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乡根 > 第一百四十三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第三年时,果树开始挂果了。红得发紫的大樱桃,长得像珍珠,缀满了枝头,又像满树的“星星”。大樱桃有“百果第一枝“的美名,药学证明,大樱桃中含铁量较高;维生素钙、磷等矿物元素也多。它具有调中补气,祛风湿、养颜驻容的功效,对痛风、关节炎等病亦有食疗效果,市场潜力巨大,庄春山喜不自禁。颗颗紫色的果实是他心头的一个个希望,果园就是他的理想国,更让庄春山欣慰的是在果子成熟的同时,爱情的果实也一天天长大。他每天都把耳朵贴在珍妮的肚子上听胎音,激动地半夜睡不着觉。即将为人父的他,被巨大的幸福包围着。

    早晨,一轮旭日升起来,染红了整个柳沙河。草滩、果林、庄稼披上了金色的光辉,一切都笼照在祥和中。一群小鸟落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吵闹。庄春山站在柳沙河边对着金色的河水放声歌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有我可爱的故乡,

    桃树倒映在明净的水面,

    啊!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

    河水仿佛听懂了他的歌声,“哗哗”地鼓掌,为他加油;水上的鸭子扑腾着翅膀,你追我赶地嬉戏,“嘎嘎”叫个不停,为庄春山、珍妮这对饱受磨难的情侣加油。泥土的芬芳、花儿的清香、青草的味道,混合在一起,那么浓郁。露珠如一颗颗明珠,吻着草茎,炯炯有神地注视着大地。不知名的野花不甘寂寞,竞相怒放,起劲地炫耀生命的活力。远处的薄烟升起来,追逐着白沙,与田野缠绵着。散金碎玉,铺满了整个原野。鸟鸣声、流水声、鸭叫声与庄春山的歌声融为一体,汇成一曲回肠荡气的乡村交响乐。啊,美丽的田野!

    得知儿媳怀了崽儿,被珍妮受辱和庄春山中毒事件打击得有些神叨叨的庄春山的娘大喜过望,头脑也清醒了百倍,她把珍妮当成宝贝,啥也不让她干,整天变着花样做给她吃,家里一扫连日来的晦气。

    珍妮的娘知道女儿有喜后,又急又气又喜。急的是女儿二十九岁了还不结婚;气的是女儿未婚先孕,让她的老脸往哪儿搁,唾沫星子淹死人;喜的是女儿有了喜,庄春山、珍妮该结婚了吧?

    珍妮的爹率先打破“不认女儿”的“誓言”,他和老伴提着大箱小包来看珍妮,亲情浓于水,亲人恼不长,这让珍妮感动得热泪盈眶。

    珍妮激动万分地说:“爹,您来了!”

    珍妮爹:“孩子,咋不来?你是俺的女儿啊!”

    珍妮娘:“孩子,你是娘的心头肉,你遭罪娘难受!”

    珍妮爹:“回城后,让你娘给你做好吃的。”

    珍妮低头不语,爹娘傻眼了,但也万般无奈。临走时珍妮娘对她说:“赶紧把结婚的日子定下来,俺替你们张罗。不然,肚子里的孩子一天天大起来,人家会说闲话的,咱们老珍家可受不了别人戳脊梁骨。”

    珍妮点了点头,母亲的话戳到她心窝上了。这些天,庄春山和她一直在商量结婚的事。想到自己将要做新娘,她不由地心花怒放。可是,庄春山每天收果子、卖果子,忙得像陀螺一样,这事暂时搁浅了。

    大樱桃首次开花结果,亩产并不高,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除去生产成本,净落了十几万块钱,这是庄春山和珍妮创业以来淘到的第一桶金,他们无比喜悦。

    当大樱桃还未罢园时,像黑珍珠一样的优质葡萄垂满了架子。那一串串葡萄,又像美人的秋水剪瞳,水灵灵,喜煞人。这种优质的葡萄,色深、皮薄、肉厚、汁甜,收购价比一般葡萄高,但是庄春山果园的产量不高,收益不大。

    除掉工人工资、农药、肥料、电费等生产成本,庄春山仅收回投资的小部分,他摸着依然干瘪的口袋,愁眉不展,这和期望值相比,杯水车薪。

    庄春山想起了去江河市卖果子,碰到师弟王鸿庆的情景,师弟说他已经评上天山大学的讲师了,现在在江河大学攻读博士。他感谢庄春山给他一个留校机会,如果庄春山按照导师的意愿留校,也就没有他的今天了。他说庄春山对他义重恩深,今后有用得着他王鸿庆的地方,让师哥尽管说。顺水人情,时至今日庄春山也没有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他时常告诫自己:自己选择的道路,就要自己承受,成功没有什么终南捷径,学会坚持,学会忍耐,总有实现梦想的一天。

    他拍拍王鸿庆的肩膀:“兄弟,代我问导师好!”

