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篇

    我们做任何事情,不仅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只有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能事半功倍,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境界。

    孝之形——温馨陪伴

    有首唱响华夏、经久不衰的歌,歌词感人,朗朗上口,曲调界优美,绕梁不绝。这首歌的名字是《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为什么能家喻户晓、经久不衰?是因为它唱出了老人实实在在的精神需求,唱出了老人日思夜想的灵魂渴望。

    通过改革开放,我们的物质生活逐步改善了。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扶贫力度,农村温饱问题也基本解决。但我们的老人,尤其是不能自理的老人,因种种原因,他们在精神上却更加孤独寂寞了。

    有一个现象:很多老人养宠物狗。有的老人称它为儿子“儿子”,有的老人当它为“姑娘”;还给它穿漂亮的衣服、鞋子,定期给它洗澡,每天给它买好吃的;甚至有的老人省吃俭用也要养宠物狗。这种现象是不是不可思议?可它却真实而普遍的存在着。

    老人社会活动少,甚至没有了社会活动。若子女很少回家陪伴,老人往往就长久地孤独寂寞。而宠物狗略通人性,它忠贞不渝、不离不弃,可以长久不离左右地陪伴老人,能给老人带来些许的快乐,缓解老人的孤独寂寞。这既是很多老人养宠物狗的原因,也是他们无奈的选择。

    儿女比狗亲,却在手机里,远水不能解近渴;狗比儿女疏,但能伴身边,近水楼台可得月。老人养狗,因日久生情,就叫“儿子”或“姑娘”了。

    老人养宠物狗无可厚非,但这反映出他们因缺少关爱而孤独寂寞的心理状态。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逐渐发生了空前的变化,那就是数量庞大的老人空巢而居。

    以前,在农村经常能看到四世同堂的温情,但如今却难得一见。那时,农民在家种地,工人在工厂上班,几代人共同生活,其乐融融。后来农民和下岗工人外出打工,开始时,外出务工主要以中青年男性为主,老人、妇女和孩子看家守地。近年,打工族携妻带子外出已成趋势,只有老人在家留守,成为空巢老人。外出务工的子女们忙于生计,一年难得回一次家,有的甚至几年都没回过一次家。留守老人只能围着自己的空巢打转转,在孤独寂寞中,在狭小封闭的空间里,生活无人照料,情感得不到倾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的老人最后无奈地与他们的子女永远地不告而别。

    此外,还有其他原因使农村和城市老人空巢而居。

    近年,媒体报道的老人在家孤独地离世,直到尸体发出腐烂的气味才被邻居发现的事例也不少。

    常回家看看,这是能自理老人的需求,而不能自理的老人,尤其是不能自理的孤单老人,他们不仅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更需要子女的陪伴。如果没有子女的陪伴,他们往往就生活在孤独寂寞的世界里,生活在冷酷无情的地狱中……

    有时我就想,为什么幼小的孩子能被父母呵护着快乐地成长,而一些不能自理的老人就得孤独寂寞地躺在床上?

    陪伴,不仅仅是陪着老人,而是在一种亲密、融洽、温暖的氛围中使老人感受到亲情。

    陪伴,就是和老人在一起,陪老人唠嗑,和老人做伴,照料老人的生活,慰藉老人的精神。陪伴,决不是找点儿时间、找点儿空闲能做到的;陪伴,是驱散老人孤独寂寞的开心果,是照亮老人幸福生活的孔明灯;陪伴,不仅是老人的需求,也是子女的责任、子女的义务。

    我就想,仅仅靠责任、义务,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责任、义务这都是负担,其来源是外部的压力,是不得不做的事。既然是这样,那除了应付,还能有什么?陪伴好老人,靠的是内在的动力,只有内在的动力,才能迸发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责任、义务和“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这都带有等价交换的商业味道。既然是交换,就淡化了情感。没有浓浓的亲情,如何能待好老人呢?

    父母对孩子有抚养教育的义务。但父母只是抚养教育孩子吗?父母是因孩子的快乐而快乐,因孩子的忧愁而忧愁。孩子长大成了子女,父母没有责任和义务了吧,但父母会牵挂子女一生。父母对孩子(子女)绝不仅仅是履责任、尽义务,还有深深的爱。

    我们也一样。只有怀揣挚爱,才能心甘情愿地陪伴老人,只有怀揣挚爱,才能理解和包容老人,只有怀揣挚爱,才能陪伴好老人。挚爱,这是陪伴好老人的先决条件。

    陪伴,我思考多年,至今没有找到理想的答案。因为各自的情况不一样,唯一相同的就是都难,不仅客观难,主观也难。我就想,要克服这种难,首先得克服主观上的难,只有克服了主观上的难,才能克服客观上的难。克服多一点的难,就能增加多一点的陪伴;增加多一点的陪伴,就能让老人感受多一点的温暖;老人感受多一点的温暖,子女将来就少一点的遗憾。人的能力有大小,条件也各不一样,我们应努力做好的,就是尽量满足老人当下的需求。只要我们尽心尽力了,将来就能无怨无悔。这也是我这些年追求的目标。

    我们幼小时在母亲怀里三年。也正是基于此,古人讲:“守孝三年”,以示报恩。现代的人们“守孝三年”已很少见到了,但丧事隆重大操大办还是有的。我就想,守孝也好,大办也罢,都莫如生前陪伴。如此,老人幸福,子女心安。

    有人说:“小孝是陪伴,大孝是骄傲”。我就想,行孝是满足老人的需求,包括物质需求、行为需求和精神需求,而老人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老人身体尚好时,他们最渴望的是因子女而骄傲;老人不能自理之后,他们最需要的是子女的陪伴。所以,孝,不分大小,而取决于老人的需要。

