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西域之天梦灵图 > 第五十四章 一争车师:赵破奴名震西域

第五十四章 一争车师:赵破奴名震西域

    对于霍嬗的死亡,皇帝刘彻很是伤心。原本打算将他培养成像他父亲霍去病那样的杰出将领,但是没有想到10岁就意外死去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刘彻才渐渐走出了伤痛的阴霾。

    元封二年,皇帝刘彻发起了一场与大自然搏斗的光辉战役——堵住瓠子决口。

    这件事情,在之前有所提及,还须从元光三年说起。黄河决口,泛滥南侵,很多郡因此遭受了大水灾。

    起初,皇帝刘彻派遣汲黯、郑当时率军堵口,却都没有成功。

    再加上当时丞相田鼢私心作祟,为了保住自己的土地,就强烈反对堵住瓠子决口,还粉饰上了所谓的天意不可违。

    事前,皇帝刘彻召见了汲仁以及郭昌。

    “今日朕召见你们,可知所为何事?”皇帝刘彻问道。

    “陛下,可是为瓠子决口?”汲仁试探着问道。

    “何以见得?”皇帝刘彻问道。

    “回禀陛下,眼下刚刚封禅不久,社稷所不安者,瓠子决口也。”汲仁认真回应道。

    “好你个汲仁,说得没错。”皇帝刘彻赞赏地说道。

    “那么陛下是想现在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了吗?”郭昌小心翼翼地问道。

    “是的,这头水魔已经横行了20多年了,是时候予以铲除了。”皇帝刘彻感慨地说道。

    “陛下圣明。”汲仁、郭昌二人齐声回应道。

    “行了,那么也不用给朕戴高帽了,这哪里是什么圣明,不过是弥补当年的错误而已。”皇帝刘彻感叹着说道。

    “这不是陛下的错,而是当年丞相田......”郭昌欲言又止地说道。

    “你不用顾忌了,就是朕的母舅田鼢,他的强烈阻挠加重了朕的错误。念朕出生于帝王之家,从小锦衣玉食,不知天下民生艰辛。上次出巡,才使得朕对于天下民生有了一个真切的感受。”

    “但听陛下指令,在所不辞。”二人跪下齐声说道。

    皇帝刘彻亲自扶起了二人,认真地说道:

    “就让我们君臣携手,共克水患,安定民生。此次朕定要亲临现场指挥。”皇帝刘彻紧紧地握着两人的手。

    “诺。”二人兴奋地齐声回应道。

    于是,在皇帝刘彻的亲自部署之下,堵住瓠子决口的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了起来。

    其实,当年皇帝刘彻没有及时继续堵住瓠子决口,不仅仅因为有丞相田鼢的强烈阻挠,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当时,“马邑之围”已经拉开了大汉对于匈奴展开全面反击的历史大幕。作为大汉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自己必须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审视帝国的每一项举动。河工——治理黄河之事非同小可,必须集中全国的大量力量,否则很难取得实际有效的治理黄河的成果。汲黯以及郑当时率领军队堵塞瓠子决口失败的现实,已经说明了不集中大力量是不可能成功的。如果当时集中力量用于治理瓠子决口,又与全面反击匈奴的大战略相违背。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只能先暂时搁置治理瓠子决口的事宜,以全面反击匈奴为当务之急。而母舅田鼢及其党羽基于私利的强烈反对,又在某种程度上给了皇帝刘彻一个台阶下。

    皇帝刘彻以及文臣武将一起来到了瓠子决口。滚滚的黄河河水不停泛溢,一片汪洋泽国。

    皇帝刘彻于是主持仪式,沉下白马以及玉璧诸物品祭祀黄河的河神。随即,领命的汲仁以及郭昌率领10万大军开始堵塞瓠子决口的伟大斗争。

    二人身先士卒,数万大军在一片汪洋泽国之中不懈努力,每个人身上都是泥水浆,一些士兵不幸被湍急的洪流冲走了。看着眼前的一幕,皇帝刘彻满目泪水,这还是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皇第一次在这样的现实前流泪。

    可惜的是,初次的堵塞还是不可避免地归于失败了。

    但是,皇帝刘彻不甘心,不禁握紧了拳头,在自己的人生字典里,不存在失败。

    于是,皇帝刘彻大声命令道:

    “官员自将军以下全部背柴草参加堵塞瓠子决口,不成功就不止步。”

    这声命令,声震天地。

    众人于是齐心协力,就连淇园的竹子都被砍光了。附近的石块、木头等,只要是可以用得上的材料,方圆60里之内,全部被拿来使用了......

