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西域之天梦灵图 > 第四十七章 二出西域:大汉使者再出发

第四十七章 二出西域:大汉使者再出发

    披星戴月,快马飞报,军士将漠北大战的捷报传送京师——长安。

    “什么?你刚刚说什么?再说一遍。”皇帝刘彻大声说道。

    “回禀陛下,漠北大捷,匈奴战略主力被摧毁殆尽,已经远逃。”

    “这......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皇帝刘彻激动地问道。

    “回禀陛下,千真万确。”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卫青和去病果然不负重托。”皇帝刘彻欣喜地说道。

    随后,重重赏赐了传送捷报的军士人等。

    皇帝刘彻不顾鞋子还没有穿上,便光着脚向太庙跑去,侍从宫人们提着皇帝的鞋子跟跑在刘彻后面。

    到了太庙,皇帝刘彻一下了跪了下来,面对着列位皇考先祖的神主,皇帝刘彻大声说道:

    “列位皇考在上,朕自即位以来,朝乾夕惕,宵衣旰食,励精图治,为大汉千秋万世计,遂北向用兵,以至于今。今提锐旅、败匈奴、雪前辱、安汉土。汉为天下主,惟列位皇考鉴护。”皇帝刘彻双目泪水,激动地说道。

    不久,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顺利班师回朝。

    皇帝刘彻亲自率领文武大臣,在长安城门迎接。人山人海,旌旗飘扬,卫兵林立。

    “以后,咱们大汉再也不用怕匈奴了。”

    “终于彻底打垮匈奴了。”

    “这可是大汉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胜利。”

    人群之中,人们相互交头接耳议论了起来。

    “启禀陛下,此次出兵漠北,不辱皇命,彻底摧毁匈奴战略主力。”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跪下,齐声奏报。

    “快快请起,卫青、去病,你们可是大汉的功臣。朕谢谢你们了。”皇帝刘彻亲自扶起卫青、霍去病,紧紧握住二人的手。

    “陛下言重了,统兵征战,护卫社稷,本是我等武人职责。”

    “好,好。朕真是太高兴了。”皇帝刘彻兴奋地说道。

    于是,皇帝刘彻携手卫青、霍去病一同回宫。

    班师回朝的途中,大将军卫青派遣长史送给李广干粮和酒水,顺便向李广、赵食其询问迷路错过战争的情况。大将军卫青想听完李广的陈述后,仔细斟酌上奏皇帝,从而尽量减轻李广的罪责,毕竟他已经是一位60多岁的老将了。然而,李广没有回答。

    之后,大将军卫青派遣长史,传讯李广幕府人员。

    “他人无罪,罪在我身,我自从军,与匈奴作战数十次,漠北决战,军情万急,迷路失期,岂非天意?老将李广十分感慨地说道。

    说罢举剑自刎而死,一代名将“飞将军”就此溘然离世。

    在他临死之际,有对于以往作战经历的诸多回忆,有对于漠北大战自己意外迷路失期的万般遗憾,也有维护自我尊严的决绝。不论怎样,一切的功过是非,死后自有千秋评说。

    回朝之后,随军作战人员常惠受封西河太守、遂成受封

    云中太守。右北平太守路博德、北地都尉邢山、复陆支等都获封侯爵,李敢也获封关内侯爵位。另外,随军作战的战士获得了大量的赏赐。漠北大战之中阵亡的将士亲属,也都得到优抚优恤。

    后来,皇帝刘彻设置大司马,以之为最高军事职位。为表示对于卫青与霍去病的嘉奖以及恩宠,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霍去病为大司马骠骑将军。此时,长平侯卫青的封邑已经达到三万户,而冠军侯霍去病的封邑也已经达到一万七千六百户。二人圣宠之盛,无人可以匹敌。

    卫青与霍去病这对舅甥,便是名副其实的“帝国双璧”。此时,二人的赫赫威名,天下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如今的皇帝刘彻,脑海之中再一次浮现了竹简上的天启:真龙是汉家,汉家是真龙。必通西域地,国运方昌隆。

    于是,皇帝刘彻借着游览终南山的名义,暗中召见了此时仍旧为庶人的张骞。

    “张骞,这几年你怨恨朕吗?”皇帝刘彻问道。

    “陛下言重了,当年陛下没有处死我,已经是法外开恩了。”张骞跪伏在地说道。

    “好吧,张骞,你是聪明人。朕也就不兜圈子了。你愿意为了大汉再次出使西域吗?”皇帝刘彻认真地问道。

    “陛下所言是真的吗?”张骞泪如雨下,跪伏在地。

    “君无戏言。”

    “如若可以再次出使西域,草民虽死无憾。”张骞坚定地说道。皇帝刘彻亲自扶起了张骞。

    “依你看来,本次出使,首选哪里?”皇帝刘彻认真地问道。

    “乌孙。”张骞坚定地说道。

    “为什么?”

