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圣心 > 第十四章 插手相助

第十四章 插手相助

    轩辕转头对警戒的应龙使了个眼色,应龙会意,从轩辕身边带走了受伤青年,并听轩辕附耳几句嘱咐,过程中,不管两边其他人是什么表情,反正白方岩与轩辕两个人都是笑容满面。

    小羊脸上挂着一抹胆怯,弱弱地开口道:

    “轩辕,我们真的要两个人进入他们部落吗?会不会太冒险了一点,我不是怕啊,我是担心咱们双拳难敌四手,他们变卦怎么办?”

    “放心羊,应龙他们会带人质先行一步,如果约定时间后我们没有出现,他们会搬救兵的。我们去部落是为了治病,到时候注意不要吃喝他们给的东西,如果有人打听你的任何问题,都不要回答。我们看看这病能不能治疗,没有把握就不要出手。就算动手,我也能带你逃出去。”

    云从容开口,羊听到后挺胸抬头,信心十足傲然道:

    “放心吧轩辕,沼泽地毒虫和疫病我都有研究过,难不倒我,最差也能缓解她的症状,让她苏醒一阵子。”

    就这样,两方人完成了人员互换,分作两批却朝着同一方向前进。

    在沉默赶路期间,云回想了白方族这些年的艰辛和挣扎,不禁对之前所感受到的强弱相食,永无止境的悲哀。虽然人族间的竞争比起不同物种间的天敌关系来的平缓,不会强者直接吞吃弱者肉体,可是在压榨弱者方面做到了无智慧生物难以企及的地步。除了生命,好似任何东西都可以被任意支配,即便是生命好似也是强者的恩赐和怜悯,不杀你只是因为你还有价值,如若没有价值,就会放任自生自灭,甚至剥夺生命。

    就像白方族一样,他们在大部落眼中就像流窜的老鼠,但在其他小部落眼中,就是强盗,会带来灾难和毁灭。即便如此,部落中却也可能有善良的人,也有弱者。

    他们以及他们的敌人和朋友,都是生命中的一员,是强者也是弱者,可都不足以逃脱命运的束缚,真正逍遥自在。可这不该,云不相信有思想的命运存在,更不相信谁能操控万物。

    可大部落统治小部落,强者统治弱者这没什么不对,就像生物饿了就要吃下一级的食物一样遵循生物的法则。不可能让弱者统治强者,也不可能让弱者吞吃强者。这世间没有绝对的强和弱,同理,也不存在以弱胜强,有的只是强大起来的弱者战胜衰弱腐朽的强者,仍然遵循强胜弱。

    在特定的环境和人为努力下,白方族已经做到了变强,能在乱世中谋求到一处稳定的居所,已经是强者所为了,云处于白方岩的位置未必比他做的更好。但他生来就是更强者的后代,站在更强者的肩膀上,俯瞰芸芸众生。可即便如此,他也在强者统治弱者的束缚下,他不能也不想改变,但他想挣脱这束缚,他想让弱者有生存下来的权利,他想让强者统治弱者的方式更接近于智慧生命的方法。

    没有智慧的生物只会弱肉强食,在一方弱小即为食物,失去性命的无智慧生命中,让弱者生存就是让自己饿死,没有实现可能。黑暗森林适用于无智慧生命,以纯粹掠夺自私的方式存活发展,这样的本能支配无法走到宇宙终点,是智慧生命不会采纳的。

    智慧是最强大的的力量,是宇宙奇迹的生命所诞生的最伟大奇迹。有了智慧就有了力量,不需要为了食物而残杀,宇宙资源无限,能量无穷,不是任何人可以消耗完的,欠缺的,只是利用他们的知识,合作是诞生知识的最快途径。

    有了智慧就有了沟通的可能,在无智慧生命中,不会和食物有任何交流,就是单纯馋你身子。有智慧的不一样,一个具有智慧的人,杀掉是最大的浪费,他能创造更多价值。奴役就是智慧生命超越无智慧生命的第一步。

    轩辕想到这里,心中很是开心,他找到了人族前进的方向,找到了脱离强者支配弱者生死的道路。这是智慧生命必然的道路。可接下来怎么走呢?智慧生命中强者不随意支配弱者生死,改为奴役他们创造更多价值,可之后呢?他不清楚,但他猜测,终点是强者帮助弱者成为强者,弱者帮助强者成为强者。人人变强,人人如龙。

    不知道先祖伏羲创造龙这个形象是出于什么心理呢?

    带着畅想,轩辕与羊来到了白方部落的驻扎地。

    …

    这里仍然位于森林中,只是在另一端。森林的另一端,靠近森林外的平原,却没有选址在空旷通风的平原上,而是在阴暗潮湿的森林里。

    中间位置被清理出一片空地,地上铺满了厚厚的草木灰来防潮。

    走近一看,白方族人用砍伐的树干和枝叶搭建简陋的房屋,这里的大多数建筑都是用枝叶作为顶棚。用树干支撑在下方防地气。遮风避雨的效果肯定是有,多少就不好说了,这里的采光倒还行。

    看的出来,这里的人都在努力过日子,此时部落里大部分人都在,老弱妇孺外加青壮,应该是白方族长之前说的猃狁族的一支在附近流窜,已经有族人遭难,熬制盐碱被迫暂停。想来如果这支猃狁野狗不离开,白方部落的生计来源就要少一部分了。