    王鸿庆羡慕地说:“导师经常念叨你,说你禀赋极好,经商、搞学术都是一块好料,他时常为你未能按照他的安排留下来而遗憾。学术界少了一个出色的学者,企业界也会多了一个出众的企业家。”

    庄春山谦虚地说:“师弟谬赞了,我哪里是什么企业家,一个普通的创业者而已!”

    王鸿庆说:“你应该选择在城市发展!”

    庄春山坚定地说:“为家乡做点事情,是我一生无怨无悔的选择。”

    庄春山嘴上这么说,但是心里头未免有些惆怅,现实的困难没有书本上描述那样美好。王鸿庆嘴上这么说,但是心里头却为庄春山感到心酸,这哪里是企业家呀,就是一个地道的庄稼户嘛。甚至,他心里头闪过了一丝庆幸与得意,如果庄春山留校,他王鸿庆的人生道路又将重写了!

    当夕阳铺满柳沙河的时候,整个田野变成了巨大的云锦。成片的果林沐浴在霞光中,扮靓了柳沙河的沟沟坎坎。站在河堤上,庄春山的眼前浮现出一幅美好的图景:在清澈的柳沙河两岸,夹着一眼望不到边的果林,紧挨果林旁边盖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养猪场。猪场旁边是养鱼塘,鱼塘里锦鲤跳跃,粉荷争俏,绿柳拂岸……

    庄春山把办养猪场的想法跟珍妮商量,珍妮吓了一跳,劝他:“这个主意好是好,可是咱的资金短缺,等一等时机吧!”

    庄春山:“这我知道,时间不等人,当下市场生猪销路好,咱们早点养猪,早点赚钱!”

    珍妮:“别再折腾了,这山望着那山高!”

    庄春山:“不是你说的好高骛远,而是要与时俱进!”

    珍妮见说不动庄春山,退了一步说:“咱们循序渐进地实施,比如学习养猪技术,先盖一些猪舍起来!”

    庄春山点头称许:“我想好了,咱手中卖果子的钱,可以用来盖猪舍,至于养猪技术,”庄春山顿了顿说:“我想派你去山州农学院下属的红旗养殖场学习,怎么样?”

    “你看我现在这样子,行吗?”珍妮轻抚了一下隆起的肚子,苦笑着。

    “找不到合适的人啊!”庄春山抓了抓有些稀少的头发,愁眉紧锁。

    两人不吭气了,珍妮靠在床头,仰面沉思。庄春山坐在椅子上,双手捧着脑袋苦思冥想。珍妮环视着他们的卧室除了这张席梦思床外,就是一个布艺衣柜、一张棕色油漆书桌,桌上摆着一盏台灯,桌边撂着上百本书籍。《果树栽培技术》《果树害虫防治》《家禽家畜养殖技术》《茶道养生》《茶叶种植与加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职业经理人》《养鱼百科》等书籍摆在显眼的位置。桌前一把棕色木椅子,屁股常坐的地方,凹下去一块。椅背的牚子断了两根,虽不美观,但不影响坐。两面墙之间拉着一根粗铁丝,上面晾着一溜儿衣服。屋内有一张小圆桌,上面放着一盘跳棋,为了放松精神,两人也下跳棋。深深的爱、相同的志趣、共同的价值观念,把两人的爱情升华成为一种亲情、友情,也赋予了这圣洁的爱情以伟大的意义。

    “堂哥行吗?”

    珍妮的提醒让庄春山眼前一亮,他想起了堂哥庄春旺。庄春旺曾领着一帮工人为他栽果树。自己人用着放心,他知道庄春旺是有故事的,他早先在遥远的东北以干建筑为生,妻子也跟着他在建筑队里烧锅。夫妻俩把两个孩子托付给了年迈的爹看管,几年难回一趟老家。

    夫妻俩与孩子长期分离,孩子与爷爷相依为命,老人除照顾孙子、孙女外,还种着三亩地,如今身体大不如前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