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文科生的三国 > 第五十二章 宇文成都、李世民

第五十二章 宇文成都、李世民

    自从数年前,渊盖苏文出世,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带着三韩部落横扫了几乎整个半岛,进而兵临高句丽王城丸都山城,迫使高句丽王室流亡北平,势力范围扩充了数倍不止。

    从高句丽王高伯固到北平城以后,便一直在北平的公卿大臣之中周旋,试图从大臣中寻找到能在朝廷上提请朝廷出兵讨伐渊盖苏文的建议的人。很可惜,几年下来,高伯固的努力被证明是白费了。

    在陈非掌控下的北平朝廷,没有陈非开口,谁会在朝会上提请大军出征?韦孝宽?还是三省主官?尽管刘虞、卢植还有孔融等人对高伯固的遭遇表示同情,却也无可奈何,因为三人虽身居高位,却并无实权。纵然在朝会上帮高伯固说话,也不会改变陈非的决定,陈非不点头,任何决议都不会得到执行。

    几年下来,高伯固一事无成,只是虚度光阴,然而,当他自己都快绝望之时,转机竟然就这样突如其来了。

    大汉即将要出兵讨伐渊盖苏文的消息令高伯固几乎是热泪盈眶,当即以最谦卑的姿态来丞相府登门求见陈非。

    陈非在正厅设宴接待了这位已经亡国的高句丽王,给与了他足够的礼遇。

    “大王来到北平数年,说起来这是孤第一次在府上招待大王,倒是孤怠慢了大王啊!孤先自罚一杯!”陈非‘歉意’地道,说着,手中一杯酒一饮而尽。

    高伯固受宠若惊地连连道:“丞相莫要如此,番邦小王岂能担得起丞相如此礼遇?!是小王没有及时登门求见,丞相国事繁忙,岂能为小王之事费心太多啊!”

    “欸!”陈非顺势脸色一正,道:“大王为高句丽王的事实,一个小小的渊盖苏文是抹杀不掉的,孤此次款待大王,就当是送别宴啊!”

    说着,陈非举起手中再次斟满的酒对高伯固示意着,心思通透的侍者早已经给高伯固重新斟满了酒。

    “不敢,应是小王敬丞相才是!”高伯固听了陈非的话心中大定,下意识地起身回应着。

    “饮胜!”陈非顺势提议。

    后来,高伯固不知在丞相府与陈非密谈了些什么,一直到深夜才离开了丞相府。

    北平朝廷集结了十万大军,经由山东道前往高丽道,加上高丽道本就有的七万人,总计十七万大军,同归李绩指挥,预备在扫除渊盖苏文后,席卷半岛,将朝廷控制疆域进一步扩大,彻底平定东北边患。

    李绩领着大军在深秋之际出发向北而行,冬季大军没办法大规模作战,李绩也没准备在冰天雪地里与渊盖苏文交手,准备先在高丽道扎下营寨,熟悉战场人文地理,定下这场战争的基本方略,以利于来年大战。

    这一战,李绩手中有十七万步骑,手下将领有太史慈、尤通、焦赞、孟良,还有从北平调过去的程咬金,虽然没什么猛将,但对付渊盖苏文问题不算太大。

    寒冬将至,淮南战场也开始进入了尾声,战事就如同当初预见的一样,袁术纵然兵精粮足,却是双拳难敌四手,终究还是到了山穷水尽之时。

    最后,曹操和孙策大军围城之际,袁术麾下大将仅有纪灵一人,名义上还在治下的区域只有寿春和南阳部分地区,也就是赵匡胤现在保有的一块地盘。兵马寿春城中仅有五万余人,以及赵匡胤手中的七万人,但南阳和寿春联系已经中断,两边都形同孤军。

    乾安七年十月,大汉骠骑大将军、谯公曹操,扬州牧、吴候孙坚两路大军,攻破伪帝袁术都城寿春,伪帝袁术不知所踪。

    三天后,深夜,寿春东北方阴陵县城外。

    一队旗帜破烂不堪的队伍出现在城下,为首的是一位手持长枪的将军,队伍约有三百来人,借着月夜还能隐约看到队伍中的黄罗伞盖。

    将军抬眼看到城头的旗帜,神色一喜,打马来到黄罗伞盖前禀报道:“陛下,阴陵还在我们手里,我们先进城吧!”

