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中孚 >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长陵江自苍青山脉西北而出,流经四城达汴阳,于此分两道水系,一曰“汴”,一曰“泱”。

    汴泱二江养众民千载,城建后因音仿佛,又兼生人取阳气云云玄奇之说,故名“汴阳”。

    汴阳城地分陵之南北,挽长江扼要,城揽三水、郡跨百越,汇九地富福、汲万疆风华。

    实乃大亨之灵府,万民之基台!”

    一席话罢,那说书人再拍扇,猛瞅着台下周围乡亲父老、儒衣文士,还有那一老一小两个锦衣道人。

    有个总角小童端着大木碗顺众人绕来。

    那个儒士朗声道:

    “不过是些老生常谈的东西,这也要赏钱?”

    说书人一甩身上大褂,虎口捋颔下三寸长须,对下面愈聚愈多的人们回道:

    “老生常谈固不足奇,但这汴阳城中对来往乡亲讲是论旧如新,让大家伙听个闲听个乐便是小的作用。四方兄弟赏个脸,便能糊口。”

    话再说罢,说书的抱拳对四周拜上几拜。

    父老乡亲、来往旅客也都逐渐鼓上巴掌,议论声闹腾。

    张老道听完也抚须而笑,从袖中丢了五两银子给小童,与里面十数枚铜钱撞出声响。

    周围人纷纷看来,老道已经领徒弟离开了。

    上面的说书人朝他们方向拱手道:

    “谢老道长赏脸!”

    那小童端着盛银子的木碗又绕一圈,见铜钱雨落,说书人才一拍扇子讲道:

    “话说那大亨极西,有城名檩...”

    从汴阳东南门始进外城,过几列兵营,就有百姓于街道两侧比肩叠踵。

    街道宽约十丈,中间有两列车马专道,行人聚于左右。

    大的、人流攒动的店铺有好几家。左手边的孙家茶铺、金家甜水店。右边的有三四家熟肉店,店前都有肉案执刀卖肉,鸡鸭羊肉还可按顾客要求阔、片批、细抹、顿刀之类。

    街边各种小食,如蜜酥、澄砂团子、香糖果子、蜜煎雕花等。多有孩童或姑娘家买购。

    何祥正是小儿,便央王棣给他买了豆沙团子、香橙元、甘草凉水和金丝党梅。

    张老道依样给王棣买了一份。

    豆沙里还掺着红豆,用面一裹,就是个团子。咬来是挺香。

    香橙元与金丝党梅便是水果零嘴,甘草凉水微苦带甜。

    行到街头,有泱水拦路。一道约摸七八丈长的青石拱桥架在河上,那岸边有一堆父老,商贩文士共围在旁。行人来往亦有的驻足扶桥观望。

    中央原是个说书人,他拍扇高声抑扬道:

    “千载前太祖持枪兵,杀去那...”

    张老道带王棣在他身边听了一阵,丢过几两银子,便继续前行。

    何祥先跑到桥上,溅起滩积水到石柱底,双手挽着栏杆下望,脸上欣悦。

    王棣也跟着瞧瞧,见下面清流缓缓,几尾黑鲤绕着嬉戏。

    张老道便依这二人停在桥上,朝泱江水流去处眺望,这江道直流,朝东拐了弯儿。

    有民夫架船,载小娘相公顺流而过。

    雨后微风澈澈,高天淡云,孤雀压过万家民舍。

    听那走贩指路,道是这东蛟街再往西北,穿过傅楼东街巷,到朱雀大街,走何家巷口,里面就是何家大院。

    张老道问清了方位,便领着徒弟和何祥过桥,走去傅楼东街巷口。

    街道宽约五丈。刚走进,见它两侧有几户闭门的人家,很是冷清。

    再走二百余步,它街巷南侧有两间红漆大门,门前坐两个石狮子。正门不开,前头还有两抬轿子,各由四个小厮抬了,停在狮子正中。

    看它上面牌匾,书有“傅候府”三个大字。

    王棣三人刚经,那红漆大门便开了。王棣没见过这等勋贵人家的景象,便停在那里,看里面出来几个灰布衣的仆从,把两抬轿子迎进去。

    那仆从中有个圆脸的,眯着眼扫过王棣三人,无声挥手驱赶。

    左边轿子里的察觉了他动作,把那圆脸仆从叫过来问话:

    “凭空赶甚么人?”