    最后,成功堵塞瓠子决口。皇帝刘彻作辞曰:

    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污兮浚流难。

    搴长茭兮沈美玉,河伯许兮薪不属。

    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

    颓林竹兮楗石菑,宣房塞兮万福来。

    辞赋之好,显示出了皇帝刘彻着实是一位大汉文坛的绝顶文豪。

    此次成功堵塞瓠子决口,显示出了中央集权体制下集中力量经营大事的能力水平,中华民族在与黄河水患的长期斗争之中,迸发出闪耀千秋的万丈豪情。汉家制度一定行,殊死较量必定赢!

    同年,滇王降汉,皇帝遂设置益州郡,并且钦赐滇王金印。

    这一年,一个人升了官成为廷尉,这个人就是杜周。杜周出身小吏,甚有能名。在张汤手下的时候,获得了张汤的好评。其执法严峻,办事称旨,皇帝刘彻较为赏识。

    所以,从中可以看出:在封建社会,执掌最高权力的皇帝需要的是绝对执行其意志的工具官僚,以保证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奏事办事必须从皇帝的立场出发,而不能从个人的立场出发,这就是皇帝所要求的“忠”。忠者必提用,不忠者必废死。

    而酷吏,则是皇帝手中的一把锋利的钢刀,之所以好用,在于可以打击朝廷的反对力量,有利于拱卫绝对的皇权;必要时之所以舍弃,在于可以平息朝廷的官愤,有利于保证朝廷的稳定大局。酷吏,注定是君主专制的牺牲品!皇帝在启用热情高涨的酷吏的同时,就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冰冷的坟墓。一切,尽在掌握!

    且说自从张骞去世后,匈奴听说汉朝和乌孙国发生了联系,就打算攻打乌孙国。

    起初,皇帝刘彻命令有司官员占卜,卜辞上说“天马当从西北来”。

    皇帝刘彻顿时大惊,这和天机卦辞的“天马东土”暗合。

    大汉得到了乌孙的好马,于是命名为“天马”。

    这时侯,汉朝开始和西域各国的交往,并且派出更多的使者出使安息、奄蔡、黎轩、条枝、身毒等国。

    那些出使的使团,人数多的有几百人,人数少的也有一百多人。

    在浩瀚无垠的广阔沙漠中,东西方向的路线上,一对对的骆驼商队前行着,不断地发出清脆的铜铃声......

    自从张骞凭借出使西域而显贵,后来便有官吏和士兵争相上书出使。所以,人心莫不趋利,利之所向,行之所向。

    皇帝刘彻于是让他们前往,有的出使的人不能不做出背离出使宗旨的事情,于是判成重罪,以此来激励他们再次出使立功赎罪。可以再一次确认:皇帝刘彻是一个不缺主意的主!

    西域各国揣度大汉相距遥远,于是断绝使者物资,劫夺客商,导致商路受阻。楼兰、车师这样的小国,攻击劫持大汉使者王恢等尤其厉害。除此之外,匈奴残余势力的偷袭骑兵更是经常拦击大汉使者。

    基于经济方面商路受阻,政治方面交流不顺,皇帝刘彻首先派遣赵破奴率领军队进攻匈奴,但是匈奴军队逃走了。这个赵破奴,乃是霍去病手下第一悍将,出生于汉地边境地区,在匈奴待过一段时期,后来又返回大汉。在霍去病麾下,跟随霍去病征战匈奴。历经河西之战,漠北大战。

    皇帝刘彻针对王恢屡次三番被刁难的情况,想要畅通商路,于是决定让王恢带领军队跟随赵破奴作战姑师、楼兰。

    二人率领军队向西前进,鉴于部队人数较多、行动缓慢的实际情况。赵破奴说道:

    “王将军,兵贵神速,如今我率领700轻骑兵为先锋部队,全速推进。你带领大部队随后,守护好辎重补给这些物资。”

    700人,这真是一个内涵十分深刻的数字,作为大汉战神霍去病的遗志继承人,赵破奴必定要尽力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为霍去病首次出征匈奴的时候领兵人数是800人!

