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党锢贵胄 > 第八章 霍字铁骑助突围,匈奴胡骑铸地狱

第八章 霍字铁骑助突围,匈奴胡骑铸地狱

    第三日清晨,一阵嘹亮劲急的号角又如往日般响起,匈奴营地的大军随之出动,漫漫黑色如同漫山遍野的松林,匈奴叛军手持弯月战刀,迎着攻城塔、云梯、攻城椎等中原装备缓缓向前开进。

    骤然之间,汉军鼓声大起,纛旗在风中猎猎招展。汉军一声令下,靠墙兵士拉弓搭箭,嗖的一身,箭如雨下。叛军应声倒地。但匈奴叛军仍然向前推进,每跨三步大喊一声,竟是从容不迫地快速进逼。

    即使实在箭雨之下,匈奴人步伐依然迅速,群均凄厉的牛角号声震城中,一部分叛军已经开始登城。汉军呼啸迎击,皇甫嵩等将领亦是无可阻挡地在城墙之上奋勇杀敌,即使匈奴恍如黑色海潮平地席卷而来。长剑与弯刀铿锵飞舞,长矛与投枪呼啸飞掠,密集箭雨如蝗虫过境铺天盖地,沉闷的喊杀与短促的嘶吼直使山河颤抖!今日的主战场,是皇甫节的东门。匈奴人在东门投入了近一万人,东门的空气都已经被“堵死”,生人几乎不能活命。

    这是大汉王朝与匈奴几百年前的演绎。猛士碰击,死不旋踵,狰狞的面孔,带血的刀剑,低沉的嚎叫,弥漫的烟尘,整个城池都被这种原始搏杀的惨烈气息所笼罩所湮灭.....

    第三日,皇甫节战死,汉军仅剩五千余人,而匈奴尚有四万余。

    此时的皇甫嵩得知父亲阵亡,痛哭流涕。如鞘中残剑一般,身心俱疲。张奂亦是痛苦万分,自己多年的好友竟然先他而去,做了简短的哀伤仪式之后,便布置城防去了。路途之中,有一些士兵来围问:“太原援军主力不至,骑兵又在何处?”

    张奂答曰:“无骑兵,皆步卒!”

    众兵士遂有些失望地离开。

    这天夜晚,张奂觅传皇甫嵩,小声说:“明日便是你我死期,惧否?”

    “大丈夫又岂可入墙而望活乎?有何俱之?”皇甫嵩回答到。

    “甚好,今夜你我便引军突围!虽无生还之机,但胜于此地等死。”

    “城中百姓及步军何如?”

    “料敌军不会杀害百姓,否则大失人心!”张奂低声说到。

    “可皋狼县!”皇甫嵩急切说到。

    “皋狼县不过一小县城,百姓不多。且初战屠戮生灵为的是涨士气。这西河郡从战略上讲,是他们日后的重要城池。要是都把人杀了,哪来这么多奴隶可以补充。”张奂分析到。

    “唉!可怜我大汉子民!既然如此,末将万死不辞!”皇甫嵩说完,泣不成声。

    等到子时,皇甫嵩又开始了集结本部人马,不过数百。此时的他回忆起几天前的皋狼,同样的境遇,只是自己更加疲惫而已。随后又叫手下带上那几个幼子。

    “出征!”张奂一声令下,城门大开。首当其冲的是皇甫嵩等人,在面对数倍敌军是丝毫不畏惧,越战越勇。他们俨然已经杀到了叛军的阵心,但匈奴人在夜色中反应了过来,将皇甫嵩等人团团围住。皇甫嵩这边也是冲杀不动了。皇甫嵩心想:命结于此罢!

    突然,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只听见北方一阵狼嚎,一支黑影铁骑向汉军方向突杀过来。隐隐约约,只见“霍”字军旗横空飘扬,如入无人之境。

    叛军又一次见到这恐怖的铁骑,遂且战且退,直接放走了张奂皇甫嵩等人。待皇甫嵩等人突破重围之后,那魅影军队又一次消失了。

    一路奔袭,皇甫嵩大喊幼子们情况如何。经过一番盘查,幼子们也仅有一人生还,那便是皇甫嵩胸前的这个幼子——杨映,杨沅君。

    突出重围之后,他们快马加鞭,开始转马往南逃脱。此时的他们脸上露出了疲惫与憔悴,当然还有一丝重获生机的欣喜。但是,逃脱魔掌的大汉官军却仍然没有想到他们的这样一次逃跑又催生了一个新的地狱——西河。

    匈奴叛军再一次面对一座空城,然而因为城下躺着几万同胞的躯体,匈奴人心中的仇恨已经达到了极点。叛军首领再次挥舞着手上的弯月战刀,大呼屠城。

    叛军一拥而入,突入民房,酷毒万状,难以具言。

    半日之后,沿街死尸堵路。妇女俱无,男子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皆尽人间之地狱。西河之役,伏尸百万,河水尽赤;号哭之声,可谓震动四野。一日之后,残暴的匈奴叛军才撤军北上,留下了一座空荡荡的、惨绝人寰的死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