    两个轿子在门后忽的一停,那圆脸的连跑过去笑道:

    “是两个道士带一小童,道士一老一小,莫名停在这儿看,小的怕他们闹些鬼怪唬人。”

    那轿子里面的沉思片刻,说:

    “叫他们过来。”

    圆脸的仆从心底急切,懊悔自己挥什么手来,但只得小跑到张老道身边,弯腰笑道:

    “老道长,有贵人请您几位过去,可别怠慢了,也千万别弄甚么鬼神,惹人家不快。”

    张老道只轻轻点过头,便带着王棣走上去,稳稳站在轿子窗边,不言不语。

    那轿子里的看了老道,转瞬闹腾起来,连扑带爬从轿子里跌出来,伏地拜道:

    “不知是老神仙,有所冒犯,乞望恕罪。”

    后面圆脸的仆从才看清轿子里的是一身黄袍,跪在地上,顿时吓破了胆,几步上去也跪下发抖,不敢多说一字。

    抬轿的四个小厮挡在门外,把这大门关上。再正对他们主子跪下。

    张老道望那黄袍的与圆脸仆从两眼,他俩就被挪起身,站在原地。

    “无需多礼,老道是想问问南荣居士,有何事把贫道三人叫来?”

    那黄袍的身上绣着飞鱼走兽,群山祥云,日月星辰等,还有条五爪金龙纹在中央。

    南荣居士身材高瘦,颔下留了撮山羊胡。

    他抱拳拜道:

    “想问是何方仙长,却不料遇了您正主。”

    张老道颔首,问道:

    “寻老道何事?”

    南荣居士便谄笑着说道:

    “方才天地改易之事,是您老人家...”

    张老道听便摇头:

    “非也,是那阳熙山杨宗主。他虽修为尚浅,但算是好性情。”

    这南荣居士恍然,说道:

    “那阳熙派岂不是少了个筑基修士?不过它弟子人才辈出,也不忧心这个。”

    张老道便又点头,南荣居士忙看向王棣与何祥二人,他们也正打量这个穿着黄衣的家伙。问道:

    “不知这二人是您...”

    老道看向他徒弟:

    “这是我徒儿,姓王名棣。这是何祥,受他父亲所托,把他带到汴阳。”

    讲完,张老道看他握拳抖腿,急在原地讲不出话。便轻摇着头,领王棣二人消失在原地。

    突然见老神仙消失,这本就焦躁的南荣居士急忙喊道:

    “老神仙,小人从何处寻您?”

    “今日自会去找你。”

    张老道悠悠留下话,和王棣二人在外面走过傅候府。

    那南荣居士松了口气,左右扫过见是没人,便跟旁边几个长跪的和再跪的喝道:

    “快些扶我进去!”

    两轿再启,朱漆大门缓缓关上。

    再往前,偏北的一侧是刘姓宅院,门户不开。

    直到末了,才见有家茶水铺子开在偏南侧。

    三人步行至朱雀大街,豁然开朗。

    街有三百余步宽,两边列着红漆的木制御廊,廊中还有老百姓贩卖东西。

    中央御道不允许人马行往,两侧有砖石砌成的御沟,被汴河引入的水流住满。

    达官布衣并肩而行,吆喝声朗笑声不绝。

    街边并没有什么店家,只从那一个个巷子里飘出菜肴酒香。

    有些穿着灰白布衫系着青花手巾的小贩,用担子或小车盛了几个红木盒子,里面是各类果干从食。

    如:枣圈、梨干、海红、嘉庆子、林檎旋、樱桃煎、山楂条、蛮檀、霜峰儿、橄榄、金橘、龙眼、荔枝、芭蕉干、人面子、榛子等

    剩下几多美酒、小食,不胜繁记,故省琐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