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执剑跃升 > 序章(三)

序章(三)

    神祇,指天神和地神,泛指神明,这里是一种广义上的说法。

    神其实分两种,第一种是远古正神。

    也就是在洪荒蛮古初期诞生的神明,由宇宙终极法则之下的大道法则而生,代表性的有开创天地的祖神盘古,“先有鸿钧后有天”的鸿钧老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创立先天八卦的伏羲,创造万物的“大地之母”祖神女娲,后因世间天塌地陷以五彩熔石补苍天,斩鳖足立四极,从洪荒蛮古一直流传至今,还有一些后期诞生的神明,例如帝俊,东皇太一,祝融,共工等等。

    而第二种神便是修炼而成,是最开始由生灵进阶,一步一步褪去凡胎由弱到强缓步成长的神祇,这种是家喻户晓的一类成长式的神祇,最经典的是夏商周时由册封而成神祇。

    人不是先天生灵,如若踏上修仙之路,能修的也只有第二类神。

    所谓褪去凡胎,正是因为神仙是厌居尘世,脱质升仙,身外有身,超凡入圣,习先天罡炁,而五气朝元,三阳聚顶而斩去尘缘之人。

    这种神祇最开始境界的划分并不明确,所谓的天仙、地仙、人仙、神仙、鬼仙这五种并不是境界,而是种类。

    但是修行之路有人走的更远,道行上有差异,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就慢慢完善了这种修仙的体系。

    以凡界为起点,以炼气境为基础,至筑基境,到气府境,丹田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何谓丹田,接下来笔者就简单概括一下。

    丹田,有上中下三丹田,是关于能不能修仙最重要的基础,也就是前文所说修仙的前提条件是体质和灵根,修仙的路途能走多远,取决于丹田的优劣。

    人体四肢百骸,腹部脐下的关元、阴交、气海、石门四个穴位就叫做下丹田,一般简称的丹田都是任脉关元穴,脐下三寸之处的下丹田,为藏精之所。

    上丹田为两眉间印堂穴,也是督脉印堂之处,又称“泥丸宫”。

    中丹田为胸中膻中穴处,为宗气之所聚。

    上中下三丹田根据效用的不同,细分为下丹田为性根,上丹田为命蒂,中丹田性命交修,一般修仙顶多只使用了下丹田,从而藏精纳血,养气静神,运行或打通经脉,使灵气、内力、先天罡炁在体内运转大小周天,达到炼神还虚的境界。

    藏精纳血,养气静神也被先辈古人称精气神,视为三宝,三宝是丹田最为重要的东西,被先辈古人极为重视,丹田也被视如“性命之根本”。

    修仙之路本就是逆天而行的事情,不是每个人都那么顺利,而且这条路并不好走,一个正式踏上修仙路途的人,到了最后都会面临无数的劫,渡的过去则福泽千古,渡不过去则葬身天劫之中,形神俱灭,就连堕入轮回都是一种奢望,正所谓修仙之人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

    至于笔者为什么要再次强调修仙的困难,诸位可一观老子的修行心法十诀。

    【一为德字诀。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要延年益寿,返老还童,须不离常德,要做到先人后己、厚人薄己,过归于己、功归于人,勿执我见,我是而人非,勿非人而自高。】

    【二为养字诀。少言语以养内气,寡色欲以养精气,薄滋味以养血气,咽津液以养脏气,戒嗔怒以养肝气,节饮食以养胃气,匀胎息以养肺气,少思虑以养肾气,慎行藏以养神气。】

    【三为心字诀。万法唯心,万道唯心,心为人之主宰,炼精炼气炼神亦为精气神,均须先从炼心始,心涵动静,心不动则虚极静笃,明心见性,人我两忘,心无其心,无正其心,不为名动心,无心可动则近道矣。】

    【四为善字诀。养善性,存善心,行善事,与人为善,劝人行善,内外存乎善则德行兼备,人人能行善则邪恶自消,国泰民安。】

    【五为无字诀。对境无境,居尘无尘,动念无念,用心无心,无天无地,无人无我,道家宗诣皆在炼神还虚,炼虚还无。这与佛家的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佛相,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的宗诣相对接近。】

    【六为少字诀。精宜少漏,神宜少耗,气宜少损,福宜少享,乐宜少寻,名宜少得,利宜少积,少一分思虑多一分精神,含静修储藏之义。】

    【七为静字诀。形欲静,心欲静,气欲静,练功中固宜求静,平时亦应求其能静,静中固宜求静,闹中亦应求其能静,静能生定,定能生慧。】

    【八为寡字诀。寡言以养气,寡视以养聪,寡得以养性,寡欲以养精,寡动以养神,无所不寡则无所不清。】

    【九为淡字诀。名心宜淡,利心宜淡,色心宜淡,爱心宜淡,嗔心宜淡,疑心宜淡,胜心宜淡,无所不淡则无所不安。】

    【十为忘字诀。忘物可以养心,忘情可以养性,忘境可以养神,忘色可以养精,忘我可以养虚,无所不忘则无所不养。】

    大道至简,有念无法不可,下面就简单的举个例子。

    以掌控灵气为修仙的基本起始来讲,凡界三境的炼气境、筑基境、气府境,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

    先说炼气境。

    此境顾名思义,是要丹田中有灵气运转,而要能够感应灵气,由自身内核伊始,从内向外,才方能称为是在修仙,与之类似的,就是虽然能感受到灵气,却是无法触及,因此先人又创造一法,名为练体,由外而内亦称炼体,以此为基础来进行修仙的第一步。

