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只今惟有鹧鸪飞 > 【第二十章】人生长恨水长东

【第二十章】人生长恨水长东

    从蓬莱殿中出来后,清婉和敏之并肩走在落满桃花的宫墙下,此时正值春日,桃花开的正盛,却有宫人来往打扫,他们的额头鬓角,染着桃花的清香。

    “我今日才知道,原来做天底下最尊贵的女子,也有那么多的为难和不得已。”清婉绕开落在地上粉嫩的桃花,慨叹道。

    “可这世间,还是有那么多的人,希望得到这至高无上的权力,掌握生杀予夺的大权,享尽天下间最珍贵的宝藏,殊不知,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贺兰敏之将竹笛从腰间取出,拨弄开额前的鬓发,打量着清婉低垂的眼眸,随声附和。

    就如皇后一般,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外人眼中,这天下都是她囊中之物。她既做了这世间人人敬仰的神明,就必须得执行不容有失的政策,惠及万民,时时刻刻维护律法的尊严,不得有私。

    这些街头巷尾的百姓哪懂其中滋味,他们只知她即身处高位,必得完美无缺。

    所以,当有人传言说,皇后将自己的兄长派去边远苦寒之地做官,他们便指责她冷漠刻薄,不念旧情,挟私报复。

    但当她将武三思从偏远之地接回,又将年幼丧父的贺兰敏之召回京都后,又有人说她任用外戚,谋取私利。

    人人皆奉她为神明,却无一人记得,她和这世间所有的父母、妻子、儿女一样,有心头挚爱,亦有难言之隐。

    人们往往只是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一切,以为自己所捍卫的即是公道正义。故而理所当然的以为,她已经得到那么多了,失去一些又能如何,这世间这么多富贵荣华的人,为什么会是旁人而偏偏不是我。

    所以何为善恶,何为是非,何为公道正义?

    有人为官清廉,偏偏落得厄运缠身,一朝行差踏错则被千夫所指。有人满腔报国之志,战死沙场,救济穷苦良民,但不过三五年间,那些被护佑的人,对留下的孤儿寡母便置之不理。有人倾其一生护佑万邦臣民,依然如高台之上的金丝雀一般被人指指点点,他们会说,“你拥有那么多令人艳羡的东西,权势,地位,金银珠宝,为了我们这些穷苦之人,付出一些怎么了?”

    一些是多少?是必须舍弃的阿兄阿姊,侄儿侄孙,是穷尽毕生所学后,就该受人非议的牝鸡司晨,是心甘情愿的做着前朝后世政治斗争中的挡箭牌,是大半生的励精图治换来一句,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

    不论后世还好,就比如此刻,夜深霜浓,阿昭站在窗边赏着月色,全然感受不到吹在脸颊上的冷风。

    灯火昏黄间,有一人生的剑眉星目,从蓬莱殿前的那条小径上缓缓而来,见她站在风口,大步上前去,将自己绣着金线的狐裘披风搭在她肩上,不住的替她暖手。

    “阿昭,这几日倒春寒,你怎么还站在风里。”

    李治皱着眉将她的手放到唇边哈气,语中稍有责怪,但更多的是担忧。

    她抬眸望去,那个正逢而立之年的年轻帝王,就在身畔痴痴望着她。

    其实有时候,不必奢求那么多,只需有一人,懂她性情,知她冷暖,便足矣慰藉平生岁月。

    次日,详刑寺按照皇后的旨意,恭恭敬敬的将曲弘逍放归于府。闻听曲弘逍无罪归家,清婉自杨府赶去,临进门,便撞见了带着补品前来探望的贺兰敏之。两人面颊都微微泛着红晕,此时,清漪正坐在榻前,一点一点的将汤药喂给曲弘逍。

    “绾绾,”曲弘逍一袭青衫,半倚在榻上,发髻松散,他虽生的俊秀,但在详刑寺呆过几日后,亦消瘦憔悴了许多。

    “多谢你与贺兰郎君相助,否则我早已是东市刑场前的刀下鬼,此等大恩,没齿难忘,我必当……”他见清婉携礼而来,刚欲起身拜谢,背上的伤口猛地将他刺痛,见状,贺兰敏之赶忙抬手制止。

    “你得先好起来,再说如何回报。”清婉打趣着看他,转而看向一袭鹅黄色水裙,袅袅婷婷的穆清漪,“这些日子,劳烦清漪阿姊照顾,我瞧阿姊也清减了许多。”

    清漪刚想回答,身旁的贺兰敏之掩面低咳了两声,清婉便立刻领会了其中深意。

    “这次多亏贺兰令史相助,”清婉抬高了音量,“若不是贺兰令史,我怎么能轻易进到礼部尚书府查证,事后又能全身而退?”

    贺兰敏之翻了个白眼,似是对她后知后觉的道谢有所不满,清婉看他孩子闹脾气一般的模样,唇角微扬,用手肘碰了碰他的胳膊。

    “贺兰敏之,”清婉突然认真的看着他,目光清澈而明亮,如这早春时节灼灼的桃花。

    “今日之恩,我不知如何谢你。不如,我许你三个愿望,即便豁出性命,也绝不食言。”

    贺兰敏之见她忽然认真的样子,尴尬的用手划了划鼻尖,笑道,“其实也不必……”

    “不,我杨清婉,说到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无论何时,只要你贺兰敏之有吩咐,我绝不推辞。”清婉言毕,向身前的贺兰敏之,如儿郎一般抱拳行礼。

    敏之见她如此执着,便也躬身回礼,笑道,“那我便记下杨娘子今日所说,他日若有所需,还请杨娘子慷慨相助。”

    “一定。”

    “一言为定。”

    清婉和敏之从曲府离开时,刚走到院子,就碰见了匆匆而来的沅芷,“娘子,肖尚书传信来说,他明日启程返乡,娘子与贺兰郎君不必挂念。还说,世人皆以为是蜉蝣自不量力之举,却不知唯有试过,才知宇宙之宏大,天地之辽阔,即便生如蜉蝣,此心无愧就好。”

    敏之与清婉听见此言,皆会心一笑。

    “明日,我们一同去,送送肖尚书吧。”清婉扯着敏之的衣袖笑说。

    她看见敏之笑了,颊边泛着明媚的笑容,还有若有若无的梨涡。

    如贺兰府正堂扶桑树枝头璀璨的春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