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汉明宫嫣 > 第三十一章 再回大汉

第三十一章 再回大汉

    当我醒过来的时候,我发现了很多的异常,因为我的宫殿被侍卫团团围住了。

    我被软禁了。

    我一脸的疑问。

    “新皇被软禁了数日。您晕了好久了,毕竟,新皇从小是被您带大的。”旁边的侍女知道我多忘,看到我这幅模样便提醒道。

    我也被软禁了几日。

    我记起来了,新皇刚刚上位,就口出狂言,说:太皇太后害死了他的母亲,他一定要报仇的。

    新皇年幼,没有城府,却是真诚表露,惹怒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便把她给堵在了偏殿,几日几夜不给一点儿食物和水。

    张嫣此时已经是太后了,她去求的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不理不睬,她是真的愤怒了,张嫣气不过,便晕了过去。

    我知道对于张嫣这事儿是一着最关键的棋,没有新皇,她便失去了太后的资格。

    先皇年幼便驾崩,再也没了子嗣接位;就是扶持刘家,也是旁系。

    这孩子死不得,张嫣也是一直善待他,至于他如何对待张嫣,这得冒一定的风险,只是太皇太后见的事儿多了,便不再相信这个孩子。

    这样这孩子便被活活饿死了。

    我认为,当年吕雉就不该亲上加亲,把自己的外孙女嫁给自己的儿子,这样就不会刻意的害死那么多的后宫嫔妃的孩子,随便的护持一个孙子接了皇位,皇权就不会旁落。

    一步错,步步错。

    我还是来晚了一步,如果我早来一点,或许能够把这个新皇救下;但是张嫣没这个能力,她太善良了,她太幼稚了。

    我终究没能改变历史,而是在历史的泥沼中挣扎,这于我太不公平。

    我醒过来,冲进偏殿时,我发现新皇早已死了,冰凉冰凉的。我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阻挡我,乃是新皇早已死了。

    先前,他们一定是阻住了张嫣,不准她去救他。

    吕雉把张嫣最后的一条路给堵了。

    这孩子太可怜,不是我带着他长大,是张嫣和他一起长大,张嫣也长大了,张嫣的幼稚也跟着一起长大。

    张嫣只要申明大义,以死相逼,未尝不能把孩子救下;毕竟太皇太后年事已高,陪伴新皇的时间很短,张嫣只要以诚相待,想必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太难过。

    张嫣失去最后的机会,她的遭遇在当儿早已被注定了。

    张嫣和新皇都是孩子,一个是不经一事的大孩子,一个是懵里懵懂的小孩子。

    他们注定不是太皇太后的对手。

    说真的,我没有眼泪,我跟他不熟;尽管他很可怜,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当然,也可以说他幼稚,但是这不能作为他免于一死的借口。在宫中就是这样,一言兴,一言死。

    但愿他下辈子不要生在皇家,也不生在乱世之中。

    我记起来了萧清漪,她在哪儿?她是去了代国,史书上记载,她是代国王妃;她后来是汉文帝的皇后。

    只是我问了问一些官员,他们都说,现在的代国王妃不是萧清漪。代国国王也没有一个姓萧的妃子。

    我见到了一个熟人,是太皇太后的侄孙婿;我认得他,他却不认得我。

    他跟朱由黎一个模样,说话神情一模一样。

    我此时怀疑,我是在梦中;以朱由黎的轮廓构筑了刘章的容貌。

    他不可能是朱由黎,他不可能不是朱由黎。

    他不是朱由黎,只是长得很像朱由黎罢了。他叫刘章。是我公公(刘邦)的孙子。

    这不是我第一次见到他,刘章;这是第二次(其实是第三次),前次就是在我与先皇的婚礼上,我掀开婚轿的布帘,便看到了一闪而过的他,那时我以为是错觉,以为他是朱由黎,现在我才明白他只是长得像朱由黎而已。

    他是进宫应诏觐见太皇太后的,此时的他稚嫩,刚刚与吕禄的女儿订婚。

    在宫中,他顺便来参见我这个皇太后。

    如果他的衣着不是带着汉朝的特色,我差点儿把他当作了朱由黎了。

    事实上,后来的刘章也是一个枭雄,只是短命得很,史书上没有记载他是怎样年纪轻轻地死了。

    然而他不是朱由黎,因为从他的神色中,我没有察觉到半点的熟悉,更多的是冷漠。

    “如果能够再次见到你,我便随你离去。”我又一次重复着这句话,声音很低。

    至少他能听得到,只是他没有半点的反应。

    他的冷漠使得我知道,他不是朱由黎。或许,我是张嫣,他便冷漠;也许我只是我,他便不会那么冷漠。这都是我一厢情愿。

    “拜见皇太后,太后千岁千千岁!”

    “平身,太皇太后在等你。”我见到他的惊讶也只是一瞬间,便也恢复了淡然。他终归不是朱由黎。

    “你姓刘?”他听到我的问话有点奇怪,他是皇子,不姓刘,哪能姓什么?

    “太后,臣姓刘,是高祖的亲孙子。”他把亲字咬得忒响。

    “我还以为你姓朱呢?”我的话很唐突。

    “微臣不敢。只是我幼小之时,我认了一个义父,他姓朱,那时我倒有个俗家名字叫攸离。”

    “朱由黎?”我有点欣喜了。

    “太后,不是有礼貌的有礼,是生死攸关的攸,离是远离的离。那位给我看相的道人说,我的生死在于一个离。”

    生在于一个离,就是离开朝政;死也是一个离,离开人世。

    我懂了,他的生死在于朝政,离朝政远远的,就能长命百岁,否则……

    他终究还是参合进去了,便短命而死。这是天意不可为?

    民间有认义父消解灾祸的习俗。

    这不只是巧合的意思了。也许这只是巧合,无法解释,便是巧合。

    我看到了他的背影,只是我惘然,何以他走路的样子跟他都那么相像呢?

    太皇太后吕氏这些年老了很多,老得我心疼;那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女人!如今额头沟壑深深。

    我是后来才知道的,眼前的这个刘氏子孙要娶太皇太后的侄孙女。

    我听人说,这个女孩来自民间,传闻是吕禄的私生女。

    刘氏和吕氏暗流汹涌,何以他竟然要娶吕禄之女?太皇太后尚在,这两个家族能够安分守己,一旦她……

    据闻,吕禄之女极其美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