    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在望九之年,他感到“永久的悔”便是“离开母亲。”他说:“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

    有一位母亲,丈夫去世早,她和唯一的儿子相依为命。儿子很争气,不仅聪明,还刻苦学习,名牌大学毕业后,远走新加坡定居。当时,这位母亲逢人就讲她儿子的事儿,而且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欣慰。儿子也挂念母亲,每年都给她寄回很多钱,但几年也回不了一趟家。这位母亲年纪大了之后,生活力不从心,情感无人倾诉,她每天撕一页日历,天天盼儿归。一本儿一本儿的日历都撕完了,但儿子仍归期遥遥,后来她选择了自杀。儿子寄回的钱,她都在银行存着呢!钱,并不是万能的。现实生活中,多少人凭着给老人钱财而很自豪地认为自己是尽孝了。

    好多父母总期望孩子能考上好大学,能到大城市工作,希望孩子远走高飞。他们认为这样不仅孩子出息了,还能引来别人羡慕的目光,但却忽视了品行教育。到了老年孤苦之时,他们才会从内心感受到老无所依的悲凉。多少老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感慨:“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儿,就是把孩子培养得太‘出色’了”。

    风烛残年的老人需要子女,就像哺乳期的孩子需要母亲。当初,孩子需要母亲之时,母亲就在身边;而老人需要子女之时,子女却已远离。不仅仅是身体远离,心也远离,甚至远离得很难想起。

    老人的路,通向深秋,是越走路越窄,越走越荒凉,越走天越黑,越走越孤独。老当益壮,那是还没老时人们的一种期望。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太骨感。老人不能自理后,如果没有子女的陪伴,谁都难免要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茫然无奈地经历一场惨不忍睹的血雨腥风。

    老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老去过程中那无助的痛苦与哀愁。这种痛苦与哀愁最好的解药,就是子女的陪伴。

    开始陪伴母亲时,她已病弱不堪,我以为她的时间不会很长,最多也不过几年。现在回首,蓦然吃惊地发现,泥泞坎坷的路上,我与母亲已走过了十几个春秋冬夏。那些老邻居熟悉的面孔早已见不到了,而母亲却令很多人不可思议地痛并快乐着生活在我的身旁!都说健康长寿,而我母亲这么多年疾病缠身,她也长寿了。现在我懂了:子女的精心陪伴,这是老人能与病共舞安康长寿的重要条件。老人不能自理之后,其命运往往掌握在子女手中,就像子女幼小时命运掌握在爸爸妈妈手里一样。

    陪伴,不一定能解除老人的所有痛苦,但一定能提升老人的幸福指数;陪伴,不一定能拓展老人生活的宽度,但一定能延伸老人生命的长度。你发现没有,那些长寿的老人,往往身边有个能陪伴会陪伴的子女。

    陪伴,会使子女很辛苦、很忙碌甚至很委屈,还可能影响子女的仕途和收入。但在陪伴老人的过程中,子女也能收获欣慰和幸福。

    老人不能自理之后,如果子女有条件,最好是由子女陪伴。但现实生活中,好多人工作、生活等压力都很大,整日为工作而努力,为生活而奔波,真是不具备常年累月地陪伴老人的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强调要陪伴老人,但也不反对有正当理由离开父母,若离开父母,得有“方”。我理解这里的“方”有两种含义:一是去哪里干什么要让老人知道,免得父母担心。二是对需要照料的老人得有适当地安排,比如雇保姆或送养老院等。

    雇保姆或送养老院,老人能够得到照料,甚至是比较专业的照料,同时也不大影响子女的工作和生活。但由于没有亲情关系,工作人员很难有情感的投入。没有情感的投入,老人就得不到情感的满足。

    雇保姆或送养老院只是基本上照料了老人的生活,可老人更需要精神的慰藉。而慰藉好老人的精神,除了身体状况尚好的老人能自娱自乐外,往往需要的是亲情,靠的是子女,这是不可替代的。

    我家附近有一个养老院,2016年9月的一天,发现一个老人不见了。这个老人男性,七十八岁,小脑萎缩,有些痴呆。

    院方很着急,迅速派人外出寻找,并通知了老人的子女。两天后,老人的儿子告诉养老院老人回家了。

    老人的家与养老院有五里路远,他找到家用了两天的时间,这两天都发生了什么?他是怎么找到家的?老人事后都说不清。

    老人是怎么出的养老院呢?事后得知:养老院的围墙里有一个老式的铁质大油桶,直径约0.7米,髙约1米,重约六七十斤。他竟然是把大油桶一点儿一点儿地挪到墙边儿,不可思议地踩着大油桶翻墙出了养老院。

    他说回家就是“想孩子了,要看看孩子。”因为他的子女已经半年多没去看他了。

    这是怎样的情感需求?这种情感需求竟能使七十八岁的痴呆老人那么不可思议地翻墙而出!

    雇保姆或送敬老院是无奈的选择,这只是照料了老人的生活,而慰藉老人的精神,主要还得靠子女。所以,不管多忙,子女要常过去看看老人,和老人亲近亲近,尽量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

    我就想,去看望老人(这也是一种陪伴),最好是约定固定的时间,比如星期三和星期天。这样,过了星期天,老人就盼着星期三;过了星期三,老人就盼着星期天。如果老人天天都有盼望,那么,这种盼望就会转化成一种神奇的精神力量,而这种精神力量能奇妙地使老人幸福安康。

    在陪伴母亲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卑微和渺小,同时也品味到了幸福和自豪。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