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余世仙 > 第十三章 小庙不容大仙斗

第十三章 小庙不容大仙斗

    虚竹老道这几日过的唯唯诺诺,因为住持虚清回来了。

    虚竹和虚清两道士,虽然是一个辈分,但是算不得真正的师兄弟。因为虚竹老道士只会念念经,没有修行的资质,就是个普通的道士。修行不是随随便便的事,只有极少数的人才有修行的资质,所以虚竹和虚清两人的师傅,穷其一生也只找到虚清一人继承衣钵。

    虚竹不过是他那个师傅为了能有人打杂做事,方便生活才收下的弟子。关键这虚竹平日里又吃不得苦,连个武把式都没学会。

    而虚清老道不一样,他能修行,早早就被原来的住持老道长收为衣钵弟子,学习术法。所以唯一能让虚竹老道士称道的,就是自己年纪大些,活的久些,熬着熬着虚字辈的就剩他们两位。只要不是在虚清老道跟前,和别人瞎显摆显摆身份倒也是能的。

    再说住持虚清虽然长的臃肿,肥头大耳,但心眼是真不大,一个不小心做错了事,说错了话,就得被他穿小鞋。这些年里虚竹日子过的并不算轻松,那虚清老道有了自己的徒弟后更是如此,人前人后都会有徒弟服侍,对于他这个师弟,几乎是不怎么照顾的。所以虚竹住的地方相比较庙里其他人的住所,那是相差甚远,或者说破败不堪。

    不过虚竹也认命了,还能怎的。离了这城隍庙自己能做做啥?当个朝不保夕,有一餐没一餐的游方道士?虚竹受不来这种苦。

    因此当住持虚清显示出对周余摆摊一事颇为不满时,虚竹老道早早就把话锋一转,全推脱在周余身上,死道友不死贫道么。

    这些时日,他和周余两个摊位相隔不远,时而拉家常,有意无意间问起一些关于龙虎山的事,毕竟怎么说他虚竹也是个道士,哪里有不向往道教祖庭的。但那周余言辞闪烁,从来不肯正面回答,所以虚竹估摸着周余应该不是来自龙虎山。但不是归不是,周余也曾在他眼前施展过符篆请神的大本事,起码虚竹是不会的。所以虚竹对于周余的揣测,大概是个修士,但应该不是来自龙虎山。不过此事虚竹却没有和虚清说,反正让他自己个去愁吧,是不是龙虎山的修士他自己去判断。

    也因此,虚竹觉得师兄虚清或许会将此子驱赶出去,可未必会动手,毕竟这帮会法术的修士,怎么可能为区区几十两银子而打斗。

    虚清本是出门访友去的,回来时带来个黑袍男子,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浓眉长梢。一双眼睛深邃的很,却略有异色,微微泛赤,黑红之间。

    看那虚清对此人的态度,极为恭敬,想来是个了不得的修家,否则依着他的性子,一般达官显贵也未必能够让他放下身段。

    那与虚清同回的赤瞳男子今日来找自己,不为别的,是想借阅留在自己手上的符纸,就是周余画的那些符纸。

    这符纸真能灵验?不能,这赤瞳男子明确给了答复。虚竹不敢多问,因为这赤瞳男子是个沉默寡言,不爱多说的性子。

    但就是这些符纸,让赤瞳男子一看便在此坐了半日时辰,也不知在想些什么,让站在一旁的虚竹老道战战兢兢,生怕哪里有误。

    直到外边传来一声惊雷响,黑袍男子收回心神推门而出。

    那白道湛手捧阴雷,发丝微动,却不是对着大耳虚清,而是看向来人。

    来人黑袍赤瞳,缓缓踱步,不看白道湛,而是走往周余处。

    “你就只会这点本事?”,赤瞳男子开口说道。

    莫名而来的男子,莫名其妙的问题,周余也不知该怎么回答。

    “喂喂,这胖子快被我打死了,你不救他一救么?”说话之人正是白道湛,不知何时已将那大耳虚清虏来,踩在脚下。

    那虚清向着来人苦苦哀嚎,“仙师,仙师救我……”

