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归属感

    在岳阳楼逛了一个多小时后,郑云又在湖边溜达了好一阵子,眼看着快到中午,郑云便离开湖边去逛街溜达去了。

    郑云在手机上查了查地图,又进到几个老师介绍的几个网站看了下简单的数据后,郑云从几个区以及下辖县的人口,GDP,位置和产业等等信息中,大致也就对YY市的一个布局有了一点点了解。

    不是每个城市都和北上广深以及香港一样,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政治,历史,文化以及地理区位上的巨大优势,也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发展成大城市的潜力。我们今后的发展要逐渐理智起来,不需要这么好大喜功,花那么多精力,搞那么多根本创造不出价值的面子工程。

    正是因为在专业上学到过这样的内容,所以郑云在旅游的同时,走走看看也就顺便查查,搜集着这些资料,没准那天就用得上。

    从景区出来的郑云沿着大马路走了一阵后,看到一些比较有年代的老小区老街道,他便顺着小公路拐了进去,沿街的大小店面不少,因为五一假期的原因不少店门口都发着传单,一些美食小店还排起了长队,路边的车也因为路窄而人流量大的原因,只能保持一个很低的速度在行驶。

    就这样走了一会,郑云觉得除了说话的口音,街边美食的种类,以及行道树有所不同之外,感觉眼前的这个街道布局和自己家乡的不少小街道挺相似。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砌成的墙,盖成的房,大多数的装修也都是铺着简单的地砖,再抹上大白墙,挂着招牌便开门就做生意了,特别是很多连锁的手机或者服装店,更是在那里都显得是一个样。

    也许目前我们国家城市的大部分地方,都是这样的千篇一律吧,不然又怎么能显示出那些地标性建筑的特点呢?

    转了好一阵子也差不多有些饿了,郑云来到一家还算有不少人但是又不大的店铺,准备就在这里吃个蒸碗做午饭了。

    在湖南读书接近两年的郑云已经喜欢上了湖南的美食,特别是蒸碗这样的小份菜在他看来更是适合一个人的时候点起来吃,首先不贵量也不多,一顿饭一个人就算点三五样小份的菜,价位上也能接受,而且吃到的花样也多一些。

    点餐的时候老板本来说着带浓郁色彩的方言,但是听到郑云说普通话之后,她把发音做出了一些改变,郑云也就听得更明白了些。

    说起湖南的方言郑云觉得挺有意思,他记着有次和一个本地同学在逛街,正好前面两个人说着方言,好大声讨论了半天,郑云便问自己的同学他们聊什么呢这么起劲,结果那个同学却来了句,他也没听懂。

    郑云当时还开玩笑说湖南人听不懂湖南话简直好笑,但是后来他逐渐发现其实很多南方的省跨了一些距离,方言还真的差距好大,有些大学的朋友尽管是一个老乡会的,但是他们之间如果真的飙纯正的方言,两个人互相听起来还真的有点费劲。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现象让郑云在那段时间有了非常深刻的体会。

    会说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方言要不要保留,方言需不需要进入课堂的讨论,郑云看到过;郑云也看到这样的建议,说是在大城市如果一个人打拼,觉得压力大,缺少归属感的时候,可以适当和同乡说方言缓解,这样能有所缓解。

    因为听到乡音而产生乡愁的故事在古诗文中的描写有不少。

    出了门看到老乡也的确会让人觉得十分亲切。

    韩信围困项羽在垓下时,更是用四面楚歌来摧残了楚军最后的意志力。

    以后真的会像某些人担心的那样,我们的孩子都进了城,逐渐都学会了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英语或者其他的外国语言也说得贼溜,但是不会说家乡话了吗?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方言的种类肯定不会少,很多方言中的老词汇未必粗俗,他们表达的意思其实更加丰富多彩。

    可能现在的我们还没有注意吧,真的有一天当我们突然意识到方言的种类少了,说方言的人也开始断崖式下跌时,我们应该也会做出努力,但是到时候再回头统计损失,这恐怕又是无法估量的吧。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新的一年开始了,祝大家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一切顺心,目前已经放开了,好几年没回家的人,也可以准备准备了,回家过个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