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科幻灵异 > 盗艺江湖 > 第170话 黑不死之民

第170话 黑不死之民

    能够生出成年人的果一,原文中并未说她的身份,只说她来自东海之外,甘水之间。生出成年人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山海经》上还有个生出十个太阳的女人,这都不新鲜。关键是不死之民,在汉代绘制的《山海经》地图上很难找,咱们就不细说了地图了,重点说那黑不死之民。

    ‘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一曰在穿匈国东’。

    这句话最先出现在《山海经.海外南经》,上一句是‘交胫国在其东,其为大交胫,一曰在穿匈东’。两句连起来是说两个地方的方位,不死民在交胫国东边,但是大交胫和不死民都在穿匈国东,可见穿匈国应该是较大的国度。

    全篇《海外南经》上的国度都用‘在其东’来表述,让人不禁产生一种错觉,所有《山海经》上的国度都是排成一线。其实不然,要说远古先民的生活环境和今天大不一样,全是山林野地不说,而且山林当中的树木花草,也不是今天我们眼中的树木花草,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只有寥寥无几的云杉,远古时代,漫山遍野都是巨株裸子植物,百十米高的参天大树随处可见。

    而且远古人的方向感可能也存在问题,中华先祖黄帝战蚩尤,指南车的故事不用我多讲,久经沙场的战士们还需要指南车!那可不是因为蚩尤会魔法,揭起漫天风沙,更多的可能是天有十日,十个太阳那时候还在,想象一下天上十个太阳,在一个巨大的手术室灯光下作战,四周全是参天大树,而且天上还有沙尘暴……

    “行了,别扯了”张春来道:“你就说黑不死之民”。

    对张春来的不耐烦,我是无可奈何,只能用略带叽歪的语气说:“等着,说什么事之前不要先构架故事的背景情况吗!”。

    《山海经》的夏朝原文找不到,只有汉代按照先秦时期的遗本抄录,这一点不用质疑,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最古老版本,不管是竹简还是丝帛,很多文字当中都有大量的方块空格。从《山海经》上那么多的空格之处,谁能给我解释一下,是汉代人还有没发明的字!还是有看不懂的字!留出空格是什么意思?留待日后还有新发现吗?

    “全都不是,那种事就和今天的小孩子学新字一样,照葫芦画瓢还不会吗!只要有笔画,只要还能看清原来的字体,照着描下来总可以的吧!之所以用空格,就是原本的载体上,有很多字,根本就看不清”我道。

    “或者是说,《山海经》原本残破不堪”光头彪子说道。

    呀哈!想不到肖金彪的思维很敏锐嘛!这也是我要说还没说出口的话,相传,《山海经》找到的时候原本就是破破烂烂,而且还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竹简书籍等等,可以拿在手里的读物。

    我和彪子两个人击掌庆贺,这也算是一种小小的默契。

    “晓东不在,说了没意思,要不然我再送你们一记猛料”我道。

    在文字发明前,人们只有一种记事方法。就是在一条绳子上打结。上古时期的中国无文字,结绳以记事。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这是写在《易.系辞下》上的原文。这书又是从《周易》泛生出来的,《周易》什么年代!不用我多说了吧!西周早期的书籍,记叙文字发明之前的事情,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至于战国时期的出土实物‘尺牍’,那种长一尺一寸的竹片或者木片,牍比简宽厚,竹制称竹牍,木制称木牍,有实物出土的我信。

    必须拿出古人用来记事的绳结,否则说死我也不相信。

    商朝早期甲骨文。这个实物更多了,我们不必强调真实性。商之前的夏朝,根据我国的遗迹考古,城池与遗物古陶片等等信息测定结果来看,比商更早的朝代是有,究竟是不是夏朝,还没有文字表述的东西发现。

    没有能证明夏朝存在的实物,怎么就能说《山海经》成书于夏朝?原本是什么载体?

    “快说黑不死之民”张春来催促,我赶忙叫他别急,马上就到。

    商青铜器的发展,文字载体不仅仅在甲骨文上,很多商代饕餮纹青铜器上,都有密密麻麻的文字,不单是盛物用的容器或者煮制食物的大锅,同时也是宗庙中的礼器。‘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说法,事实上,这是一种仪式。谁能得到天下民心的拥护,谁就拥有记录先人功德的大鼎,这里的鼎应该是指大禹九鼎。

    至于大鼎上记录的文字内容,先人功德与事迹,你们就想象吧!里面的猛料超级多。

    所以我说,汉代能有《山海经》,完全是有实物依据的。他们一定是搞到了商周或者更早的大鼎实物,上面有远古先民的神话传说。那么长的时间跨度,也只有流传下来有文字的大鼎,才能让汉代的人找到商周之前,还有一千多年的大一统朝代。

    没有明确的字留下来,‘釜山合符’怎么知道?

