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我所向的生活 > 第七章 神祝(2)

第七章 神祝(2)

    玄庆十三年,圣上在京城中置神祈阁,由国师管理,负责祭祀等重大典礼。平日也会开阁,平民百姓也可入阁烧香祝拜。

    同年,二皇子李玄宁出宫开府。

    一得知李玄宁开府,乌颜就抱着贺礼屁颠屁颠上门拜访,连乌喀都忍不住说她不知检点。

    也怪不得乌颜,来中原的这几年可把她给憋坏了,京城里虽说大家闺秀们不少,竟没一人与她交好,她们都觉得乌颜的神智不太对劲。

    孤零零一人多年,知道李玄宁出来了,就立马找人家玩,至少在她的眼里她与李玄宁算是熟识。

    至于李玄宁本人的感受,人嘛,总有一天会适应的。

    也许是为了怀念母亲,李玄宁的府中也种了一棵石榴树。

    李玄宁看书的时候,乌颜爬树;李玄宁练剑的时候,乌颜坐在树干上观看;果子还没熟的时候,乌颜就要去揪,李玄宁废了好大的力气才拦下。

    这样无法无天的日子又过了几年,直到这世上护着她的人少了一个

    玄庆十五年,国师乌喀病逝,圣上为其停朝一日,神祈阁闭阁一月,举国哀悼。

    在四周一片袭来的哭嚎中,乌颜没有哭,她死死地盯着爹爹的灵柩。周围人觉得她是受到了太重的打击一时还无法接受,可是她看到了灵柩上空的气在一点点散尽。

    当晚,还在书房处理事物的李玄宁听到院里一声落地的闷响,声音不大,但对于熟悉此声的李玄宁来说极易察觉。

    支开了院里的护卫和侍女之后,他独自一人去会见墙影里人。

    两人相顾无言,看着乌颜的身体不住地颤抖,李玄宁不忍,搀扶着她进了屋。

    刚关上门,乌颜就瘫倒在他的怀里,失声痛哭起来。

    李玄宁碍于礼节想要推开,可终是下不了手,反正旁人也被支开了,当下也就只有他们二人,无所谓了。

    乌颜憋了情绪一天,在看到李玄宁后终于忍不住了。李玄宁轻拍着她的背,试图安慰,却从她口中听到了断断续续的“为什么”。

    “什么为什么?”

    “爹爹……不是病死的。”

    李玄宁听后一惊,“什么!”

    看着乌颜眼里泛着泪光,应该不假,“你可有依据?”他问道。

    “酒杯中的残液,有毒,我一看就知道了。”

    “即是有毒,国师应该也知道,为何还要喝下?”

    “因为酒,是皇上赐的。”说到这,乌颜又陷入了崩溃之中。

    “无缘无故,皇上为何要赐酒,是国师知道了些什么吗?”

    乌颜垂首摇摇头,回忆了一会儿,突然想到了什么,面露惊恐,“那些黑气!”

    “什么黑气?”李玄宁紧跟着问下去。

    “那一日皇上来神祈阁同爹爹商量一些事宜,我给他们倒完茶后,爹爹就让我出去了。我倒茶水隐隐瞥见皇上周围有黑气萦绕,将要反噬。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说出去也不会有人信……他会不会,把我也……”她的话语断断续续渐不成句。

    李玄宁听后,在乌颜猝不及防下握住了她的手,“你记住,今日你所说这些,断不可让第三人知道了去,不然你我都可能有性命之忧。”他注视乌颜的双目,一字一字说道。

    乌颜点了点头,脸上还泛着泪光。

    在送走乌颜以后,李玄宁独自在书房驻留了许久,一个念头在他的心底慢慢扎根。

    乌喀去世几月后,圣上任乌颜为神女,入主神祈阁。

    李玄宁对此并无意外,不仅是因子承父业,还是因他多方打听才知原来乌颜是乌璇一族百年难遇的天才,小小年纪,其对灵力的运用在族里可谓佼佼者。所以乌喀入大靳身边的族人几乎不带,只带了自己的女儿。

    乌颜入主神祈阁的那一日,百官皆至,圣上为其亲自授冠,外围也被好凑热闹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他们都想见一眼这年轻神女的真容。

    那一日李玄宁站在台阶下,看着昔日的少女身着流纹彩云盛装,披彩锦百花云肩,胸前垂挂着琉璃璎珞,沐浴日光之下,全身熠熠闪烁,缓缓拾级而上,真如传说古籍里的天神下凡一般,令人多看一眼都恐亵渎神明。

    乌颜来到圣上前,看着眼前这位赐死爹爹的凶手,乌颜咬紧牙关。不过,李玄宁说得对,如若自己真想报仇,就要不急于一时,要长远计划。

    在圣上为其授冠的那一刹那,令在场所有人都震惊的事发生了。

    只见天边一道金光乍下,彩云升起,隐隐约约似有凤鸟飞翔其中。

    “天降吉瑞!天降吉瑞啊!这当真是神女啊!”人群间沸腾起来。

    圣上见此,面露笑颜,当下封乌颜为彩祈神女。

    众官纷纷下跪,“天神大喜,予我恩泽,万气神全,福祉昌延。”

