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母亲的礼物 > 故乡的分量

故乡的分量

    早年上学时,课本里有一些思念故乡的诗句,比如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等,几乎人人都滚瓜烂熟。因朗朗上口,后来我还经常吟诵。当初老师反反复复口干舌燥地讲解,我也只是记住了文字背熟了诗句。可母亲没教过我诗词,却使我不知不觉地懂得了乡思、理解了是乡愁。

    母亲九十四岁的时候,已明显地糊涂了,当下发生的事和刚刚说过的话,一会儿就忘了。但也怪,她能记住七八十年前的事。

    母亲总嘟囔着要回老家,说老家有我爷、我大伯、我大姨和姨夫,还有她当老师时的校长刘辉、一起住宿的老师郄桂兰及一些老邻居。母亲还说老家的房子是她参与用石头砌的,有大院子,院子有围墙,院子中有枣树,还有柿子树。她还告诉我枣怎么打,怎么晾,柿子怎么摘,怎么做柿饼子……母亲居然能讲出在老家经历的那么多遥远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像春天的种子,在母亲生命的末期纷纷发芽长出。母亲天天盼着回老家,要回到她成长的地方,还说要见她提到的那些人。

    ……

    母亲是1956年离开家乡投奔父亲来到东北的。父亲到哪工作,家就搬到哪,但在哪条件都艰苦。不仅如此,1966年的时候,父亲还因过往问题挨了批判。

    1965年,我没见着面的大姐(当时19岁)因先天性心脏病去世了。这是母亲遭受的一次重大打击,她就是从那时开始抽烟的,还得了间歇性的精神病,一生气就容易犯病,这也是后来我们不敢惹她生气的原因之一。日子刚好一点,1975年10月6日,父亲因病去世了。此后,母亲带领我们靠着微薄的遗属费在世人的冷眼中苦渡前行。过苦难的日子,最苦的是母亲,她总是省吃俭用,并且总览家中大事小情。或许是这样的特殊经历,使母亲养成了管事的习惯。那时母亲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因此她总逼我们学习……还好,后来(父亲离世6年后)父亲恢复了名誉,我们姐弟五人陆续都通过考试有了稳定的工作。

    母亲最后一次回老家是1980年。我想她回去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了却心愿,此后就再也没提过回老家的事。

    40余年后,多年不能自理的母亲突然提出要回老家,这可给我出了难题。

    母亲提到的亲属长辈都早已过世。刘辉、郄桂兰这俩人是母亲70余年未见面的记忆中的人,他们还有吗?还能记得母亲吗?老家是母亲内心的童话世界,这么多年的巨变,早已不是她心中的模样!

    家乡的情在母亲心中是有结的,是难以割舍的,而且这种情结越来越萦绕在她心灵的深处。做为游子,就像树叶,绿时飘荡于空中,一黄,就得归根了。有时母亲从梦中醒来,高兴地说回老家了,说见到了谁谁谁,还告诉我院中的大枣红了,树上的柿子黄了。可过了一会儿,母亲又失落了。我就想,虽然老家的距离不算太远,但如果回去的话,母亲能经得住来回的颠簸吗?就算经得住这样的颠簸,她也见不到想见的人了。我不敢尝试去解开这个结。

    回老家见见记忆中的亲人、朋友,这是母亲内心的愿望,这个愿望越来越强。我没有办法帮助母亲实现这个愿望,但也不能让她失望。现实情况使我懂得了变通,当母亲用商量的口吻和我说要回老家时,我说:“等你身体好一好咱们再回去”;到了春天我说:“等秋天咱们再回去”。到了秋天,母亲不论是躺还是坐着,经常既像是和我说也像是自言自语:“我要回老家,我要回老家”。我不能再用一句话来应付她了,就说:“老天在帮你治病,你得好好配合,过了冬天病就好了;到开春时,你不仅能走,还能跑了;能走能跑你也不行自己回去,得着领我,不领着我,我也找不着老家呀;回去后,院子里的活你干,你给我种菜吃……”只要我承诺陪她回老家,她就高兴,就兴奋,就期盼。每次承诺陪母亲回老家的时候,我内心都隐隐作痛地感受到了一种悲凉。

    到了2021年10月,母亲不再给我讲故事,不再给我挠刺挠,她几乎看不到眼前的我,已没有了举手的力气,连吞咽流食都有了功能性障碍……到了这个份上,她躺在床上还是不停地嘟囔一句话:回老家——回老家。

    我实在不忍,就贴着母亲的耳朵说:“老娘,咱们不是都回来了吗?”母亲强打精神,声音微弱地说:“什么时候回来的?”我说:“前几天回来的,坐了两天车,你光睡觉啦。”接着我又说:“老娘,树上的枣又红又大,柿子也黄了,结的可多啦。”母亲要坐起来,我继续说:“院墙有点儿坏了,我得弄点砖收拾收拾。”母亲微微地点点头,自言自语地说:“回到老家了,回到老家了”。过了一会儿,她使劲儿拉长了呼吸,那是在感受老家的气息呀。

    看着母亲释然地带着一点点微笑的表情,我感觉她似乎放下了千斤的重担。母亲的心,实在是载不动乡思乡愁的分量!

    故乡啊,故乡,母亲对你的情结割舍不了,母亲对你的思念魂牵梦绕。

    我不敢吟诵那些乡思乡愁的诗句。以前吟诵,是因为它美;经历了母亲要回老家这件事儿之后,再吟诵,就品味到了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2022年5月的一天晚上,我独自在河边散步。暖暖的微风如缠绵的乐曲,醉得垂柳婀娜着丝丝的嫩绿。水里的生灵总愿捉迷藏,但那鼓出的泡泡还是暴露了行踪。睡不着的大鸟躁动地从空中飞过,还和我打着招呼似的——啊——啊——地叫。我抬头寻觅,惊喜地发现天空中早已升起了圆圆的月亮!我凝望着皓月,皓月回眸赏给我瀑布般的银光。在如水的银光中,瞬间掠过了一双翱游的翅膀……我不知怎地就脱口大声吟诵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哎呀,那种说不出的滋味又来啦,倏地一下,化作了控制不住的泪水……从此,我不敢吟诵。

    终于懂得了落叶归根乡思,理解了白发游子的乡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