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80年代往事 >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五章

    他大口喘吁,迫不及待说:“冬荷,这几天风声怎样?”

    她似未昕清他的呼喊,隔一会缓缓转身,眼神呆滞:“郁生,你来得正好,正想有个人说会话儿。”

    “我,”他差点说蔡晴晴父母正在等他,话到口边又咽下去。他理解她此时心情,双手握住雕花的木格窗棂,和她并排站着。那幅熟悉的长卷又打开在他眼底:清明的长空下,宽敞的河床向远处伸展,透明的江水波浪不惊,两岸如蝼蚁的人各自干着琐事。

    她不看他说:“从前我从不单独在楼阁上耽搁,总是和别人一起上来玩,要是一人来转一圈匆匆上下,害怕被楼上藏匿的什么缠住似的。这次我想着心事,留在此处,浏览壁上古人的题诗,第一次真真体味人们登临这楼台的孤独。”

    他随声附和道:“我每次登楼都觉着这楼上有许多文人墨客的魂灵盘踞不散,领头的人是辛弃疾。”他背诵道: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她指着楼壁说:“还有文天祥呢,难以设想他被押解赴京,居然让他登此楼赋诗。”他们吃力地辨认壁板斑驳不清的诗句:风雨十年梦,江湖万里诗,倚栏时小顾,只翠湿朝曦……

    胡冬荷说:“看见了吗,这诗行上的小洞,那是……”

    “你们?”

    “那天,在八境公园内烈士亭边,肖和我吵了一架,你去过亭子吗?”

    “笑话,我太熟悉那座亭子了,热天走累了,坐进亭凳上风嗖嗖便不想走,好惬意!”

    “可你或者不知,陈赞贤几个人选在郁孤台开会起事的。”

    “听起来巧合,也许是偶然,也许是有意的。有的政治家和诗人有相通之处,在忧国忧民这点上。”

    站在郁孤台上,自然而然生出悲悯的情怀,游郁生瞧着身旁娇小女子说:“唐诗中最震撼我的一首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小时候我拿到一本古诗,一点都看不懂,翻来翻去,翻到这页,立即被它揪住了,简直像旷古的悲者,把琴键敲入骨髓,明白如话,却又催人泪下,比任何哲理都深奥。那时我刚刚知人的生死,它的残酷被陈一语道穿了。北有幽州台,南有郁孤台,恐怕只有辛词可以和陈诗遥相呼应了。”

    “郁结古今气,孤悬天地心。”楼柱上刻着苍劲的字。

    他继续发感慨:“这山叫贺兰山,处在城市这个位置,不能不说是造化的鬼斧神工,这楼名道出了所有人与生俱来的忧郁,而词人的名句又与亭台相映衬,也许它长期困扰了这座城市,使生活在里面的一代代人既焦虑不安,又只好安于淡泊。”

    胡冬荷点头:“这话我从未听人说过,放在过去我听不进,不过你现在说的我会领悟。”

    他们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为何早不认识?”

    “对,我们似乎寻到一个相同的话题,”她叹道:“我太感情用事,躁动不安,就是,你说的不错。”

    “并非是你一个人的错,你不必过于自责。”他劝她,“我们每个人都不安于现状,我是由于家庭的限制,你有种比别人优越的错觉,或许使你作出此番举动。”他扪心自问,以他的性格而言,确实与她会有区别,但性格不是逐步养成的吗?

    “要是我们自小是好朋友,至今无话不谈,碰到问题推心置腹……”

    “可惜我们不存在这种情形,我们出生的这座城男孩女孩稍懂事就羞答答互相疏远,除非遇到意外,像我和蔡晴晴,这究竟是一个地方的习俗,还是整个民族的习俗!”

    “你说说看,你是个胆小怕事的人,当初为什么敢陪同蔡晴晴走?”

    “我并没有来得及考虑很多,朦胧中有种新鲜感牵着我。”他说,“你知道我喜欢上的第一个女子是谁吗?”

    “谁?”

    “刘三姐。”

    “影片中的刘三姐!”

    “这部电影,她是美丽、善良、智慧的化身,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一个16岁的少年。”他说,“我最留恋她和阿牛在漓江畔老树下抛绣球定情的那个镜头,影片末尾,是一叶扁舟载着世间美好的一切逝去的画面,使我留下无边惆怅。”

    “我想起了,那段音乐,美得令人心碎。”胡冬荷说,“真想和你一同离开,到什么地方避一下,只有我们二人,离得远远的。”

    知音难逢,他觉得尽管他们两个打小境况不同,骨子里是“一丘之貉”,走来走去,还是走到一块来了,站在郁孤台上,他想抱她,故意把话扯远:“辛词人在这山,脚下无言江水,下游隐丢古人,溯望不见来者,我们正站在他位置上呢,不知后人如何看我们。”

    他试探地说:“过几天蔡晴晴回乡下去,你作何打算?你的事最近有没有动静?”

    “目前还没有风吹草动。等待似乎更难熬。”从她回答的语气,他听出有股犟劲,还有幻想,是,人都是在侥幸中生存着,不到最后关头,谁愿铤而走险。然而后来事情发生逆转,他追悔莫及,这曾是她最后一个机会,却被他们轻轻放过去了。

    山下传来胡小芸的呼叫,游郁生向胡冬荷抱歉地说:“我去一下。”转身离去,匆忙下山。当他偶一回头,凑巧瞥见胡冬荷投下的无限留恋的目光,就如一抹夕阳,残留在郁孤台斑驳陈旧的亭柱上。从此他们再没有见面,直至最后的时刻。此是后话。游郁生来到山下,小芸换下了沾上泥巴星子的衣物,穿一身干净的碎花布衫,倚在半圆的院门上等他。胡大爷催促道:“郁生,你快带小芸去吧,别让大人等久了。”小芸蹦蹦跳跳跟在他后边出了小巷,走到大街上,十分兴奋的样子。游郁生问她:“待会见到你妈,你会叫她吗?”“干嘛不叫,你别听信我爸说我妈的怪话,他有点自卑。”“噢,那你怎么称呼晴姐的爸爸呢?”“我叫他一声叔叔。”“我们的小芸妹妹长大了,更加懂事了。”他称赞她。“郁生哥,你真把我看作你的妹妹吗?我早就幻想有一个哥哥,他带我去好多好多地方玩。”“好,你也是关在郁孤台的院子里,禁闭太久,想飞出去透透气吗。”他没有妹妹,这段时间他心里已把她当妹妹,他们的禀性气质是息息相通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