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

    我和同学杨翻86年12月6日乘埃航经亚地斯亚贝巴转机奔赴布隆迪。

    航班是晚上,由于是第一次出国,又是第一次坐飞机,心情激动,没有一点睡意。

    飞机起飞后不长时间,地面就已经一片漆黑了。

    过了大约五、六个小时,地面亮了起来了,时间告诉我现在是在印度的上空,此时地上一片一片的灯光让我很惊讶,和中国地面一片漆黑相比,印度当时的经济应该略胜中国一筹。

    又过了一段时间,飞机进入印度洋,太阳出来了,朝阳把飞机下的云层染成红色,通红通红的,柔柔的,软软的,就像红大绒似的,因为没有纸,便随便找了张纸片,把对灯光的感慨和对美景的陶醉记录了下来。

    路桥公司布隆迪经理部的施工单位是京城公路一局,当时有两个项目正在施工,一个是87公里公路,另一个是布鲁理水电站进场路。

    到布隆迪的第二天经理找我谈话,说:“布鲁理水电站进厂路工程,遇到了一点麻烦,翻译能力稍显不足,工地条件比较艰苦,考虑到你是党员,派你去比较合适。”

    党员冲在前面,这也是干部领导方法里的一条铁律,顺理成章,第三天我奔赴前线。

    电站原来的翻译是从邮电部借调的,已经50多岁了,大概是能力稍显不足吧,经理部用我把他换下来了。

    布鲁理水电站距首都布琼布拉60公里左右,其中20公里的山路。

    电站是德国经援项目,共分5个标,中国中水公司投中其中的进厂路和大坝2个标,其他3个标厂房、压力管道、发电机组,是德国人的,监理都是德国人。

    进厂路是第一标,路修不通其他标都不可能施工,而中水公司修大坝内行,修路可是外行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5公里路的难度。

    5公里落差100米,坡度16%,这个坡度连公路一局都没干过,可见中水公司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中水公司不可能因为5公里的路,从国内运来或者国外采购所有必需的设备,再加上道路施工经验不足,工程一开始,就遇到了很大困难,进度缓慢,施工计划不能按时完成,监理组开始怀疑中水公司的施工能力。

    当时路桥公司的国外承包工程,都由路桥公司总部负责,当时也正好路桥公司总部有人在布隆迪投公路标,有个翻译为了业绩跑到电站,向电站监理组反映中国水电公司的实际情况。

    监理组正愁着怎么让中水公司,把进厂路标让给中国路桥,因为他们十分清楚中国路桥的实力。

    在这位翻译的帮助下,他们派人到中国使馆协商。

    中国使馆十分清楚中水公司的施工情况,电站监理组,因为中水公司延误工期,不止一次向使馆通报情况,搞得使馆很狼狈。

    经协调中水将进厂路标让给了路桥,这使中水很生气,从此布隆迪的中水与路桥结下梁子,关系形同水火。

    中水以泄露国家机密罪,请求使馆处分該翻译,不过该翻译已经回国了,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这些情况都是在我到布隆迪之前发生的,是我在中水公司的同学跟我说的,他比我先到布隆迪几个月。

    这回轮到路桥掉坑里了。

    对路桥公司来说,五公里路真是小菜一碟,可这次不一样了,由于没有地质资料,他们低估了这条路的难度,也没能保证施工进度,监理组三天两头的给使馆写信,抄送路桥的,由我翻译,报到首都的经理部,我们这里只是个项目组,刚到的这几天,天天翻译监理组给使馆的通报。

    工程确实遇到了拦路虎。

    进厂路就是从我们驻地开始,呈之字形下到谷底,过一座小桥,小桥之后是向上的缓坡,就是这个缓坡让路桥停滞不前了,要知道再往前200米就是厂区了,就是说路快到头了。

    进厂路在这处修路,需要在缓坡上拉槽,设计如此。

    拉槽容易,推土机一推路基就出来了,可这次路基是推不出来了,不把推土机埋里就不错了,当然我说的有点夸张。

    原来这斜坡距电站虽然不远,可地质构成大不一样,这里是沉积层结构,大坝那里是花岗岩结构。

    电站的厂址是在一个瀑布的底部,路修不通一切都是原始状态。

    瀑布两边的山很高,瀑布水量并不大,没有大瀑布彰显的那种磅礴气势,从对面山坡望去,一娟溪流从山间飞流而下,半路上还歇歇脚,歇歇脚的意思是说,瀑布是两级的,跌一次再跌一次才落入深潭。

    潭水掩藏在参天大树下,从阴影中溢出,缓缓的向远方流去。

    山谷很深,瀑布的落差在60米左右,树长的很高,由于阳光在瀑布的上方照下来,树冠向瀑布的方向伸去,仿佛是几张张开的大手要把滚下的溪水接住,免得摔痛了它们。

    站在对面的山坡上,可以浏览整个瀑布,这美景就好像在对面山上挂了一副山水画,在国内这无疑是趋之若鹜的旅游胜地。

    后来这美景生生被斜躺在瀑布边上的压力管道给破坏掉了,真真的大煞风景。

    电站虽不大,发电量也足够布鲁理省用的了,省会不超过100户人家,这个省是布隆迪最大的省,87公里项目尽头的那个省会只有14户人家。

    当时布隆迪有400万人口,首都布琼布拉是座山城,有城市的样子,通往布鲁理的公路,上山之前一直沿着湖边走,路过一个城市,名字叫扬扎拉克,说是城市其实也不超过百户人家,就是铁皮房和茅草屋集中一点而已,做饭都是三块石头架个铸铝锅,吃的是芭蕉和木薯。有一点可以称道的是,他们吃完饭后一定把锅擦得干干净净,连锅底都是亮亮的,中国人的锅底跟人们比,差点。

    大多数老百姓都住在山上,山坡上散布着星星点点的铁皮房或者茅草屋,这是因为他们要把房子建在他们的田地中间,四周不是芭蕉就是木薯,这些作物都是多年生,饿了摘点芭蕉煮煮就行了,木薯还是要加工的,这样生活就简单了,没有更多的劳作,说非洲人懒,自然条件太优越啦,想不懒都不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