    “赵将军,你仅仅带领700轻骑兵,人数简直太少了,这会不会太冒险了。”王恢谨慎地说道。

    “我从大司马骠骑将军征战匈奴,所学无非临阵机变,今你我二人受陛下之托,若不用奇取胜,实难面见天颜。”赵破奴认真地说道。

    “既然如此,愿意依赵将军所言。务必小心!”王恢说道。

    “好的,那么大部队就拜托王将军了。”

    于是,勇猛的赵破奴挑选了700名精锐的轻骑兵。出发前,训词道:

    “大汉的将士们,我们大汉已经打垮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如今,车师、楼兰屡次三番劫夺汉使、客商,商路受阻,我们领陛下之皇命出征,将士们畏惧吗?”

    “无所畏惧,无所畏惧......”将士们齐声回应道。

    “好,大汉的将士们,我们出发。”赵破奴拔出佩剑,大声说道。这一声,似乎连天地都在颤抖。

    随即,赵破奴率领700名精锐轻骑兵展开了长途大奔袭,一路之上,烟尘不断飞起。旌旗飘扬,战马嘶鸣,武器雪亮......

    经过了连续一日的不间断奔袭,终于抵达了战场。

    赵破奴果然是跟随霍去病征战过的第一悍将,抵达战场之后,果断霆击楼兰国军队。

    面对着犹如神兵天降的大汉军队,楼兰国军队手足无措,顿时慌乱成一团,不成行列。

    在双方交战的过程之中,大汉700名精锐的轻骑兵,无不以一当十,勇猛异常。

    楼兰国的军队,渐渐不支。一个又一个士兵倒下了,一面又一面旗帜落下,一件又一件武器散落到地上......

    经过了接近两个时辰的激战,赵破奴指挥军队终于摧毁了10几倍于自己的楼兰国军队,并且同时生擒了楼兰王。

    随后,又与王恢合兵,稍作休整,便挥师攻陷了车师国。兵锋之所向,已经进逼乌孙了。

    赵破奴不愧是霍去病手下的第一悍将。此次胜利,大有霍去病初次领兵800打击匈奴的风姿。

    楼兰王被生擒、车师国被攻陷的消息,不久西域各国就都知道了,此时他们都感到无比震惊。尤其是赵破奴领兵700大破楼兰,更令他们匪夷所思。

    之后,赵破奴以及王恢就班师回朝。皇帝刘彻大喜,于是赐爵赵破奴为浞野侯、王恢为浩侯。

    皇帝刘彻下令在酒泉修筑了烽燧望台,一直到玉门关。

    楼兰国遭受了赵破奴的沉重打击后,还没有缓过神来,匈奴残余势力的军队就已经到来。

    在这样的艰难情况之下,楼兰国于是分遣质子到大汉和匈奴,向两面俯首称臣,想在两大权力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

    同年,司马迁成为太史令,也算是子继父业了。日后,这将是一个闪耀千秋的名字。

    这一年,在东北方向发生了一场重大军事行动——灭亡卫满朝鲜。

    太祖高皇帝刘邦在位时,异姓王燕王卢绾反叛,其部将卫满逃入朝鲜半岛。推翻箕子朝鲜,占领王俭城,史称“卫满朝鲜”。

    到了汉惠帝刘盈时,“卫满朝鲜”成为藩属国。随着势力增强,不肯再臣服于大汉。

    皇帝刘彻派遣涉何去劝说国王卫右渠改变对大汉的敌对政策;之后,卫右渠更是发兵进攻辽东、杀死涉何。

    皇帝刘彻再也无法容忍卫右渠的嚣张气焰,遂决定武力征服。

    皇帝刘彻发兵6万,水陆并进,杨仆负责水路,荀彘负责陆路。但是两路将领由于争功没有协调好,导致兵锋受挫。

    之后在两路大军的压力下,卫右渠决定派遣太子到长安议和称臣,但是却中途返回。皇帝刘彻感到受到羞辱和愚弄,于是下达死命:平灭卫满朝鲜!

    于是,大汉军队奋力攻城,最终卫右渠被臣属杀害,同时献降王俭城。

    最终,荀彘被处死弃市,杨仆废为庶人。

    大汉设置乐浪、临屯、玄菟和真番四郡,史称“汉四郡”。

    从中可以明显看出:皇帝刘彻对于外藩的敌对,一定还以铁腕;对于内臣的争功,一定处以刑重。大汉的尊严,不容许有丝毫的冒犯;帝皇的战略,更不准有点滴的憾缺。总之一句帝王经:逆命必平,违旨不行!

    在权力的游戏下,不对称权力之间擦出的火花,其价值必定是彰显更大权力的烟花。

    欲知后事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