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余世仙 > 第十二章 白袍戏耍大耳翁

第十二章 白袍戏耍大耳翁

    只听得周余小道士以指做剑,剑指青天,一声大喝:“清风”。

    风起院落中,清风落日斜。

    有白衣神人,突兀现身于几位年轻道士身后,然此人神色慌张、畏首畏尾,“哟,这么多仙长在此,你将我喊出来做什么,不怕我被收了么?”

    周余本怒火中烧,气势正盛,不成想这混不吝的白道湛却是唯唯诺诺的模样,弄的自己好生尴尬,不知再如何装腔作势。

    可虚清此刻却没了刚才的胜券在握,反倒如临大敌,两大耳微动,一身肥肉暗暗抽搐。白衣神人面如冠玉,星眸朱唇,恍若仙神下凡,浑身上下毫无烟火气,也全然看不出鬼气森森,哪里是什么邪门的鬼魅。

    驭鬼之术就是个小道,真正的鬼王阴姥哪个能被人驾驭?所以能驭的多半也就是个小鬼。虚清本就怕那虚竹不懂术法,看不出深浅,所以小心再小心,迟迟未动手。未料想到小道士招来的根本就不是鬼,饶是虚清修行了几十年,也根本判断不出这是个什么东西。

    低估了,也麻烦大了。

    白道湛脸上惨色,脚下虚浮,勉力鼓起勇气大袖一挥,口中高喊,“啊呀呀,你们可是要仗着人多欺负人少么?”

    下一刻,除去大耳虚清的另外五位年轻道长,一同纵身,跃向白道湛。白道湛左躲右闪,招架不断,一个不慎,被其中一位道士以拳扫中,打的在空中飞舞半圈方才落地。

    眼见那白道湛落于下风,周余背生冷汗。糟糕,莫非这里的每个道士都身怀绝技、精通术法?越想越是觉得有可能,毕竟这里都是道士,难保里面没有修道的高人存在。

    周余心里打鼓,虚清却是心里打颤。哪里是他手底下的人在动手,这几个自己培养的徒弟,从来都听从号令的很,没有他的施令万万不会行动。而且看他们几个的举动,虽然似乎大开大合,打的有声有色,但全无章法,根本就不是平日里的拳脚套路。

    那他们怎么能打起来?活见鬼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大耳虚清回身便要与周余小道士说和,却不料一声惨叫传来,只见那白道湛口吐鲜血,躺倒在地,哀嚎不断,显然一副受伤不轻的模样。

    周余和虚清两人,脑子都嗡嗡作响,不明就里,不知该如何处置。

    再看白道湛,挣扎起身,身形摇晃,好不容易扶住墙头,也是颤颤巍巍。浑身上下,血渍、脚印,衣衫破碎,狼藉模样,哪里还有神仙气质。

    用袖口擦去嘴角血迹,眼神涣散又咳嗽不止,待到稍稍喘息,大喊一声,踉踉跄跄便又去搏命。

    砰砰作响,一阵拳脚相加,终于一个倒下,又一个倒下,第三个倒下,第四个倒下,最后那个年轻道士与白道湛各自互换一拳,相互倒下。

    白道湛躺倒在地,口上还有血水不断下流,很是悲惨,眼神迷离,口中喃喃:“周余,你救我出困,我念你恩情,今日我因你而死……我俩之间恩怨情仇一笔勾销,只盼你到了来年春日花开之时,能如对那草寇一般,在我坟头添一杯土,加一片瓦,我在黄泉路上虽要走那奈何桥,喝那离魂汤,依旧感激不尽……”

    那大耳虚清闻言,且不管今日事事透露着诡异,但那白袍人一死,出了性命,明摆着事难了了。与其如此,恶向胆边生,甭管这白袍是个什么古怪,也甭管这道士有没有师承宗门,来个一不做二不休,双手掐诀,一双手掌顿时金光四溢,往周余身上招呼而去。

    最冤的还是周余,本就只是想借着白道湛的本事要回银子罢了,哪里会想到有这么一出。

    周余眼见金掌临头,然似被定住身体般动弹不得,对那来袭金掌躲无可躲。

    实是那大耳虚清所用之术所致,那金色双掌称为“移山镇魂掌”,修至高深处,掌下力道如小山砸落,更有见得金光便定魂的效用。所以一旦中此术,先呆若木鸡,再被那如山之掌狠狠拍打,当是凶险之极。

    正以为要被那金掌打中之时,周余身体一斜,一股清风缭绕,将其拖拽出来,飞向白道湛身前。

    白道湛扶着周余,缓缓起身,似竭尽全力,挡在周余身前,对虚清喊道:“你这肥货,休伤我家公子,我未死,公子必将毫发无伤。”

