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舞至巅峰 > 第一章 竹影青烟浮浅山 11月 第十四节 利益

第一章 竹影青烟浮浅山 11月 第十四节 利益

    景点门口,蕴雅一边买票,一边快速在“导游网”上搜索导游。不一会儿,两位打扮得一粉一翠的小姑娘蹦蹦跳跳走来。

    水粉和翠绿,都是特别挑肤色的色系,对于皮肤白的人来说,这些颜色是友好的。

    然而,这俩丫头干的就是户外工作,脸和胳膊晒得黝黑。

    所以,这自带荧光,高饱和度的防晒衣,罩在俩小丫头身上,乡土味扑面而来。

    “粉粉”上来就把脖子上挂着的“导游证”伸到蕴雅鼻子前:

    “我们有多年的从业经验,不但熟悉线路,还会讲很多当地风情典故。”

    “翠翠”咬着嘴唇不说话,眼睛瞪着蕴雅,两手揪着胸前的麻花辫,在指间绕来绕去。

    如果不是俩丫头屁股后面挂着小喇叭,肩上扛着小彩旗,蕴雅觉得,她俩简直“未成年”。

    “你放心,”“粉粉”凑近蕴雅:“我们网上的价格和你在景区里遇到的导游价格是一样的,我们不会坑你。我拍胸脯保证,如果你找到比我们价格更低的,我们返你……”

    蕴雅对价格毫不在意,她打断“粉粉”:“价格好商量。你们把我们领导招呼好了,等会儿每人再给小费。来,加个微信。我随时跟你们保持联络。”

    “你要‘招呼’到什么程度?”“翠翠”突然细声细气冒出一句,眼睛珠子滴溜溜在蕴雅脸上滚来滚去。

    “切——”蕴雅笑了,她知道“翠翠”对她的话产生了歧义,她白了“翠翠”一眼,反问道:

    “光天化日之下,你想‘招呼’到什么程度?——吃好、喝好、玩好,交给我时保证个个都是全乎的,不许有任何一个人出差错,不许发生任何意外,这就算OK!”

    “那好办,你放心!”“粉粉”笑起来,肩膀一顶,把“翠翠”叉到一边,“咱们打小就在这山上跑,我拍胸脯保证,我的脚尾巴跟儿都认识这山上的每一只蚂蚁,公的母的,叫什么名字。”

    两人黝黑的脸上,眼睛“秋水剪剪”,清澈见底。蕴雅第一次觉得这“芭比粉”,这“莹光绿”,穿在两个本真的姑娘身上,不但不乡土,反而纯洁又率性。

    “姐姐不一起上山吗?”“翠翠”小声问。

    “我在你们后面,今天山上的景点都要玩到位,”她压低嗓音:“领导们年龄大了,慢慢走,慢慢玩,不着急。具体进度,我微信来把握,要快你们就快,要慢你们就放慢速度,路上有茶室就歇歇脚,山里村民的小吃,都买来尝尝,费用我全部报销。”

    “晓得啦,”“粉粉”拍手,喜笑颜开:“我拍胸脯保证,你要12点到山顶,我决不会12点零1分在山腰,你要……”

    “好好,”蕴雅按住“粉粉”的肩,“我把人数交接给你们,带头的那位姓赵,你们叫他赵老师……”

    由于时间紧迫,蕴雅十分抱歉地来不及“美化”赵总了:“就是那个秃顶,看见了吗?他是头儿,你们有问题就跟他沟通。他人很好。比较麻烦的是旁边那个带绿眼镜的,看到没,青蛙王子……他比较爱挑刺儿,他发牢骚就让他发,别搭理他,别跟他较真儿,有什么问题,随时发微信给我。好吧去吧,注意安全。”

    远处的赵总好像有心灵感应,看向蕴雅。

    蕴雅对着手机发语言:“赵总,您先带董事们爬山,李总有事要处理。”

    赵总回了两个字:“知道。”

    看来总裁早已与赵总通过气。一切尽在不言中。

    ……

    “蕴雅,你把公司最新的‘关于人才及项目奖励机制的提案’发给海昌总。”

    哦,原来“海昌总”就是“羊毛卷儿”。

    “好的,我把‘提案’发给您,您转给海昌总吧……”

    “怎么?你还没加我们董事们的微信?”总裁眉头皱起。

    “哈哈,美女没说要加,我也不敢主动呀。”海昌总“例行”解围。

    “那你是怎么在组织会务的?”总裁并不饶过。

    完!早餐生的气搁这儿反弹呢。

    会务群是张小桐建的,他整整提前一个月给董事们发了会议通知邮件,提前15天发了会议资料电子版邮件。

    蕴雅乐得他无私承担了这些。她——好像就只接了个“机”?