    在云看来,这里的建筑风格简直比羲皇那个年代还要久远,他觉得就是部落长老所说的上古时期的有巢氏所建造的房子一样,果然眼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之前所学习的一切知识,在游离中都逐渐开始体现。

    云推测,他们应该没有好的尺度和工具来修整房屋,所以房屋的建造七零八落,也没有足够的兽皮遮风挡雨,选择了透雨的枝叶。即便如此,每家房屋都留有一处空地,种植着一些植物有的是花,有的是谷物,还有的用来蓄养一些牲畜,应该也是交易得来的。

    限制这里畜群规模的除了草场和空间,就是繁殖技术了,这种环境只能赌存活率,是难以发展壮大的。技术手段都在大些的部落,繁衍驯化牲畜是大部落的王牌技能,身为族长继承人,他也是学过的,学的还很好。但他无意传授这些可怜的人,即便他们生活艰难,但总有人比他们更加艰难,他可以尽力帮扶他们,却不会传授他们。这不只是出于有熊部落的规则,也是轩辕的内心想法。

    有熊部落的各种生产知识和炼神炼体术都是几代人用命换来的,谁的祖先都曾经历苦难,都是从洪荒中挣扎出来的,成功的永远只有强者。他们的祖辈无能没有留下什么,那就只能依靠自己,或者期待圣人的仁慈和怜悯。

    拿祖辈获得的知识无私分享给普罗大众,这样的举动可能为自己搏得好的名声和声望,貌似成为了圣人,但这其实是最大的自私。先祖的心血被自己占为己有,无私的分享给善恶难测的世人,为自己得来好名声,如何对得起自己的族人,这是最大的不公。

    轩辕没有慷慨到拿部落的知识积累去帮扶外人,这既对不起自己的先祖,也是慨他人之慷。

    况且,他们对自己的感激没有任何价值,也没有让自己贪图的东西。

    但并不意味着他要袖手旁观,他可以用部落支援的形式来援助白方族,让他们感恩有熊部落,让他们臣服有熊部落,这是壮大部落的方式,曾经的炎帝部落就是这样成为天下共主的。到现在他们有熊部落都没有完善的种植技术,可神农依然被尊为地皇。若大公无私,那么神农的族人就不会爱戴他,甚至排挤他,他的创造也难以推行。可见人人自私才能有至公,少数人的无私只能让被帮助之人的对手承受莫大的不公。

    如果是轩辕自己创造出来的知识,他自然可以决定传授给多少人,当年的羲皇创造力畜牧的方法,无私的传授了所有愿意来学习的部落,他们自然就是自己人,共尊伏羲为共主,被尊称为天皇,青帝。神农发现五谷,创造开垦种植技术,也无私传授了愿意前来朝见学习的部落,也被尊为共主,称为地皇,炎帝。有熊的先祖们虽然承认神农氏是天下共主,却并不愿背弃先祖的畜牧养殖去定居农耕,更不愿臣服在炎帝部落的地盘,带着族中精锐向西迁徙,自然没有获得农耕技术,人家炎帝部落也并不慷慨。

    所有人只对自己人好,援助自己人,对外人漠视,是否太过冰冷自私。

    这样一来貌似人人都会敝帚自珍,其实不然。有私是最大的创造动力,人们会倾向于获得对自身更有利的东西,在人族秩序和规则的限制下,不能采取极端手段获取资源。因此,交易就成了最合适的手段,相互之间对等的交流会更加频繁。唯一的难点是怎么让人彼此交流的更加快捷,更加稳定。这就需要人共同遵守同样的规则。

    以现有的生产条件,能让人生存的资源是有限的,一些人的强大也伴随着另一些人的窘迫,无论何时都有弱者存在。

    如果真的有人能无私奉献,惠及天下人,那么在他看来自己人的定义一定是不同寻常的,天下人对他来说一定都是自己人,是一个整体。这应该就是常人眼中的善行了,帮助自己认为需要帮助的人,其实还是片面的,但这种善良仍然要被鼓励。

    轩辕思考,倘若自己创造了新的知识,愿不愿意把它传授给天下的人。答案是愿意的,他知道怎么帮助这个被自己所看到的的弱小部落了。

    自己不能平白传授他们族人的知识技能,这是对族人的背弃,为了外人而变相削弱自己的亲人。但自己创造的东西自己可以决定教授给多少心中的“自己人”。轩辕嘴角露出一抹自豪喜悦的笑,能效仿羲皇对他来说很让他骄傲,能帮助弱小的人也让他很满足。

    (究其根本应该是属于强者的喜悦,不管是欺压弱者还是帮扶弱者,都是强者才能做的事,做这些事本就是证明了自己的出色和强大,都会满足强者的虚荣。所以会获得快感,所以老师和智者才能获得快乐,恶魔同样乐在其中,只不过强者更高尚更为世人所接受。)

    哎,自己人还是太少,想到这里轩辕心中感慨。这世间最大的问题是外人太多,自己人太少,各部落间的交流学习都有限制,没人会毫无保留的对外人好,如果所有人都成了自己人,大概会有很大不同吧。怎么去实现他呢?

    (不将族人的心血传授外人,这是立身持正,将自己的创造传授外人,这是心怀苍生。个人理解,一家之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