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山后渤海日出 > 第十四章 第四回 繁盛的基础

第十四章 第四回 繁盛的基础

    此刻对楚岳来说最艰难,知道自己是谁,又不完全是。十年,你不知道你和周围的人曾经发生过什么,或者别人曾对你做过什么,该如何跟人家相处。所以他见了每一个人都笑脸相迎,觉得自己像是傻瓜。

    刘仁轨此刻还在辽东,当他得到楚岳回长安的消息,第一时间想把他再次征召到辽东去。

    北卫仍安排楚岳南衙挂名,东宫任职。刘仁轨的征召,正好让武后得到楚岳活着回来的消息,抢在刘仁轨前面,派楚岳到相王府李轮手下当了宿卫。

    楚浩对于楚岳的师傅刘仁轨没有好感,老头笑呵呵的,心机却颇深。他去找现任大理寺丞狄仁杰,想了解一下楚岳在相王府是否安全。毕竟楚岳消失了那么长时间,之前在长安是故太子李弘的亲信,在宫里怕是有什么厉害关系。

    等狄仁杰告诉他相王离皇位远,暂时应该没有危险,楚浩这才放心。

    岭南之行的意义深远。楚浩在掌握风向、洋流,躲避风浪、暗礁、险滩等航海技术上增加了很多的经验。沿途所记录的地域地形,在李前瞻为他找的地图上加以修改,标记。

    益智分派了人手去当地买卖,尤其是是采购到质优价廉的南珠在两京获得了很高的利润。分量重、占用空间大的货物,则通过胡人运到杭州,再由虎鲸船队接手。

    江南的商路终于盈利了,在江南置办的店铺和作坊也基本可以正常运转,水面的运输费用在不断的维护中也降了下来。

    一直以来,商队都是把辽东的货物卖到中原和两京,回辽东的船要空一半。这几年跟单于都护府、云中都护府、契丹和黑水靺鞨的贸易逐年增加,返回辽东的船只空的少了,秋天的订货甚至可以装满。

    杨卫州原本管理着两都的生意,近年他把长安东、西两市的店面以及洛阳南、北两市的店面和坊间的酒楼逐步派给了专人,他本人只负责粮食和田产的买卖,每年不定期到长安来巡查。

    杨卫州总是意气风发,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倒他,给他派什么差事,他都能找到可行性,还能灵活变通,楚浩喜欢跟他,更喜欢跟他聊天。

    今晚楚浩到大业坊躲清静,吩咐厨房备了简单、精致的酒席,叫来李林和杨卫州团聚。

    三人坐定,楚浩问:“签儿跟那个歌女怎么样了?要不给他娶回来?”

    杨卫州为难道:“大哥,我去帮签儿哥张罗过。可那个歌女不肯为签儿哥赎身,看上别人了。签儿哥偏偏就迷上那位,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多少钱都敢砸。西域商路时通时断,蓉嫂子还带着三个孩子,支撑着不容易。他这个花法……”

    他见李林低着头,表情略显尴尬就没有往下再说。

    楚浩是想让范签娶了歌女,成全李林和蓉满,可李林一直不张口,他和杨卫州敲边鼓试试,看来还不是时候。

    楚浩递了个眼色给杨卫州,玩笑道:“卫州对自己的事儿不着急不着慌,是不是也有相好的了,告诉大哥,大哥帮你娶回家?”

    杨卫州摸摸后脑勺:“大哥已经帮弟弟娶回家了,圆丢丢的,中间一个方孔,脸上还写着字,挺有学问。”

    “开元通宝是吗?哈哈哈,你呀。”

    酒过三巡,李林再次提醒楚浩:“说正经的,一开始咱们确实让很多人钻了空子,范转就是一例。为了控制钱和账,我用了很多方法,可年底总有坏账。”

    “这个难免,咱们涉及面广大,尽量减少已是不易。还是推进原来的方法---分包,精简直接负责的生意。”

    杨卫州也皱眉道:“大哥不是说不买铺面了吗?前段时间怎么又在西市买了两亩烂水沟,那臭水沟很深,西市各种污水都往里倒,大哥买来什么用?”

    李林说:“西市铺面多贵啊,就是贵也买不到,能买到两亩地堪比登天,知道填起来不容易,可价格便宜几倍啊。”

    楚浩也乐道:“管它什么沟,只要在闹市区就行。西市不缺人,填个沟还不简单。”

    “大哥有好主意?”

    “你在沟当中安装个架子,到西市张贴告示,就说有拿砖瓦砸掉架子上的石头,就奖励馅儿蒸饼一个……”

    李林的眼睛先亮了,冲楚浩频频点头:“浩,你神了。”

    杨卫洲一拍脑袋:“哎呀,我怎么就没想到这招呢。西市车辆不好通行,通行还需交治(钱),这下什么都省啦。小孩子们还不疯了一样往沟里砸砖瓦。大哥,小弟服了,敬大哥一杯。”

    楚浩笑着不说话,小时候整天在街巷里混,攒下不少经验。当年永崇坊有个老头,想要抬高自家的房基,没钱雇佣牛车,就用这个方法吸引小孩子。楚浩算是故伎重演。

    三杯酒下肚,杨卫洲斗胆问楚浩:“新来的那位大夫,叫魏启,不是名医,没几个来看病的,大哥给在西市为他置了那么大一个店面,能盈利吗?”