    “我被扣押在匈奴时,听说乌孙国昆莫猎骄靡,刚刚出生不久就被匈奴冒顿单于收养。成年后,又将原来属于他父亲的百姓分给他统领。冒顿单于死后,他就率领部众向依列水迁徙,不再朝拜匈奴。老上单于对他用笼络的手段来保持名义上的隶属关系。现在匈奴已经遭受漠北大战打击,河西走廊已经不受匈奴威胁。我们现在趁机结好乌孙国,招引他东迁河西走廊故地,和我们大汉结为兄弟,如果他同意,就可以永远将匈奴右臂膀斩断。只要乌孙如此,那么它以西的大夏等国都可以招来。”

    皇帝刘彻认真思考了一会儿。回应道:

    “好,那就这么做。”锐利的目光不禁转向了西方。

    不久之后,皇帝刘彻任命张骞为中郎将,率领三百人规模的使团。他们每人有两匹马,带着几万只牛羊,运输着价值几千万的钱财、布帛。同时,任命了很多持节杖的副使。

    天朗气清,出发的这天,如同建元二年出发的那天一般。只是少了堂邑父,因为堂邑父年龄较大了,张骞就让堂邑父随同妻子阿其那莲以及儿子张棉一起返回故里汉中了。

    “张骞,此次出使,朕等着你的凯旋。”皇帝刘彻笑着说道。

    “谢陛下隆恩,微臣一定完成此次出使,不负陛下所托。”张骞认真地说。

    于是,在战马嘶鸣,旗帜飘扬的壮阔场景下,中郎将张骞带领着使团队伍以及大量的财宝物资,浩浩荡荡向西而去。皇帝刘彻和送行的众多文武大臣,望着张骞他们缓缓离去的背影。此时的皇帝刘彻,渴望着张骞再次返回的那天,他一定亲自前来迎接。

    经过了一年多的艰难跋涉,尝尽辛苦之后,张骞率领着使团终于抵达了乌孙国都城——赤谷城。沿途之中,虽然损失了一些人员和物资,毕竟保存下了大部分。

    且看这赤谷城,虽比不上大汉帝都——长安,到也算是西域诸国之中规模比较宏大的都城了。赤谷城之中,布局合理,街道整齐,市井烟火气息浓厚,人口众多。商品货物琳琅满目,各色商人都有,行人川流不息......

    于是,中郎将张骞凭着皇帝刘彻亲自交给自己的节杖,请求面见乌孙国昆莫——猎骄靡。此时的猎骄靡,已经是年过80的白发老者了,已经没有当年征战时候的英武之姿了。

    “昆莫,大汉使者张骞奉大汉皇帝之命出使贵国。”张骞十分谨慎恭敬,行了大礼。

    “哦,贵使好。”昆莫猎骄靡咳了咳说道。

    但是,昆莫猎骄靡接见张骞却采用了拜见匈奴的礼节,张骞心中不适,于是说道:

    “大汉天子赠送礼物,昆莫如果不拜谢,就把礼物退回来。”

