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俱是不归人 > 第九十四回:太后还政天子,刘瓠归封巴国

第九十四回:太后还政天子,刘瓠归封巴国

    引言:同样的化茧成蝶,常人见缫丝牟利,哲人见不破不立,佛家见生死轮回

    判词:

    弱冠求于东市,走马劳顿营盘

    此身一着便经年。浴血时常有,荒郊骨未寒

    而今卸甲陇亩,舟车乡里萦还

    回思历历又当前。衣衿尘已驻,谁与共相谈

    六月,太后莫明得了一场怪病,整日昏昏沉沉没有精神,在榻上一躺就是十多天

    这期间最着急的自然要数刘楚,见太医令多次调治无效,他直接微服乘辇上了仙莱山,亲自沐浴斋戒,祈求上苍赐福禳灾

    兴许是天子的一片赤诚感动了上苍,从仙莱山回来的第三天,太后竟真的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精气神,刘楚自是喜出望外,祖孙二人重聚少不了一番温存,此处不表

    在闲聊之余,太后说起了自己在昏睡期间做过的一个梦,她梦见了当年为自己的丈夫先帝刘桓陪葬的太监宫女们排成一串来到榻前请安,异口同声地传达着刘桓的口谕,要自己放宽心些把政务交给后辈,实在不行还有弟弟刘武可以帮忙打理,太后不住地询问他们关于刘桓的消息,可他们就是不为所动,等再仔细一看时,眼前哪还有什么人,不过是昭陵门口的一个个石俑罢了

    作为整个帝国权势最大的女性,她没有过分地沉浸在唯梦闲人不梦君的苦痛中,而是和刘楚非常理性地分析起了让政这件事,诚然,眼前的危机的确是被成功化解了,可只要大权还在自己手中,那么保不齐还会有谁会动这样的想法,若要从源头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让刘楚尽快把大梁挑起来,断了那帮人的非分之想

    这事要是单看刘楚一方确实言之过早,然而经过本次变故,太后和皇帝都惊奇地发现原来背后的宗族可以给自己提供这么强有力的保障,看来只要平衡好各自的利益关系,垂拱而治完全不是天方夜谭

    于是,太后于六月十四正式下达诏书,宣布自己不再垂帘;而刘楚也紧接着在第二天颁布了一道圣旨,宣布在本次肃清平反事件中有功的各路同姓藩王全部增加食邑五百到两千户,同时准许了目前所提出的所有关于子嗣袭爵的申请。刘武增加食邑五千户,配享太庙

    接到诏书的那一刻,刘瓠心里是有些不甘的,多在宫中呆一日自己便多掌握一份信息,同时也就多一分机会;回到巴国固然可以养尊处优,但几十年光阴倏忽而过,人生又得几次再逢良机呢?

    关键时刻,高艺及时跳了出来,他劝说刘瓠要注意张弛有度进退有法,有时候离开反而是为了更好地归来,当前局势势必会造成豪强四起而大权旁落的局面,眼下留在宫中没有丝毫用处,倒不如早早回到封地发展势力,到时候进可勤皇室退可保平安,唯有自己有了底气,才能不重蹈父辈的覆辙

    听了高艺的建议,刘瓠只得一声叹息,他知道高艺说的是对的,可是还有一点自己没好说出口,那就是自己用尽多少机缘才找到的旷世奇才如今却已被封为国师,眼下肯定不可能再随自己回到封地了,伯乐不常有,千里马也难寻,这可如何割舍......

    踏上锡车的那一刻,刘瓠但觉得心中五味杂陈,诚然,今天的自己已经成功攀上了父亲都没能企及的高度,可是代价呢?此去经年,又会是怎样的命运在等待着自己去挑战?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