分头穿着蓝色的劳保大衣,叫老尹,另一个年轻点的岁数和我们差不多,叫王铁民,家就住在八里铺市场旁边。

    王铁民30多岁,也当过兵,个子不高,胖胖的,是典型的标准的赤峰口音,老尹是CF市松山区的,他俩专门在这市场上批发蔬菜。

    老韩在暗处小声的跟我说:“这王铁民也当过兵,和咱们一样,不会坏到哪去,多个朋友多条路,是咱们跑运输这行的规矩!”

    CF市在内蒙算得上是大城市,位置在内地,东北和内蒙山地的交界处,自古就是货物集散中心,因为前几天的一场大雨,整个市场上没几辆车,更没有卖桃的,老韩看在眼里美在心里。

    天快亮时,我们的车旁边围上来一大群小贩,他们有男有女,拉着长音问我们:“卖啥的呀,车上拉的啥货呀?你们拿点样子让俺看看!”

    老韩笑着答应众人:“别着急,各位,我们刚到市场,还没来得及摆货呢,车上拉的是仙桃,是大仙桃,王母娘娘宴会时吃的那种,吃一个长生不老的那种大仙桃!”说完哈哈笑着招呼我:“来!先卸一筐让大家看看!”

    经他这么一通胡吹,瞎白话,围上来的人更多了。

    “啊!是什么仙桃啊?仙桃能到咱们这旮沓,可是头一回呀!”

    外围的人群还有往远处招呼的:“唉,到这边来看一下,这有仙桃,赶紧过来看看!”

    老韩看着眼前的场面,偷着拉我一把,说:“看样子这个市场永远都没来过卖桃的!”

    这时王铁林那边的豆角卖完了,他也过来看看行情,我和他打了个招呼,上货的小贩越聚越多,他们有个特点,都身背黄铜做的秤杆,骑那种内地人没见过的三轮车,前面是车厢,后面是车把手,老韩管这种三轮车叫倒骑驴板车。

    在小贩们的前面有一个说话的大个子,他围着桃筐转了一圈,拿起一个张嘴咬了一口:“妈呀,甜死我了,这红果绿叶的东西咋这么甜呢,这可是真正的仙桃啊!”

    王铁民在人群外对那个人喊道:“大痞,都是朋友,尝一个可以,别给人家糟践那!”

    那个被称作大痞的人回答道:“不会的,王哥,放心都是朋友!”

    说完他举起咬了半口的大桃对大伙说:“这玩意说实话是真甜,咱赤峰街到现在还没见过这稀罕物!什么价?朋友,先给我上两筐!”

    老韩面对当前的情况游刃有余,他跑江湖多年,知道什么叫造势,也知道什么叫顺势而为,只见他面对眼前的小贩们,像大领导发表演说一样:“嗯,朋友们!我们这果子是滨海市宝池区的特产,水蜜桃平时是专供给大领导吃的,今天我们第一次来,拉的不多,是想考察CF市场,也想给远在千里的草原上的同志们送口福来的!”

    我在旁边提醒他别几把瞎白活了,赶紧说价吧,那个叫大痞的人也喊他:“哥们儿!开称吧,一会儿人多了不够分的!”

    老韩登上车,喊道:“我们这桃子整筐批发,不许挑筐,挨个卸车,1块5一斤,两筐以上的1块3一斤,车下过完秤算账。”

    老韩说完招呼五哥过来卸货,这其中也有特殊的小贩,挤着上车,想自己挑筐,老韩喊着:“停住,哥们别上车!我们自己往下搬,您要哪筐,我们给哪筐,但是不能上车,这是规矩!”

    维持秩序后,我们赶紧卸车上的货,一筐一筐的一溜儿摆好,小柏见状也也上来帮忙,王铁民推过来他们用过的大秤,老韩定了一下称的准星,说:“好称!分毫不差,现在有看好货的过称算账!”

    老韩看称收钱,众小贩争先恐后的占筐要货,有的挤破头要两筐,忙得我们一身大汗,王铁民和老韩嘀咕道:“那个叫大痞的是这个市场上有名的地赖!也是卖货的,,你看他占了两筐没过称,不着急,有我呢,一会儿算账时,我打圆场,你给他少算点,给他点甜头,对咱有好处!”

    老韩一边点钱一边回答王铁民:“好办,好办!全国哪个市场都有这样的主儿,弄好了可以利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