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靖和天下 > 第三章 比武(下)

第三章 比武(下)

    正当众人怅然之际,只见玉灵已经停下身来,站在古宏面前一仗远的地方,略带喘息地说道:“古宏师兄,你这般只守不攻,这么下来我可打不动你了。”显然刚才的一番奔走也消耗了她不少体力。

    古宏挠挠头说道:“师妹你的身法本就快绝,我又追不上你,只能这般等守着。”

    众人心里恍然,换做是自己,怕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一时既佩服玉灵的身法,也佩服古宏的机智。

    “那你可不要后悔,哼!”只见玉灵略带生气又似顽皮的回复了一句。

    之后玉灵又施展开来了“神游八极”,众人只觉得那绿衣就如山腰中的袅袅山岚一样围着观台,不聚不散。

    但是这次玉灵却也不再以剑指进攻,转而以奔走进退游走在古宏四周,然后伺机找准空隙就去踢、去踩,瞄准的部位全是古宏的,左腿、右腿、屁股、脚掌、脚趾、鞋子等等。

    众人又是一场哄笑,这种调皮捣蛋的做派,也确实是他们这个年纪才有的。

    古宏见玉灵这个架势像撒泼打滚一样,自己也难以招架,又怕出手还击误伤了她,只能一会抬左腿,一会抬右腿,一会伸左脚,一会缩右脚,疲于应对。

    眼见玉灵真的向自己屁股踢来,古宏只能转身就逃。

    在场之人大都学过武艺,古宏、玉灵又是其中佼佼者,倏忽之间奔逾丈余自然不是难事,但大家都在楼观台上,旁观之人又将观台围坐一团,这方寸之地哪有逃跑施展的空间。

    只见一缕白色在前奔走,一缕绿色在后追击,众人所围场地有限,白衣只能不断变换方向以避开绿色的紧追,久而久之就变成绿色以白色为心,绕心画圆,却见绿色的圆越来越小、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终于,众人只见白衣已经被围的无处可去,只能在待在原地,像个陀螺一样旋转不停。此时绿色也不再继续绕着白衣旋转,只是站在一旁,左手环胸右手托腮,面露嬉笑,看他在那兀自转圈。

    众人又是一场哄笑,自然是没想到这场比武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连掌教曲潇、大师兄萧逸、二师兄尹澜也笑个不停。

    古宏听见大家笑声,自是停下旋转,定下身来,待看到玉灵就托腮站在面前时,又是吃了一惊,匆忙之间又要抽身逃离。

    其实古宏修习坐忘一系功法,虽不怎么言语,但其实感观异常敏锐,周遭风吹草动都在他的察觉范围之内;也是因为这场比试实在是出人意料,才导致他一心只想逃走,无暇他顾了。

    只见古宏还没来得及逃脱,玉灵已经右手伸出,一个兰花指正弹中古宏额头。

    本来只是一个调皮的动作,自然也不会附加任何内劲,但是弹指弹中额头之后,反而是玉灵小声呼喊了一声“呀”。

    原来古宏修习坐忘之道,讲究身与天地和,心与自然和,仓皇停下又想仓皇逃脱之时,内劲已经迸发全身,并没来得及收功,弹指击中额头之后便以内力反震了回去。

    玉灵则不然,虽然在弹指时使用附加任何内劲,但也未使用任何内劲防护,故而一指弹出,只觉中指似乎弹在了铁板之上,还是有些痛楚的。

    古宏见一不小心惹到了师妹,赶紧上前查看:“玉灵师妹,你没事吧?”

    哪知还没得到师妹的回复,额头之上又中了一记弹指,这时古宏已经收功沉气,一记弹指是实实在在地承受了。

    “叫你不让着我!”旁边玉灵正一脸神气,又有些得意地嗔道。

    古宏捂着额头揉了揉,笑着回道:“没事儿就好,没事儿就好”,倒也没有生气。

    众人又是一场哄笑,这一场虽然没有分出胜负,但双方也都立于不败之地,观台占地有限,双方虽然难以施展,但也不负众望,为大家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比拼,观众们也都大饱了眼福。

    片刻之后,只见大师兄萧逸说道:“古宏师弟、玉灵师妹,快退下吧,接下来该师父和张权师弟了。”

    古宏、玉灵向曲潇稽首一礼后,互相也抱拳一礼后,就下了台。

    只见曲潇旁边的道童向曲潇询问了一句:“师父,要开始吗?”