    “所以包括《山海经》的书名,都证明不了有夏朝,连三个字的书名都有可能是汉代人起的”我道:“现在咱们来继续说黑不死之民”。

    汉代的人根据商周大鼎上内容,理解整理出来的书,当然也给出了翻录之人的见解。

    ‘交胫国在其东,其为大交胫,一曰在穿匈东。

    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一曰在穿匈国东。

    歧舌国在其东。一曰在不死民东’。

    这些是前后三段话,只有在其东用来记叙位置,我们只能知道四个国度的基本方位,国土大小等等信息一概不知。《山海经》中所有的国度,今天只能找到一个,唯一的一个确定了的,中山国。

    “行啦!快说吧!你故事之前的架构太多了”张春来急不可耐的说道。

    “哈哈哈哈”我大笑着说:“这不给你们一个明确的消息了吗!中山国,只要有一个准确坐标,其它三百多个国度我们都有可能找到,只是时间问题”。

    国度在哪就不管了,等一下再说,主要分析黑不死之民,文字中关于他们的特征记录只有三条:黑、寿、不死。

    先来分析不死和寿。

    不死在字面上理解就已经很恐怖,生老病死天命循环,人怎么会不死!没有了死,不死民在所有国度中岂不是最强大的,人口众多是必然的,人口也是大国指标不是吗!如此理解似乎不死和寿字又有冲突,人已然都不死了,何必再强调一个寿!不可能是指健康不生病!那么这个孤零零的寿字,又作何解释?是不是这个字还有我们不了解的含义?

    再来看黑。

    其为人黑色,寿,不死。

    打乱顺序解释起来,比较合理的是,那里的人浑身乌黑,不老不死,这都没问题,唯独这个寿,怎么样理解都不对。后来有人用寿终正寝,没有生命体征来尝试理解一下,结果还算通顺。人们全身黑色,没有活人的生命特征,却是不死。

    “黑皮”邵军道。

    “哈哈哈哈”忍不住笑出声来:“那是我骗丁晓东的东西,不过呢!基本上意思和黑皮差不多,不是黑毛僵也八九不离十了”。

    有关黑不死之民的记录并没有到此为止,有这样一群人存在,而且还是一个较大的国度,穿匈国东。那个时代又是各路大神都在,黄帝和蚩尤,蚩尤的盟友是夸父,夸父追日我们都知道吧!夸父的父亲是神,咱们不多讲,单说夸父他可是在《山海经》上死了两次的神族,第一次是渴死,第二次被黄帝派遣应龙给杀掉,并吃下尸体。

    那么多大神都在,怎么可能容许一个全是黑色不死怪物的国度存在!于是,后面的《山海经.大荒西经》又记录了这样一句‘黄帝命巫彭、桐君處方、盄餌、湔汗、刺治而人得以盡年。’。

    “‘如实则神明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这句话不用我多做解释了吧!那六个人都是美少女”我道:“巫彭是首领,而且是不老童颜的那种。桐君是药师,其人本是炎帝座下,后来为黄帝效力。需要这两位大神出手解决,我们再来想一下黑不死之民,究竟是什么怪物”。

    盄餌、湔汗、刺治。

    学过传统中医的都知道,这不就是中医的治疗方法吗?那之前的解释和记录又都不对了,既然中医可以解决,为何人黑色,寿,不死,只是一场病吗?

    “黑死病”邵军道。

    “哈哈哈哈”。

    “切!”张春来道:“黑死病人能死,这不是说人不死吗!”

    “哎呀我去!你们哈,没一个正常的”我道:“桐君一个人就能解决的事,干嘛还要让巫彭也去,那是个不老童颜的女巫,是前面说的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美少女六人组之首,浑身通天彻地的本领”。

    光头彪子说道:“你是不是想说,那本不是寻常之事,却被记录得很寻常”。

    “对喽!”我大呼出声来:“重点在不死上,咱们先理顺《山海经》出现的所有线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