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点评梁将

    “陛下可曾授意你我,制止太子殿下的不当之举?”

    见钟离藤茶无法熄灭厉维钧的心火,周刚峰当即反问道。

    梁帝离京前,明诏授意六部尚书辅佐太子处理国政,筹备军前粮草,并未言及批驳、节制之事。

    旨意中也没有提及御史台,中书、门下、集书三省等要害部门。

    这里面有什么名堂?

    门下省掌封玺下行诏敕,集书省掌审驳上行文书,此二省不受太子节制,便意味着太子之令无法出京。

    太子欲行文州郡,必须得门下省封玺。

    寻常政令自然畅通无阻,若是悖逆之事,肯定无法过关,而所下之诏仍是以梁帝名义。

    所以,太子实际上只是后勤总管,具体到国事之上还须仰仗朝臣。

    当然,拜入其门下的朝臣,是会听其命行事的,比如王继贤之流。

    而重中之重的梁都军权,梁帝也未明诏授予太子,又是何意?

    禁军主副二将陆瀚洲与萧锋,已是出征在外。

    在梁帝没有明诏的情况下,太子能调度留守禁军么?

    太子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可以,对于这一点,刘皇后也并不怀疑。

    监国之名虽有名无实,虚名而已,对于太子却是足够了。

    因为他的背后站立的是兰陵刘氏,除了皇族萧氏,仅存的两大门阀之一。

    而以兰陵刘氏的底蕴,助太子掌控留守禁军并非难事。

    惟有掌控禁军军权,中书、门下、集书三省臣服,才算是握有真正的监国之权。

    禁军将领,三高官官皆是出身士族,兰陵刘氏对他们是有很大影响力的。

    刘皇后交代胞弟刘广博联络各方势力,身居要职者便是重中之重。

    刘皇后并非无脑之人,反而是颇有心机。

    太子过于急切,她是看得出来的。

    而明知草率,却仍支持,乃是出于她的另一番考量,她想稍稍改变谢宣怀之计。

    北魏犯境,梁帝出京,此千载难逢之机。

    谢宣怀之计的前提是:

    将梁军情报透漏给魏军,假借魏军之手除掉梁帝,自己不背弑君之名。

    而以目前的两军态势,仅凭此,显然是不够的。

    最毒不过妇人心,刘皇后欲令谢宣怀和谢韬,率左卫军与魏军里应外合。

    何愁梁帝不崩于军中!

    当然,弑君之名自然由谢韬来背。

    作为说服谢宣怀同意牺牲谢韬的筹码,刘皇后已然十拿九稳。

    一旦事成,陈郡谢氏将成为南梁仅次于兰陵刘氏的门阀,世代公侯。

    复兴谢氏是谢宣怀毕生之愿,这份诱惑他是无法拒绝的。

    届时,于内假借刘广博之手掌控建康,于外以谢宣怀之才议和北魏。

    太子的登基之路,将是一片坦途,毫无风险可言。

    刘皇后也知道,放逐徐温是委屈了他,然弑君之秘却是不能与其相谋。

    这才是她不见徐温的真正理由,一切都是为了儿子。

    “这......并未授意。”

    厉维钧仿佛瞬间被抽空了全身的力气,坦诚答道。

    没有梁帝的旨意,以今时太子行事之跋扈,甚至可以说,隐隐透着有恃无恐,拿什么去制止呢。

    周刚峰等于告诉他,自己这个御史中丞出面也制止不了太子。

    “去请宗正卿临川王殿下出面,何如?”

    他们无法制止,不代表京中就无人能令太子收敛。

    厉维钧想到了梁帝之弟,主理皇族事务的临川王萧鸿秀,以其皇叔之尊,太子亦须礼敬三分。

    “临川王殿下若想出面,何须你我去请?袁尚书那里也是一样的。”

    周刚峰点明尚未到临川王出面的时候,强求是不成的。

    他话中提到的“袁尚书”,指的是礼部尚书袁安平。

    袁安平年逾古稀,于朝中德高望重,更重要的是,他乃是梁帝之师,号“大梁文魁”。

    虽官位之尊不及谢宣怀,却于朝中无人敢于慢待,皆因梁帝尊之敬之,始终以师礼相待。

    除此以外,历年科考多由袁安平主持,他在登科士子之中威望无二,堪称清流领袖。

    厉维钧能想到临川王萧鸿秀,自然会想到礼部尚书兼帝师的袁安平,周刚峰一并将其排除。

    不可去请此二人,余者便不用再提了。

    厉维钧沉默了。

    他也明白了:

    取“静观其变”态度者并非只有周刚峰,京中重量级人物无不如此。

    厉维钧醒悟过来,尚能敛神静观,有人却是已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了。

    晋安王府,书房内。

    朝中声名极佳,赞曰“八贤王”的晋安王萧绍璟,儒雅身影中透着罕见的焦躁。

    向来从容的他,话音中更是难掩慌张。

    “太子正在大肆罢黜本王门人,观其势头,怕是陛下回京前不会收敛的。

    陈大人以为当如何应对?”

    吏部尚书陈思浩双眉紧锁,眼下之局于他也是颇为棘手。

    他清楚地记得,上一次各派势力皆在打击范围之内的官场地震,是发生在梁帝取代前朝之时。

    那时,新朝初定,凡是有复辟前朝嫌疑者,皆无罪而罪,类似王继贤此时所为。

    能够幸免于难,最终留下来的,无不是拥护梁帝者。

    他认为太子是在效仿自己的父皇,手段之刚猛不在其父之下。

    问题是:晋安王愿意俯首称臣,放弃储位之争么?

    此问题之窘,还在于不能明言相问。

    “下官有上中下三策,以示好太子殿下,减少八殿下门人损失为上策。”

    陈思浩以“示好”暗喻“臣服”,试探晋安王有无忍辱负重的胸襟。

    可惜,晋安王连想也没想,便摆手追问:

    “说说中策。”

    他与太子明争暗斗多年,若是形势互易,他根本不可能轻易放过太子门人。

    在他心里,太子的想法应该是一样的,丝毫妥协的余地也没有。

    “静观其变,待陛下返京,再作计较,是为中策。”

    陈思浩的中策,与周、厉二人及京中重量级人物,如出一辙。

    比之上策,取中策便要承受更多的门人损失。

    “八殿下应该不会取中策吧。”

    晋安王若有这份魄力,也就不会急着问计于他了,陈思浩不过是本着为人谋而忠的初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