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科幻灵异 > 盗艺江湖 > 第174话 覡勿观之

第174话 覡勿观之

    之前说过,不死民的特征是黑、寿、不死。‘覡勿观之,大骇,其为不死民’这么一句话你们就没想过有什么问题吗?

    “不死民的外表接近行尸走肉,只能这么理解”邵军道。

    给邵军一个赞许的眼神,如此简单几个字,就把前面说过的什么巫彭桐君人得以盡年等等全部推翻。行尸走肉一般的不死民,處方、盄餌、湔汗、刺治就可以解决掉,那中医岂不是巫术?

    “这么说别大惊小怪,《阅徽草堂笔记》上详细说明的祝由术,跟医术还真分不清楚”我道。

    在唐代,宫廷当中的医官署,其官署的结构当中的确有一个门科,它的名字叫祝由科。作为医官三署中的一署,掌握祝由术的人和精通医术的御医共同为病人医治。史书上有记录,不管你们信不信史书就在那,唐代确有祝由科,直到南宋中期才被废除。《阅徽草堂笔记》列举了很多古代书籍资料,这上古的奇术只能追溯到黄帝时代,纪大学士引经据典,用了很大篇幅也没能证明祝由术的起源。但是在书中却话锋一转,写到了前面几块石碑当中隐藏的问题。

    关于引经据典,咱们就不再一一细说了,那些各个时期各路大神的著述多了去了,古代的文献资料都在,网上更是多如牛毛。

    覡师与不死民的大战咱们说之前,先把说过的一个个看似废话的东西提出来。

    前面说了,神族之战结束,败走的一方越过黄河,向自己的家乡退去。‘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一曰在穿匈国东’这些话咱们再次拿回来研究。覡师和穿匈国战士还在山中行进,也就是并未到达穿匈国的地界,那么在穿匈国东面的不死民国土,是他们经过的地方,这么说对吧!

    如果不死民是追兵,来赶尽杀绝的敌人,覡师和穿匈国战士只有可能是迷路,误入了不死民地界。不死民是敌人,只有在迷路的情况下才可能进入敌人的领地。

    “我更愿意相信,是不死民当时早已绝迹”彪子说道:“或者是被巫彭和桐君给治好了”。

    “对对对!不好意思我的语言组织能力不行”我道:“应该说他们当时经过的地方,早已没了不死民”。

    彪子说的没错,只能理解当时不死民早已消失。神族大战之前,各个部族必然是要结盟的,自己多少人,对方多少人都不了解,你们觉得这样的情况会发生吗!只有不死民早已绝迹,才会让跟随首领征战,本领比肩神明的覡师刚一发现就大骇。

    大骇,不是因为早已消失的不死民又重新出现在眼前,也不是人尸皆食,而是不死民的真实样子。

    跟在死尸大军当中啃食尸体,是经覡勿观之才认出的不死民,这里面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几个人大眼瞪小眼不明所以,只有张春来眼中一道灵光,他悟出来了。

    前面已经说过了,跟在死尸大军后面,成群结队出现啃食尸体。而且还是隐藏在草丛中,突然奔行起来如飞。在覡勿仔细观察之下才发现那是不死民,这其中隐含一个很明显的原因。

    “不死民和那些行尸走肉,不是简单的外表相近,更可能是,不死民的原本样子和习性,就是那句黑、寿、不死所隐晦的东西”我道。

    黑、寿,不死。

    之前解释不清的东西到这大家已然明了,不死民的外表分明就是尸体的样子,而且和行尸走肉活死人那种不同的是,不死民是活着的有智慧的人,啃食走着的尸体。

    “想想就恐怖”邵军道。

    《祝由十三科》上记载的第二块石碑说覡勿打破神明禁忌,将咒法传授给穿匈国战士,让他继续完成任务。这话听起来像是覡勿一走了之,但是《阅徽草堂笔记》当中的注解可是说清了,古人的记叙方法和今人不同,覡勿可能传授咒法给穿匈国战士,却不可能是在发现鸟兽啃食尸体就那么做,其中必然有缘由。

    邵军说道:“也可能是一个长篇故事中时常出现的方法,首先交代结果,然后中间的过程再一一细说”。

    “对喽!”我高兴的说道:“邵军听明白了,宋代黄河里挖出的石碑,在清代的《祝由十三科》里记录,本来就是按照石碑上的内容记叙,没有必要进行分析,黄河里挖出来的石碑,内容是为了记录祝由术的由来,第一块石碑和第二块的一部分来说明祝由术的传说故事,只用覡勿将咒法传授给穿匈国战士,来说明这些故事至此流传下去,并不是当时发生的经过”。

    ‘覡勿观之,大骇,其为不死民’。

    这句话里透漏的信息远远不止这些。

    《阅徽草堂笔记》上面的记叙,覡勿观之,他究竟是怎么观之的?想象一下山野之中的情况,有不死民跟在死尸大军后面啃食,覡勿和穿匈国战士在‘覡勿观之’之前并没发现。遥远的神族大战时期,山野当中满是巨柱裸子植物这一点对了吧!