    周余总算回过神来,此前打生打死,临终遗言等等,当是这白道湛又在做妖。他与这白道湛关系很好么?要不是有胸口的金符牵制才能与此人约法三章,否则以这人的性子,指不定是否会如何。可恨,可恼,竟然被他给骗了,方才害我平添担心。不过瞧着样子,看来拿下对面的肥道士稳了。

    周余心情大好,不禁心思转动,你即戏耍众人叫我公子,我便占你些便宜。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遂莞尔一笑,高喊道:“小白加油”。

    白道湛手上一顿,微笑回头,“好的”,满脸堆笑却看不出眼中藏了什么神情。

    一瞬间,大耳虚清眼中乾坤颠倒,日消墨涨鬼气森森,如坠幽冥。眼前的白衣,哪是什么神人,分明是阴间鬼仙、阎罗判官降世?两人若是境界相差不多,至少也能看出一些修行的端倪,而初见眼前的白道湛时,只感觉当是堂皇中正,不想却是这般模样,想来境界之上,天差地别。苦也……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且先打再说。

    大耳虚清且战且退,那白衣不依不饶,举手投足间,明明气势宏大,却次次不下杀手,又不肯让其退走,如老猫戏鼠。

    再看那虚清老道,早就大汗淋漓,气喘如牛,一双金掌左右开弓,如此肥硕的身躯,打斗起来,倒还算灵活,架势有模有样,不过即使如此,依旧有些捉襟见肘,顾头不顾腚。

    平日里在这城隍庙内高高在上,哪里有事都不需要自己动手,却不想今日遇上个煞星来将自己折辱。想到此处,更对那惹祸的虚竹恨之入骨,待今日事了,一定要好好收拾于他。

    “小道友,小道友有话好说”,那大耳虚清越战越是不堪,一双手掌已是金光黯淡,又自怀中祭起一块陈旧铁券抵挡。

    铁券翻转,散出柔柔白光,罩住以虚清为中心,一丈之地。一丈之内,白道湛鼓荡出来的鬼气阴风,进不去半点。

    此铁券本是这城隍庙建庙之初,当时的皇朝为了赦封此地城隍阁转为城隍庙而请道教真人赐下,本就有灵,又受香火熏染数百年之久,很是不凡,一直是这城隍庙压箱底的宝物,轻易不会使用。

    而这城隍阁因为此券成为光明正大的城隍庙,庙内香火又用来祭炼此铁券,两者之间息息相关,同脉同源,如今已是到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地步,其中联系玄而又玄。所以虚清此举,其实是在拿这数百年的城隍庙气运来抵抗白道湛的道法。

    此物一出,倒是让这虚清压力骤减,竟还能抽空擦去额头汗珠。

    白道湛两眼放光,哈哈一笑,“好杂毛,竟舍得拿这庙宇同脉之物出来顽抗。若此物被我打碎,你这城隍庙不出三年,必然香火凋零,成为野祠。”

    那大耳虚清耳朵虽大,但此刻哪里听得进去,先保得住自己性命再说其他。反倒是周余听完有些于心不忍,为要回几十两银子,便要断人香火,确实做的过了些。

    刚要开口阻止,耳中传入一声惊雷炸响,将到嘴边的话生生卡回喉咙。

    白道湛玩的兴起,怎会允许你个小道士碍手碍脚。只见他向前一步,撑掌于前胸,掌中顿时雷电涌动,隐隐相连。

    大耳虚清本仗着有铁券护身,觉得应当暂时无碍。不成想见得此雷后脸色煞白,惊叫道:“阴雷”。

    阴雷顾名思义,便是阴间之雷。

    道门有些高人擅于雷法,有传闻,那龙虎山颠藏有五雷正法,成此法者能克制世间一切邪祟。

    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故而有虚实相对,也有阴阳互立。

    阳间之修士修得之雷,乃至刚至阳之物,能破一切鬼魅。相对的,阴间鬼物,若修行有成,也能修出雷法,却是至阴至柔,消融万般正刚。

    此两者本就是相对而立,两个极端之物,无高下之别,只看修士修为孰高孰低。

    无论阴雷、阳雷,哪个手段都必是大神通之人才能施展。

    虚清此刻依仗之物,便是那城隍庙的铁券,受的是阳间的香火气。那香火便是香与火,香与火中自然有那一抹阳刚,铁券便是摄取这一缕阳刚日积月累,成就神物。

    而那阴雷的厉害处,便是能消融这股阳刚气,真真不讲道理。一旦被这白道湛的术法打中,铁券必废。

    那虚清既然认出了阴雷,又哪里还敢托大。双耳颤动不止,一把抓回铁券,闭眼高喊:“仙师助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