    “微儿,开始吧,”只见掌教起身,走进台中。

    “下一场,张权师兄请教掌教师父,剑法。”

    只见青衣少年走入台中,双手倒持剑柄,剑刃朝下,向曲潇稽首一礼,说道:“师父,弟子请教了。”

    原来观中武艺比试,都是使用木剑,大多以桃木制成,桃木剑更是道教的法器代表,世间之人也都认为桃木剑有镇宅、纳福、辟邪、招财等作用。

    桃木虽然易得,但木剑制作需要泡、蒸、煮、捂、晾等十多道工艺;观中弟子比武用桃木剑又同普通的法器木剑略有不同,比武用剑桃木质地更加均匀、剑身由整块桃木削制而成,并非多个部件嵌合连接制成,剑身也更加宽厚。为了防治木剑干裂、腐坏,通常还会对木剑进行浸渍铜青、涂刷油漆,故而木剑剑身也往往更加沉重,剑身使用长久后泛有光泽,使用起来倒似与铁剑无异,

    曲潇点了点头,和蔼地说道:“仲容,不必多礼,进招吧!”

    见曲潇点头回礼后,张权翻转右腕,木剑自下而上划了一个圆弧,正是“太元剑法”中的“七星朝斗”,端的是圭端臬正,显然已经得到剑法精髓,曲潇也以一招“太元剑法”挡了回去,然后说到:“不必再使’太元剑法‘,直接全力施为吧。”

    张权应了一声“是”,提气凝力,挽了个剑花,剑势突变,只见他剑化六路,每一路又各点五点芒星,芒星摇曳相映,竟似一朵梅花,眼见六路梅花一共三十点芒星连接剑影,直似梅树开花,正是太元观绝学“天火剑法”中的一式:“火树银花”。

    张权虽然授业于曲潇,但曲潇忙于派中事务,又多下山奔波,故而两人虽为师徒,却很少有现在这般现场讨教、教授的机会。

    众人见张权开招起势一气呵成,游刃有余,想他这三年内定在苦练武艺,不受俗世事务羁绊影响武学进展,都是大声喝彩。萧逸、尹澜等年轻一代杰出弟子,见张权剑法大见纯熟之态,各人暗自赞许,自忖就算是自己,倘若练到如此熟练,也需要些许年月。

    张权深深吸了一口气,纵身向前,三十点芒星便向前杀出。

    曲潇见芒星袭来,其势又快又急,他微微颔首,笑道:“半年不见,仲容的武艺又精进不少。”他也翻转右腕,剑化六路,每一路也是五点芒星,也是“天火剑法”中的“火树银花”。

    以芒星对芒星,瞬间两剑相交,三十点芒星以剑对剑,砰砰梆梆声不绝于耳。

    众人只见曲潇提剑起手,招随剑来,剑随意走,虽然后发,但以招对招却丝毫未慢于来袭的剑招,俱是佩服不已。

    张权见师父后发而至全然接下自己招式,心中甚是钦佩,但这也在他意料之中;故而他右腕一转,剑影一敛,由“火树银花”的六路三十点攻势,收敛为一路十五点攻势,这一招虽然去繁就简,但剑招犹如江中渔火,笼罩曲潇上身要穴,正是“天火剑法”中的一式:“剑枫渔火”。

    这一招转换,虽然是将“火树银花”的六路三十点攻势变换为“剑枫渔火”的一路十五点攻势,但却不是简单的两剑并为一剑,其中奥妙之处,众人中也只有少数能体悟的到。

    曲潇见爱徒,剑招变换,圆转如意,也点了点头,赞了声:“好”。

    只见曲潇也“火树银花”变“剑枫渔火”,又是芒星对芒星,两剑相交,又是砰砰梆梆不绝于耳。众人还未反应过来,只见曲潇一招使出之后,一路十五点攻势,化为三路,每路的五点攻势又收敛为一点攻势,每一路攻势芒星闪烁,直似夤夜孤灯,只见三路攻势挺剑而出,直逼张权,这一剑正是“天火剑法”中的“灯火阑珊”。