    只有山高林子也高,还是那种终年雾气的复杂环境,才能让覡勿没有及时发现。

    “话再说回来,不死民当时很可能已被巫彭和桐君治好,早已没有了不死民的踪迹,覡勿才会经过不死民的领地向穿匈国前进。那么,他们的位置也能确定了吧!”我道。

    没有到达穿匈国,而且不死民就在穿匈国东,‘大骇,其为不死民’,他们的位置一定是不死民的领地,也可能是距离交胫国不远,因为这两个地域都在穿匈国东。位置定了,再来说双方力量。

    覡勿和穿匈国战士,面对成群出现啃食尸体的不死民,貌似两个人做不了什么。而且覡勿观之,大骇,这句话又说明一个情况。

    成群结队而来的不死民,在覡勿观之发现他们之前,正在一门心思的啃食尸体。有智慧,和死尸外表一般无二的不死民,跟在死尸大军后面,明显没把覡勿和穿匈国战士放在眼里。

    “哈哈哈哈”邵军说道:“同样的事情也可能是两种相反的解释,可以说不死民跟在死尸大军后面,是没把覡勿放在眼里。但是从跟在后面啃食尸体,覡勿没有去特意观之就没有发现来说,也有可能是不死民跟在死尸大军后面,正是躲着覡勿”。

    “对喽!交胫付于草间奔行如飞,这一句话就将不死民的行动状态表述无余”我道。

    刚才说过,穿匈国战士本是治水英雄防风氏后裔,到底是黄帝时期还是大禹时期才让他们被称为‘无心之人’?咱们别去争论,单从巨人族首领防风氏来猜测,穿匈国战士能够迎战人尸皆食的不死民,肯定具备相当的实力!

    那一定是个巨人!

    不死民之所以趴在草间,时而奔行起来如飞,是躲避覡勿和穿匈国战士。但是单凭一个巨人还不能让成群而来的不死民畏惧。在草丛中蛰伏,奔行如飞,又说明了不死民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啃食尸体而来。那种情况显然是说不死民不想和覡勿与穿匈国战士刚正面,躲在草丛注意隐蔽有智慧,奔行如飞那是因为什么呢?

    死尸大军在前面走着,不死民躲在后面的草丛里,是为了不让覡勿和穿匈国战士发现,只有这一种解释合理。

    不妨想象一下,不死民的外表是行尸走肉,只要不是啃食尸体的样子太过明显,一小口一小口的啃,应该不容易被发现,就像大家一起走路,悄悄上去啃一口,这情况也不至于暴露吧!外观和尸体一般无二,这不就是天然的伪装衣嘛!

    “哈哈哈哈”。

    “还悄悄上去啃一口,你咋不说行至途中,轻轻滴一口上去,让人不理解是什么意思的好”张春来笑道。

    “哏哏哏哏”邵军和彪子笑出了鹅的声音。

    我道:“别闹别闹,不死民啃食尸体的样子,也就是那句‘交胫付于草间,奔行如飞,似通人言,人尸皆食。’所隐藏的意思”。

    成群出现的不死民,跟在死尸大军后面,并不是趴在草丛中间蛰伏,而是三五成群,有方法有步骤的隐藏起来,寻找时机攻击那些尸体。

    奔行如飞是攻击尸体的方式,不死民自身的力量是一方面,身有利爪能够将尸体拆分成块,趴在草里啃食才是真正的样子。另一方面也隐含一种说法,这些都不是为了将败走的神族大军赶尽杀绝,而是不死民原本的生活习性就是如此。

    “想想一下,几个不死民从四周扑来,手中的爪子呲啦啦一声将行走的尸体扯得七零八落,然后你一块我一块的跳到草丛里狼吞虎咽”。坐成一圈,几个人听得眼睛都直了,我也想笑不敢笑。赶忙接着说道:“不是!大哥们!刚才说过的大禹九鼎,你们就没人和不死民放到一起来联系嘛?之前我说的没有一点废话,我不说透你们也别全当笑话好吗?尊重我一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