    望着天边的神迹,乌颜也感到不可思议。

    她定了定神面向百官,接受众人的跪拜。

    李玄宁常常奇怪,经历了父亲的死亡,成为神女,乌颜多少得有些成熟成长。可事实上并没有,这位小祖宗无论身居何位总想着出去玩,好几次被总管的官员揪回来一顿数落。

    看不得其可怜兮兮卖惨的摸样,李玄宁只好答应她闲来无事会派人送一些水果、玩具给她,给她讲一些民间轶事,解解高阁空虚。

    他不止一次怀疑乌璇族的灵力是靠脑子换的吗,乌颜高强的法术他有幸见过一次,可为人行事有时就同痴儿一般,大大咧咧不计后果。

    不过这样也好,别人对她的顾虑也就少,也更加安全。

    天神仿佛真的降下了恩泽,自乌颜上位起,大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粮食获得了空前的丰收。

    为了庆祝一年来的收获,今年的元宵节民间准备得也格外隆重。

    不知哪里的风声又传进了乌颜的耳中,乌颜一连好几发飞鸽传书恳求李玄宁助自己脱离苦海,说自己愿意打坐几个月不动也想去逛一下民间的集市。

    李玄宁无可奈何的答应她可以帮她逃出,但前提是她必须乖乖的跟在自己的身边,凡事都听得自己的安排,以免生出不必要的事端。

    元宵佳节,乌颜终于如愿踏出阁门,没来得及呼吸新鲜的空气就被李玄宁强制戴上面具,并嘱咐道今时不同往日,她即为神女,在集市出现,必然会引起百姓围观,到时候就不方便了。

    乌颜觉得既然已经出来了,就不必在乎那么多,乖乖戴上了。

    元宵佳节,夜色初降,各式高悬的灯笼依次点亮。街道上人潮汹涌,好不热闹!

    置身如此氛围之下,乌颜兴奋过了头,转头就把李玄宁的话抛掷脑后,在捱捱蹭蹭的人群间挤来挤去,李玄宁只好带着护卫紧跟其后保障其安全。

    乌颜在河边停下,看着河里众多的花灯,心动了,“李玄宁,我可以放花灯吗?”

    得到李玄宁的同意后,乌颜立刻动身买了个喜欢的花灯带回。

    花灯轻轻浮在水面,在乌颜的轻推下向前漂去,与其他花灯一样汇成星河。花灯远去,乌颜合手低首许愿,看起来十分虔诚。

    李玄宁内心嗤笑道,这家伙平时在神祈阁里有许愿时的一半认真就好了。

    “李玄宁,你不放吗?”

    “不放,我从不信这些,元宵节一过这些就成了河里垃圾了。倒是神女大人你,竟然还信这些。”

    “那我帮你许一个吧。”说着,乌颜合手又许了一个愿望。

    李玄宁张了张口,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元宵佳节,最缺少不了的就是元宵。

    一顿闲逛之后,两人在街边一桌相对坐下,点了两碗元宵。

    面具上的口太小,勺子送不进去,乌颜只好把面具摘下。

    李玄宁想要制止,看着乌颜大口大口地往嘴里送,也就默许了。不知是灵力使然,还是她仍保童心,多年来她依旧是自己初见时的模样。自己这几年里就拔高了许多,臂膀更加宽厚,将乌颜挡着严实。

    一时的松气换来的是要结账时几个路人认出了乌颜。

    乌颜也不躲避,自然地同他们招手,面带微笑,引来更多的路人。

    “呀,我没看错吧,是神女大人!”

    “神女大人跟我招手了!天降祥瑞于我啊!”

    “神女果真天神下凡,连样貌都如此美丽出众!世上究竟是怎么生出这样的人!”

    眼看人就要越来越多,李玄宁拿起面具往乌颜脸上戴,拉着她的衣袖往外冲。

    渐渐远离人群,乌颜依旧沉醉在刚才的热闹里,一副痴醉的模样。

    李玄宁见状冷哼一声,“一些阿谀奉承的话罢了,神女大人不会还真信了吧?”

    “可他们看起来很真诚呀。”

    “平庸之徒容易陶醉于美色当中,神女大人太过美丽,仙人都不免动心,更何况这些普通百姓了。为了接近美色,他们什么话都可以说出来。”李玄宁阴阳怪气地说道。

    美丽?动心?他是在夸我好看吗?

    乌颜嚼了半天李玄宁说的话,忽然看着李玄宁的眼睛问道:“那你也动心了吗?”

    “什么?”李玄宁脚步一止,险些摔倒。他不可置信的看着乌颜,这丫头只是一脸单纯的模样,让人确信她没有歪心思。可她越是如此,李玄宁越是气愤,她总是如此,带着一脸无辜的表情问出如此刺激的话,打给他一个措手不及。

    “所以你动心了吗?”乌颜继续问道。

    李玄宁只觉得气血攻心,一时语塞。

    结结巴巴地抛下一句“没有”就拽着乌颜往前走,催促她快点赶路。

    乌颜看着李玄宁背向她的后脑勺,他的耳朵好像有点红了,是出来太久,被冻红的吗?

    后面的很多年里,乌颜常常想起那一天,并祈祷着还可以回到那一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