    赤瞳男子见周余不作答,便不再盘问下去,淡淡一撇嚣张跋扈的白道湛,“庙太小,换个地方”。

    白道湛右眉一挑,身形慢慢消散,化作清风扶摇直上,手上阴雷却是急急射向那赤瞳男子。

    阴雷离手,如脱缰之兽,窜流奔腾,四散开来,罩向对方。

    也不见那赤瞳男子如何动作,大嘴一张如同漩涡,四散雷光全部奔涌入口,咔咔直响。

    下一刻,赤瞳男子脚尖一点,化作黑光追赶而去。

    场中,周余和虚清两人。周余不懂术法,不知厉害。

    只有那大耳虚清大惊失色,这阴雷已是何等厉害,而那仙师一口便吞掉阴雷,更是了得。此后两人,一个身化清风,一个变作黑芒,真是神仙手段。

    神仙斗法,人心神往之。

    不多时,天空之上电闪雷鸣,风起云涌,正是墨云翻涌雷雨间,寒风忽起上青天。

    那大耳虚清早已爬起身,偷偷撇着周余小道士。

    小道士心下慌张的不行,本是仗着有个白道湛才敢来横行无忌,不成想遇上个黑袍人也这么厉害,最后谁胜谁负尚未可知。

    还有这圆滚滚的老道士,虽在白道湛手上屁滚尿流的,但之前一双金掌耍的虎虎生风,任谁都知道他也是个会道法的。周余可就只是个在斗米观里会唠叨唠叨老常乐的家崽,和这大耳道士一比,那是鸡仔和老虎。

    此刻若溜之大吉,则必死无疑。周余想的明白,叉腰大笑,“你这城隍庙倒也有趣!”

    “不成想还有这般人物藏于内,着实委屈了这小小山头”,周余装腔作势。

    仰望天空,好似看的入神,周余脸上神采飞扬,时而紧张时而皱眉,时而若有所思,时而豁然开朗。

    虚清顺着目光抬头,头顶之上,万里相遥,云浪翻飞,什么也看不到。

    再看周余时,不知其从何处拿出一把短剑,漂亮的很的短剑,剑身乌光,剑柄上有七彩宝石七颗,一颗一种颜色。

    短剑在手,仿佛那天上相斗两人中若是白道湛败了,周余便会挺身而上一般。

    大耳虚清狐疑不定,这小道士确实不像是个有道行的,但是却能招来那白衣神人,不,白衣鬼仙为其护道,真就没修为在身?

    即使没有修为在身,能有那白衣鬼仙护道,莫不是哪个大宗门里头大能为者的某个子嗣?尤其此人对虚竹说过他来自龙虎山,本以为全然不可信,此刻却要再试探试探才能定的下结论。

    暂且慢动手,再不济也得等那天上两人分出胜负。否则但凡动手,白衣鬼仙败了还好说,若是胜了就真真死路一条。

    大耳虚清擦擦额头汗水,想起一事,挺直腰杆,问道:“这位小道友,可是来自龙虎山?”

    周余上前一步,大笑一声道:“正是”。

    那大耳虚清眼珠乱转,低头顺眉,“传闻龙虎山张氏一脉,先有子房定汉称圣,后有道陵炼丹飞升,龙虎山张氏可谓神人辈出,也不知小道友师承何人?”

    周余本就是借着龙虎山的名头胡说八道,哪里知道龙虎山里到底有几位姓张的天师,万一说的不对,碰巧这个老杂毛又知道些内幕,不就被他识破了?想了想,双眼一瞪,怒道:“忒多废话,我龙虎山上的事也是你能打听的?”

    不成想,若不答还好,一答便中了圈套。

    虚清此问,本意就不落在这小道士师承何人之上。

    那谋圣张子房威名远播,虽有半仙之能,先于张道陵。但两位张姓本不是一家,是后世皇朝为了巩固皇权,硬将这两位放入一脉,说道陵乃子房七世孙,子虚乌有。所以外界传闻有其事,但这大耳虚清正好知道此事实情。

    但凡这小道士来自龙虎山,道统总要清清楚楚,哪里能随便让人编排了自家祖宗,必然要勃然大怒,破口大骂,以辩虚伪。虚清用此言试探时,早就做好了被破口大骂的准备,可这小道士却并未辩解,那就是说眼前这位压根不是龙虎山上的道士。

    好个小崽子,胆子可真不小,胆敢冒名龙虎山,真是伸脖子套绞索,自己寻死来了。

    既然你胆敢冒用龙虎山的名头,那就别怪贫道赌上一把。即使你有其他师承,若是在外顶着龙虎山的名头招摇撞骗,也决计要被师门重罚,毕竟龙虎山是道门祖庭,不是谁都能拿龙虎山当幌子的。此刻先将你拿下,以后若是真遇上了龙虎山上的天师,说不得还要提这一嘴,帮着擒下了这个在外破坏龙虎山名声的骗子。

    那大耳虚清冷笑不止,双手在袖中结印,步步逼近周余。

    周余心下一沉,不知哪里出了纰漏,但看这老杂毛的脸色不善,心道要糟,撒腿便跑。

    九天之上,一声巨响,云崩风止。一道黑芒笔直落下,转瞬来到城隍庙内,庙内众人动弹不得,只有周余稍好,能走能跑,却如鬼打墙般,从这走过,又从那回来。

    几圈过后,自知无用,便停下身来,看到院中多出两人,其中一个便是那黑袍赤瞳之人,另一个年纪不大,约莫六七岁的稚童,身穿一身白袍跟在黑袍人身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