    “恩!”伞盖内是有气无力的回应。

    得到回应的将军吩咐手下前去叫门,很快,阴陵城门便洞开,将这一行人迎了进去。

    这一行人自然是在寿春城破前便秘密逃出城的伪帝袁术一行人,将军是从庐江败回寿春的雷薄,被追兵追的惶惶如丧家之犬,一日前得知阴陵还立着他们的旗帜,甚至都没多想缘由,便连夜往阴陵赶来。

    袁术一进城便松了一口气,心下大定,他的心中想的只有能多活几日便要多活几天,若是一路向北能到了冀州,或许他能苟全性命,安度一生。

    然而,变化便是在这个时候发生了,袁术一行人进城后,阴陵的守将却突然爆起,手起刀落将猝不及防的雷薄首级斩下,袁军顿时大乱。

    那守将却爆喝道:“我乃大汉丞相麾下大将李元芳,尔等何不早降?”

    突如其来的变故令得心神放松下来的袁术还有身边几个忠实臣子都是大惊失色,更别说早已经筋疲力尽的袁军了。

    原来,早在袁术出逃之时,李元芳和展昭便带人控制了阴陵城,静待着袁术的到来。

    曹孙两军围城,东面的围城大军是最后到的,袁术想逃离寿春,东面是最佳的方向,阴陵便是必由之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元芳和展昭在淮南布置大半年之久,只为了这一刻。

    袁术以及其属下杨弘、阎象、袁涣等公卿被李元芳和展昭带人在阴陵一网打尽,一切都是做的神不知鬼不觉。

    袁术自然是要押回北平的,这方面李元芳早就做好了准备,而其手下的几个大臣,陈非有过交待,降则生,不降则就地正法。

    “丞相有令,袁术手下臣子,若能归顺朝廷,尽心为朝廷效力,便可保全性命,丞相定会既往不咎,提拔重用!不知几位意下如何?”李元芳不咸不淡地传达了陈非的钧令,其实按他的做法,除了袁术其他的他一个都不想留,无奈主公求贤若渴,他也不敢自作主张。

    “杨弘受袁公知遇之恩,不敢有负,惟求一死!”杨弘不假思索地选择了赴死。

    李元芳面无表情地挥挥手,身后一名暗卫站出来,手起刀落,杨弘便被干净利落地斩下首级。

    “阎象愿降!”

    “袁涣愿降!”

    二人毕竟是文臣,没有武人的气魄,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他们看重的是活着,自身最终能创造多大的价值,他们会在其次考虑。

    袁术眼见着杨弘身死,手下另外两位心腹转眼转投他人,他心如死灰,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检测到宿主麾下李元芳和展昭成功以‘请君入瓮’之计活捉袁术及其心腹大臣,两人智力永久加一,任务‘去伪存真’完成,奖励已发放。”

    在半梦半醒之中的陈非顿时清醒过来,轻轻拿开身边甄荣的玉臂,一脸欣喜地坐了起来。

    “系统用掉全史超一流随机召唤权限。”

    “使用全史随机超一流人才召唤权限,成功召唤隋唐猛将宇文成都,武力103统帅70智力75政治50,特殊属性:护主,一生只忠于一个主公,当主公身处险境,自身武力阶段性+5;横勇,阵前斗将每多一人自身武力+2,最高叠加四次。宇文成都植入身份为慕名来投宿主的义士。平衡模式召唤唐太宗李世民,武力90统帅99智力95政治100,植入身份为李克用族弟。”

    李世民出世了,陈非第一反应是卧槽,这个可是天可汗啊!看这华丽的数据,真称得上华夏史上文治武功第一的帝王了。

    这下,关中地区有好戏看了,想象下一下李世民若掌握了雒阳势力,当真可以说是能带着雒阳军打出一片天的。

    一个袁术被活捉,引出一个天可汗,袁术被抓的影响有点大了。

    不过,天宝大将军的出世,让他身边又多了一员大将,纵观全史,宇文成都不能敌的武将似乎还真不多了。对宇文成都,最理想的自然是安排在禁军,程咬金前去高丽道后,禁军暂时由韦孝宽亲自掌控,北平城卫由夏侯兰负责,现在宇文成都来的正是时候。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