    于是昆莫猎骄靡在侍从人员的搀扶下,起身拜谢了赏赐。

    “大汉皇帝派遣我来贵国,希望昆莫可以举国迁回祁连山下的河西走廊地区,大汉愿意永结盟好。”张骞认真地说道。

    “我已经这把年纪了。当初立国以来,已经几十年了,如今也不想再举国迁回了。长途奔波,实属不易啊。况且百姓们已经习惯这里的生活了。”昆莫猎骄靡慢吞吞地说道。

    听到这里,张骞不免失落了。突然,脑海中灵光一现。

    “难道昆莫就不愿意紧紧守护自己的母亲——大匈奴阏氏祁若吗?”张骞试探着问道。

    原来,从祁连山冰封陵出来后,堂邑父和阿其那莲对张骞提起过冒顿单于与阏氏祁若共同抚养了卓泽大王、老上单于和乌孙国昆莫猎骄靡的事情。

    一听见“祁若”二字,昆莫猎骄靡立刻震惊了,两眼立刻睁大,目光直视张骞。

    “你......你说什么?你怎么知道我母后祁若的名字?她在哪里?”昆莫猎骄靡连忙起身,在侍从人员的搀扶下跌跌撞撞走到张骞面前追问道。

    “回禀昆莫,大匈奴阏氏祁若就被安葬在祁连山中的冰封陵之中,由羌人世代守护。当年我第一次出使西域返回大汉路过祁连山地区的时候,误入其中。”张骞解释道。

    “你所说的,可是真的?”昆莫猎骄靡激动地问道。

    “千真万确,不敢欺骗昆莫。”张骞回应道。

    “当年父王与母后万分恩爱,母后死后,父王万分伤心,并且把母后秘密安葬,就连我们三兄弟都不知道母后被安葬在哪里。原来父王当年把母后埋在了祁连山中。”昆莫猎骄靡万分感慨地说道。

    不禁回忆起了小时候与母后祁若的点点滴滴,双眼之中不觉充满了泪水。

    “昆莫如果可以举国重新迁回河西走廊故地,大汉愿意永结盟好,昆莫的乌孙国也可以永远守护祁连山冰封陵,昆莫也可以见到母后,紧紧守护冰封陵。希望昆莫可以慎重斟酌。”张骞恭敬地说道。

    昆莫猎骄靡犹豫了,缓缓回应道:

    “贵使,先行退下吧,容我想想。”

    于是,张骞先行退下,回到了驿馆之中。

    当晚,月色皎洁,天空澄净,星月灿烂。昆莫猎骄靡在摆满了祭品的桌案前,向着万里外祁连山的方向跪拜,遥祭母后祁若。儿时的记忆,一遍遍重现在脑海之中,不禁泪眼朦胧。自己恨不得立刻就可以抵达祁连山的冰封陵,见到日思夜想的母后。但是,眼下自己确实......

    三日后,昆莫猎骄靡再次召见了张骞。

    “昆莫可是考虑清楚了?”张骞谨慎地问道。

    “贵使,实不相瞒,此时乌孙国已经分裂了。我年纪老了,距离遥远,百姓不愿迁走。我有十几个儿子,其中一个叫大禄,强悍勇猛,带领着一万多骑兵在别处驻扎。而大禄的哥哥是太子,太子有个儿子叫军须靡,也就是我的孙子。太子临死我答应了他立军须靡为太孙,大禄于是造反。我担心军须靡被大禄杀害,于是分兵让他去别处驻扎。乌孙就这样一分为三,只是名义上还是归属我罢了。”

    就这一点来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倒是显得出奇的一致。在权力面前,亲情不值一钱。冰冷的政治刀剑终将砍碎温存的亲情面纱。权力的腐蚀性定律在历史的长河中展露无遗。可以把人变成鬼,把鬼变成灰,把灰随风吹!

    “那么昆莫的意思是?”张骞谨慎地问道。

    “若是没有一分为三,我还可以做主迁回故地;现在一分为三,我已经无法做主了。”昆莫猎骄靡感叹地说。

    听了乌孙国昆莫猎骄靡的这段解释,张骞不免再一次失落了。难道上天就是要让自己每次都不能完成出使使命吗?

    “既然如此,那么大汉也不便勉强。”张骞有礼地回应道。

    “贵使从东方不远万里前来,还带来如此众多的礼物,我乌孙甚是感激。迁回河西走廊故地,守护母后冰封陵,我之愿也,但是无能为力。这样吧,等到贵使返回,我派遣使团随同贵使返回大汉,以答谢大汉皇帝。”昆莫猎骄靡缓缓地说道。

    听到这里,张骞顿时眼前一亮。急忙说道:

    “如此甚好,感谢昆莫。”

    随后,张骞在乌孙国详细考察了风土人情,地理形势,礼仪习惯等等诸多方面,详尽了解信息。

    一年多后,张骞准备返回大汉。昆莫猎骄靡派遣由几十人组成的乌孙国使团,携带大量的特产物资,比如优良马匹等,要随同张骞一同返回大汉,以答谢大汉皇帝的丰厚赏赐。

    临行之前,张骞便分别派出多路副使,从赤谷城出发,前往出使大宛国、康居国、月氏国、大夏国、安息国、身毒国、于窴国等众多国家。

    或许真的是好事多磨,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同样没有顺利完成皇帝刘彻交付给自己的使命。

    但是,哪怕曾经失败了一万遍,也要保持希望,奇迹就要发生。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丝绸之路,即将拉开历史的大幕。

    欲知后事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