    不不不,不是还……打了个电话,订了个房嘛……

    MD,光接个机就烦死这些“七嘴八舌”了,成天啰里吧嗦,她才不想加这些人的微信呢。

    再说,她蕴雅并不是“董秘办”的啊,朴棫公司并没有专设“董秘办”,董秘办只有赵总这一个光杆司令,日常董事会资料发送、寄送,文件起草、整理及存档,以及董事与公司之间的信息传递等等一切琐事,张小桐都“自觉”包揽了。

    怪不得赵总这么器重张小桐呢。

    不过,我既然承担了“董秘办”的一部分工作,那就让人力资源部把这项工作职责加到我的“岗位职责”里去,相应的,这份工资也应该发给我吧……

    蕴雅还在搜肠刮肚想找些反驳的理由。不过她自己也觉得“理由”站不住脚——你五星级酒店是白住的?你“公费”旅游是白享受的?早上你吃着辣辣的牛肉粉,喝着喷香的咖啡,怎么不见你掏一个子儿?

    即使找到理由,蕴雅也是不敢在外人面前和总裁争辩的——这点“分寸”必须有——私底下和总裁可以“没大没小”杠几句,当着外人,特别是董事、股东以及更上级的领导,让总裁下不来台,你这不是“砸”金饭碗,你这是把金饭碗往火里扔——化为空气的那种。

    蕴雅不敢怠慢,掏出手机仔细挑出文件,发给海昌总。

    这份最新版“关于人才及项目奖励机制的提案”,由总裁亲自主笔,几易其稿,直至昨晚深夜,总裁和赵总还在最后揣摩讨论。

    蕴雅有点脸红。人家在图谋公司未来,为公司的发展,员工的前程禅精竭虑,而自己,却在为眼前的那点鸡毛蒜皮斤斤计较……

    ……

    事到如今,蕴雅大致能明白这次董事会让总裁焦心的症结。

    来公司之前,蕴雅就听说了“釜底抽薪”事件。

    据说一个非常能干的业务经理,带着几个能力出众的兄弟跳了槽,同时还带走了手上的项目。

    这种事,在行业内见怪不怪——眼看好吃好喝把“小母鸡”养着快产蛋了——小母鸡改嫁了。

    用脚底板都能想像出来:鸡窝里容不下金凤凰了呗!

    ……

    人们一直对金融行业,包括银行业、证券业、投资银行、投资公司等普遍的人均高薪颇有微词。

    早几十年,提倡“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老一辈讲“奉献”——“奉献”光荣,“索取”可耻,谈钱伤感情。

    在“那个年代”,奉献青春,奉献个人能力,奉献智力和体力,是“正常的,普通的现象”;

    人们表彰和提倡的,是那些为了事业牺牲自己,牺牲家庭,甚至牺牲生命的人。

    现在……

    感情留不住人了,感情值几分钱?

    我“以厂为家”,厂给我“家”了吗?

    别谈情,谈情伤钱。

    事业?

    也无所谓事业,成王败寇——能赚上钱的“事”,叫事业,不能赚钱的“事”——那叫“玩物丧志”,叫虚度,叫瞎搞!

    除非家里有矿,祖上积德,你可以不挣钱,搞“事业”,否则,拿什么养活老婆孩子?

    跟着你“感情留人”喝西北风啊?

    ……

    “三留人”,只剩下“待遇留人”。

    你“贡献”,为公司创造价值,公司用“薪资”来衡量你的贡献——公正、公平、科学。

    你干活,它付钱,天经地义。

    现代人,不唱那些虚头八脑的。

    看来看去,只有“利益”,才让人稳固地绑在一起;

    时间作证,只有“利益”,才是最长久的根基。

    ……

    除了“硬福利”,还有“软福利”。

    为了留住人才,一些企业和公司不仅给予员工良好的薪资待遇,每年度还会邀请行业专家、知名企业家、院校名师、社会名人对员工进行培训,这种“软福利”用以满足员工对个人能力的提升和职业规划成长的需求。

    大海航行不仅仅靠舵手,也得靠水手。水手与舰船一同成长,当小舢板逐步成长为航空母舰时,水手也由“打渔仔”变身为能操控各种先进机械装备的职业船员。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