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余世仙 > 第十一章 妆成每被秋娘妒

第十一章 妆成每被秋娘妒

    正是春光微暖日,和风拂面撩心头。

    小道士周余今日摆摊格外高兴,不为别的,只因昨日夜里,那王屠夫敲门买符后,周余将所收的二两银子转赠给了阿婆。

    小道士当时思索片刻,觉得这符文是那王屠夫与自己私下购买,而非在庙门口摊位上出售,并没有摊位费一说。

    另则,若是王屠夫买下符纸,老猪依旧难产,他便等到月末分账后,自己将银子还了,免得影响了虚竹老道士和王屠夫的情分,所以这事就被压了下来。

    阿婆略感惊讶,本也未图回报,只是一个孤零零的老婆子顺手帮了一位外乡的小道士罢了,不想这小道士倒记得恩情。阿婆没有推辞,就当是小道士给的房钱。

    小道士也因为能还上一些恩情,心情很是舒畅。

    倒是虚竹老道离得不远,没生意的时候,便会跑来和他聊上几句。

    就这么过了一上午,忽有人匆匆而来。好家伙,一路提拎着个血红色的猪肝,行人纷纷避让,就这么来到周余面前。

    “嘿嘿,周小神仙”来人还能是谁,就是昨日那王屠夫。

    王屠夫春风满面,显然是有好事的样子。

    这王屠夫也是个实诚人,将猪肝往周余桌上一摆,说是今早替人杀猪,主人家送的新鲜货,顺便拿来送于周余。

    周余心下一松,想来昨夜那老猪当是顺利产崽,否则依着这个人的脾气,说不得要用那趁手的屠刀往桌上一放。

    这王屠夫也是个妙人,嗓门大的很,嚷嚷着要感谢周余昨夜卖于他符纸。周围一些人不明就里,都聚拢来看热闹。

    王屠夫越说越来劲,向着来人说他家的老猪昨夜如何如何下不来崽,自己又是为了此事如何如何愁,继而又折损了一通那看不来猪毛病的医生。之后又说,用了周余的符纸后立马顺利产崽,真真灵验,小道士真真神仙。

    周余被说的差点自己都觉得符纸有奇效,好一通热闹。

    可有的人高兴了,有的人却未必多高兴。

    如那虚竹老道,看着王屠夫一路而来,却跑去周余处送吃食。又听得昨夜里向周余求购了两张符纸。而那周余今早与自己交谈却只字未提,分明是想贪墨银两,好不要脸。

    虚竹老道越想越气,那王屠夫平日里对自己总是客客气气,有些好货也会想着自己,这倒好,也就过了一日,便围着这小道士打转,还一口一个小神仙,我呸。

    趁着那边还在咋咋呼呼,老道士收了摊子,悻悻然离去。

    一路负手而行,踱步进入庙门,脸色不善,气愤难当。不料一不留神与人撞了个满怀。

    老道士本就情绪不佳,责问道:“谁啊?”

    抬头看去,土黄色的道袍之下是个满脸横肉,腰肚滚圆,肥头大耳的道士。

    虚竹老道哎哟一声怪叫,满脸谄媚,哈腰上前,问候道:“师兄可算回来了”。

    此人正是出门访友的城隍庙住持虚清。

    虚清比虚竹入门的早,年龄也要长上几岁,但是身材肥胖,胖的不显老,所以反而要比虚竹老道看着更年轻些。

    几近月末。

    自己粗略算了一下,卖出去四十七、八张符纸的样子,每张符纸一两银子,自己分一半,怎么也该有二十两以上的银子。想想原来在斗米观中,日日为米缸发愁,相比较下,怎么也算突然富贵了。

    周余还有另一个想法,等到拿到这笔钱财,就给斗米观寄一些回去,斗米观虽小却有个规矩,入庙拜师需要缴纳五斗米。

    观中这些年周余也没机会赚些钱把这拜师的礼补上,马上能有钱财了,便想起这一重来。

    但转念一想,又打消了寄钱回斗米观的心思。因周余此名便是来自欠了的这五斗米,所以常乐老道给他取了个余字,余着就好。若是把钱财寄回去,余着就不余了,那自己该叫啥?