    “那位医生是我家故友,也是我的长辈,不要为难他,等开了张再说。”

    “平时魏先生就买进些药材,这倒也罢了。可他开的价格高一大截,采药的都找他去了,短短几个月药材占满仓库,压着三个店的货款。”

    “哈哈,账目不归我管,你们看着办。先生要做什么都随他去,货款不走两市的帐,让李林直接拨给他。”

    楚浩做生意不怎么遵循章法,杨卫洲和李林都知道,可这次投如大,也不问回报,倒还是头次见。只是楚浩拿定的主意,十之八九准没错。

    李林是个君子,有原则,不可能在李绩那个大家族里生存,他也不可能娶了朋友的老婆。楚浩也想到过这点,李林最近和蓉满的关系让楚浩和杨卫州颇动了些心思,仍然没有解决的办法。

    他管着楚浩所有的财务,知道楚浩有多少钱。如果他做手脚,没有人去查他。楚浩相信他那双坦诚的眼睛,李林从来不去花楼,跟牧场上的孤儿和睦相处,一点儿都没有公子哥的架子。

    李林知道楚浩对他的信任,两个人的默契,早在少年时就开始了。通过楚浩、李林和范签的关系,杨卫州才认定他们是可以交往和托付的人。

    范签是一滩烂泥,让所有人都头疼。商议生意策略不请范签是对的,不然他会尴尬,不为难他让过想要的生活就是对他最大的尊重。

    楚浩右腿膝盖又开始疼了,拿了个棉垫子盖上。

    杨卫州说:“大哥,我看您腿这走路还是不怎么灵便。”

    “冬天在南方湿冷的环境呆久了,没注意能落下毛病。”

    李林叹气道:“虽说你帮衬了靺鞨不少,可这几年,你满世界跑,跟淳公主在一起的时间太短了。”他边说边给楚浩点上暖炉。

    “我也很惭愧,淳儿掉了两个孩子,我都不在身边。”

    杨卫州单腿跪下来,帮楚浩拿掉垫子,放上艾板:“大哥,韦弘机正在跟蜀人接触,谈木材的价格。”

    楚浩近来久在长安和洛阳,跟司农少卿韦弘机接触多次,想要供应原材,韦弘机只跟他定了些琉璃、白瓷之类的小宗,木材的事情始终没有吐口。

    裴匪舒贪得无厌,花钱也不一定办成事儿,楚浩索性分文不出,跟他周旋,拿分成吊他的胃口,这才刚有些眉目。如果韦弘机接触蜀地的木材商,裴匪舒那边肯定有变数。

    楚浩身体前倾,刚要说采取什么措施,然后又慢慢靠到圈榻上。

    “不用理他,韦弘机在使诈。什么蜀地商人,今年吐蕃不断犯边,蜀地哪有木材供应?先不急,大宗的买卖在后面呢。就算蜀商能给他搞到木材,让他们先跟蜀商共事,吃点儿苦头,他才能想起咱们的好。林,算算范签前几年在蜀商那儿吃了多少亏,咱们这次一定要拿回来。”

    “大哥的意思?”

    “索性停了木材供货,促成韦弘机跟蜀商的交易。江南的商油子蜀商不敢接触,并且江南木材走陆路到两都,运费高,价格也不合适。蜀地到时候供不上木材,宫里的供货谁都不敢耽误,蜀商一定来找咱们。你在板渚找个秘密仓库,把木材囤的足足的,到时候就把价格涨三成卖给蜀商。”

    “是。如果吐蕃息兵了,怎么办?”

    “我刚了解了西南边陲的形势,吐蕃占了吐谷浑的故地,大唐安置了吐谷浑的旧部。去年于阗内附,大唐在于阗设立毗沙都督府,吐蕃恐惧,担心大唐支持吐谷浑旧部复国,立刻派使臣来大唐,要求与吐谷浑求和,皇上没有答应。事情没有解决,吐蕃不会善罢甘休的。你放心囤货,等着韦弘机和蜀地商人来找吧。”

    听楚浩分析时局,杨卫州有了信心,点头答应,然后又问:“上虞那边发生械斗,咱们的伙计把当地人打了。”

    “把店面关了,人都撤回来,派另外一批人去。在上虞、余姚附近产瓷器的郡县,咱们只卖粮食、南货、丝绸和盐,多开几家酒馆和旅社,聚集人气。离城稍远些的地方建立咱们自己的码头,把瓷器店面开到苏杭和扬州。”

    李林说:“我已经派人去泉州和广州。”

    “南海路途遥远,海上风浪大,派不出去那么多人,成本高,要多跟胡商贸易,让胡商把咱们运过去的纸、瓷器和丝绸运到琼州和琉球。胡商多年被僚人挟制,但跟僚人也熟,知道他们要什么。咱们就按照胡商的要求供货。”

    “泉州和广州不开店面了吗?”

    “不开,只开货庄,出货、进货要快,利润薄些没关系,咱们的船最南到杭州湾,其他运输交给胡人。如果有唐人走这条线,立刻告诉我。胡人只要抬高价格,就来信调用北部的大船自己运。”

    “大哥的船大,装备精良,洛阳的胡人已经从他们同乡那里知道大哥去了岭南。岭南那边的胡商嗅觉也很灵,他们在到处打听大哥的背景。已经让不同人出面应付,目前应该没有得到实情。”

    “好,有效果,首次贸易总有试探,不急,慢慢展开。让他们打听,你和李林也要藏好,在各地越低调越好。打人的那个伙计改了姓名调到牧场上来,花钱好好安抚当地人。”

    “是。”

    杨卫州知道他的这位主人不同于一般商人,他当过兵打过仗,走遍大唐及邻国,看问题的高度非常人所及,格局之大,放眼全世界。他不像一般商人计较蝇头小利,也不与底下人争长短。这是他的商业帝国不断扩大、始终繁盛的基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