    众人都被眼前师徒二人的剑招所吸引,一时也竟似摒弃了呼吸,观台上只闻得木剑在空中舞动嗤嗤的声音;原来两人刚才所使剑招都走轻快敏捷一路,一剑刺出,剑分多路,故而剑招破空之声嗤嗤作响。

    张权也没想到师父弃守为攻,眼见“灯火阑珊”来袭,他愈发打起了精神,“灯火阑珊”虽然不似刚才两招攻势频频,但剑招威力却也更大。

    想到刚才“火树银花”、“剑枫渔火”皆是以精妙见长,而师父反攻一剑“灯火阑珊”虽然同为精妙,但也渐渐增强了威力,张权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他双手握住剑柄,横剑于前,待到师父剑招袭来之时,拧转剑身,举剑而立,接着双臂下挥,直朝曲潇手中长剑斩下,正是“天火剑法”中以威力见长的“赴汤蹈火”。

    这招“赴汤蹈火”乃是张权的护身绝招,虽具“赴汤蹈火”之名,却有转危为安之意,这一剑斩出,正中敌方兵刃,对方如不避让,恐怕不是剑身立折,也是虎口崩裂。

    张权知道师父有意试探自己剑招威力,故而也是以强制强,以硬碰硬,虽然知晓师父时非常人,但也想看他如何施展。

    曲潇见弟子已经领悟自己心意,心里暗暗赞许了一声,于是三路攻势并收为一路,剑身反撩,与弟子木剑迎剑而击。只听得呼声大响,张权手中木剑脱手而飞,而曲潇手中的木剑也断为两截。

    旁观众人都是“啊”了一声,然后又接着都大声喝彩,显然是都被双方精湛的剑术所服。

    张权只道自己的木剑也会同师父一样,断为两截,但没想到双剑交击,自己的木剑会脱手而飞,而自己的右手也感觉有些微微颤颤,似乎有蚂蚁在爬行,似乎有蚂蚁在噬咬。

    曲潇却微微一笑,说道:“仲容,你的剑术却是精进颇多,但最后一招我举剑反撩,虽只是一剑,但这一剑之中却含了几股内劲,是以你以剑斩之,若是化不去剑上内劲,剑就会震脱于手。”

    “切记,剑法也好,刀法也罢,拳掌腿指各类武功,都只是表象,须知'用心不用意,用劲不用力',一时招式的得失不一定是最终的成败,要从多个角度去思索,去感悟。”曲潇接着左手抚须地说道。

    张权虽然听懂了“用劲不用力”这句,但对“用心不用意”这句却又有些惘然。

    “’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以后你们会知道的”似乎是看到大家还不能领悟,掌教曲潇又补充道。

    面对掌教一番玄而又玄的说教,众人反应各有不同;

    萧逸、尹澜自然知道这是道经中的内容,也能根据话语反向猜出师父的意图,故而都似有所得。

    古宏虽然天资聪颖,看书也颇多,但他心思纯净,年纪又小,本来就对师父前面的话一知半解,听完这玄而又玄的话之后,更加迷糊了。

    玉灵本就不喜欢师父大道理一大堆,而且还是这种模拟两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是故在心里默默念了句:“真是啰嗦呀!”。

    张权听完此话,则觉得似懂非懂,越是细想越是深奥,自己不知自己懂了没懂。

    众弟子异口同声,回答道:“弟子明白!”

    曲潇又单独同张权聊了几句,诸如“明日几时下山”、“后续还须多加勤习”云云,便对众人说了句“散了吧”就走下观台,回到观里了。

    萧逸、尹澜、古宏、玉灵、张权等却留了下来,一是依照观内习惯,一般武艺考较之后,多有同门师兄弟请教武艺招式、修行困惑等事;二是张权明日就要下山,今日也是同观内大多数弟子的告别之日,故而也需要和大家寒暄、劝慰几句。

    众人在观台畅谈到夕阳西斜,待到酉时钟声响起后,才下了观台,有说有笑回斋堂用了斋饭后,各自回房休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