    说来这两日倒也是奇怪,没见着虚竹老道的面,每天庙里会派个小道士来收一下卖出符纸的钱,说老道士近日身体不适,不方便过来。

    周余寻思着该去看望一下老道,怎么也算是半个“合伙人”,另则,把该分给自己的那份钱一并拿回来,否则自己虽日日馒头,口袋仍快要见底。

    小道士来到城隍庙侧门,发现侧门紧锁,不得已,绕到正门进去。

    庙内供奉的是城隍老爷。城,以盛民也。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城复于隍,从阜皇声。

    城隍爷自古便是保佑一城百姓安泰的神灵,所以多为本城供奉。镛州城又是大城,因此神像庄严,香火有序。

    周余对此处不熟悉,前殿后殿转了一圈,来到后殿旁一门户,寻思着虚竹老道的丹房约莫就在前面的位置。

    但周余还未能走近,便被两个年轻道长拦截下来。小道士说明来意,两位道长交头接耳一番,其中一人让小道士稍等片刻,另一人则匆匆离去。

    不多时,有一高高胖胖、一脸赘肉的年老道长踱步而来。这老道士长相敦实的很,宽松的袍子依旧遮掩不住两三百斤的分量,尤其一双大耳,有近常人手掌大小,说不清算是富态太甚还是有些怪异。

    身后还跟着四位年轻道长,其中一位便是刚才去通报的人之一。

    大耳老道甚是不悦,脸色黝黑,语气嗡嗡,“你就是那周余?”

    瞧这气势,当知来者不善。不过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周余虽自小地方来,但一路所受之苦却是不少,他能咬牙坚持走到镛州城,便是一份毅力的锤炼和坚韧的提升。

    尤其在镛州城外密林中所经历之事,称生死一线也不为过,因此哪里是别人吓唬吓唬便能怯懦的。他反而挺身走上前去。

    那大耳老道见稚子无畏,似乎更加恼怒:“你这小子无缘无故来我庙前摆摊卖假符,伤我庙门信誉,你可知错?”

    这真是赶狗入死巷,反咬我一口。周余听的明白,胖老道有两重意思。

    其一,说周余无缘无故而来,即是无故,自然也没有理由再摆下去,这老道要赶人走。赶走便赶走,却压根不提银钱的事,分明是想赖账。

    其二,胖老道说他卖假符,伤了城隍庙的名誉,这已不单是赖账,还要周余赔偿的意思。

    遂气急,“你要怎的,想不认账?你有本事,便将虚竹老道叫出来,与我当面对峙,看看他认不认账。”

    大耳老道讥笑不已,果真是个初出茅驴的小子,激上两句便要跳脚。

    “贫道虚清,乃本庙住持,虚竹师弟身体有恙,哪里要见你这个小骗子。”

    “哪个野庙里出来的小骗子,若还敢在此撒野,今日便让人架你出去。”

    好个伶牙俐齿的大耳道士,一口一个卖假符的,一口一个骗子,气的周余一佛出世,三佛升天。

    呀呀个呸的,今儿遇上老赖了,真当小道爷没脾气。

    撸起袖子,大喝道:“清风”。

    几日前,住持虚清回到城隍庙,便看见奇了怪哉,竟然自家门口多出个卖符的摊位,摊主是个生面孔。

    虚清猜测多半与虚竹有关,这月余不见,营生倒是越来越大了,也不传讯报备一声。再过不了几日,住持的位置都该换个人坐坐了。

    故而虚清见着了虚竹,便是一通质问与责骂。

    虚竹老道本就有些自己的小算盘在里面,想着能从中捞些好处,不成想都还没来得及分一次钱,主持师兄便回来了,自然心虚的很。而近日经那王屠夫吹捧之后,周余摊位上总有些人询买符纸,相反老道士的摊位上却无人问津,也让虚竹心生嫉妒。总觉得是这小道士挡了自己的财路。更有那未将王屠夫半夜买符的银钱拿出来分账一事,让他怀恨在心。

    因此虚竹老道便将说辞一转,称那周余有些邪门的道行,驭鬼恐吓老道,才让老道就范。老道是想尽一切办法,才慌骗那小道士,让卖出的符纸钱,暂时搁放在庙中。

    如今就等住持师兄回来讨回公道。

    这般一说,反倒成了自己的功劳。如此大义凛然,全然忘记,自己看到那白衣神人时的奉承神态。

    那住持虚清听得说这小道士有点驱鬼的手段,反倒没急着动手。这个虚竹是个不会修行的废物,但自己可不是,所以反而对此道中人,有所忌惮,毕竟人在河边走,或有湿鞋时。

    万一那小道士还真有些本事,或者有什么师门,还是不要交恶的好。

    拿到周余所画符文,求证一番,果然不出所料,这符文毫无用处。那小道士又称自己来自龙虎山,那龙虎山是什么地方?在虚清眼中,就是神仙待的地方,小道士要是随便说个修行的门派,那倒有些信头。

    但是胆敢说来自龙虎山,呵呵,那我就是太上道德天尊了。

    谨慎起见,大耳虚清又暗暗观察数日,没什么变故。待到今日,小道士自己送上门来,可别怪我关门打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