    这里的内核就是丹田的意思,修炼丹田有诸多的限制和禁忌,首先解释一下修仙为什么顶多只使用下丹田,而极少数人才可以使用上中丹田这个问题。

    所谓修仙是一定要循规蹈矩的,因为人作为天地之间的万物之灵,本身是一种自然产物,精妙复杂,与天地自然和谐共振,和谐共处才能保持较好的状态,如果要解读人的躯体,就必须要了解自然之道。

    所谓自然之道,可以理解为人体与宇宙终极法则的关联,也就是两者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简单来说,宇宙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所有物质、能量、时间、空间的总和,反过来说,物质、能量、时间、空间就是构成宇宙的四要素。

    基于明确了这点之后,下面就可以继续探讨了。

    接着就得说一个远古祖神了,也就是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创立先天八卦的伏羲。

    在现存的资料记载中,纵观整个洪荒蛮古,无论是从大禹治理的那场洪水开始计算,还是《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的这场战争,亦对古代华夏族由远古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开始计算,还是周朝时期的武王伐纣开始计算,无论怎么计算,距今只有五千至两万年这个范围。

    回到人体与宇宙终极法则关联的这个问题上。

    现存的宇宙诞生之前,是由无光明无黑暗的一个层面中,由含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物质组成,笔者文化不高,就简称虚无宇宙吧。

    虚无宇宙早期时温度极高,甚至在一百亿度以上,基本粒子形态物质的密度也相当大,所以当时的虚无宇宙体系也就达到了一个平衡,但是因为整个体系都在不断膨胀压积,结果温度很快就处于了下降的趋势,当温度降到十亿度左右时,基本粒子形态物质的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而现今沿用的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

    温度进一步下降到一百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虚无宇宙间的物质就变成了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不断膨胀和演变,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宇宙,也就是现有宇宙。

    但是这个由虚无宇宙变成现有宇宙的空间,其实还没有完全演变结束。现有宇宙的演变其实要经历五个纪元,首先是原初纪元,也就是上文所说的步骤,接着是恒星纪元,也就是第一步时演变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上出现生命迹象,也显得比较平稳的时期,也就是相对意义上的同理诞生。

    既然虚无宇宙的物质变化能够产生现有宇宙,生命迹象开始出现,那么【神祇之名,可号令诸天,而不受有无躯体的影响】的说法,是否可以假设的认为这就是物质神,也就是第一批真正意义上诞生的远古正神,因为从虚无宇宙变成现有宇宙的那一刻起,就从而衍生了宇宙终极法则,次之衍生大道和天道,至于应运伴随而生的远古正神,有无躯体这个问题并无从记载。

    而且目前为止,诞生的所有生灵都处于恒星纪元,那么诞生物质神这种说法也就并不是无稽之谈。

    由虚无宇宙变成现有宇宙的第三步是湮灭纪元,也就是由平稳的恒星体系上出现生命迹象要全部湮灭,因为不管是多么伟大的文明痕迹,都要经历一次大洗礼,重整秩序,重归寂静,可以理解为盛极而衰。

    第四步是兼并纪元,也就是现有宇宙的寿命到达一定时间,现有宇宙中充斥的黑洞质量会达到一个非常可怕的量,届时现有宇宙中数之不尽的黑洞就会犹如灭世神明一般,吞噬恒星,以及一切物质,无一幸免。

    第五步是黑暗纪元,这是现有宇宙的生命末期,在这一纪元就连黑洞都会湮灭,一切尘归尘,土归土,届时一切又会回到原点,也就是又回到了由基本粒子形态物质充斥的虚无空间,就是又回到了虚无宇宙的锥形。

    处于恒星纪元的现有宇宙已经诞生了一百三十亿至一百四十亿年,而作为有生命记载的蓝星已经诞生四十六亿年,最古老的生命记载是五亿多年前,在那之前的四十多亿年前是什么样子的呢?

    .......

    时间线回到远古祖神伏羲这里。

    伏羲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远古祖神之一,起于楚帛书中,相传他人首蛇身,与另一远古祖神女娲是兄妹关系,而后兄妹相婚,生儿育女。

    在《易经》中有记载,相传一匹龙马驮着一幅奇怪的图案游出黄河将它献给伏羲,这就是《河图》,后来又有一只神龟从洛水中爬出来,龟壳上写着些神秘的符号,这就是《洛书》,远古祖神伏羲得到《河图》和《洛书》后苦思冥想,而后领悟创出了八卦图,用以推算历法预测吉凶等,后世称之为“先天八卦”。

    八卦亦分先天和后天。

    是以商周时期,周文王被拘禁在监狱,根据“洛书“演绎出了八卦,阐明了宇宙万物的运转及其作用,演绎流行之法则,并且注卦辞和爻辞,之后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正式创立八卦,也是此后的“后天八卦”。

    《易经·说卦传》中有记载,“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谓之卦图虽相对简单,但其图象却藏有天地间造化的玄窍,能通达数理之根源,可谓是字字真切,声声肺腑,而又玄妙异常。 

    意为先天,就是现有宇宙还没有形成以前,或是一切事物还未形成以前,尚在酝酿的起始阶段,也就是地理改变前的原始状态和混沌状态,就称之为先天状态,参照原初纪元。

    思意后天,就是现有宇宙开始形成以后,或是世间的万物已经处于产生、运动、变化、发展的阶段,也就是地理改变后的不断循环和变化的状态,就称之为后天状态,参照恒星纪元。

    先天八卦的主旨讲的是宇宙之本及其功能,先天是“体”,体是源,前,道,是大原则,亦为起始。

    而根据《易经》中的记载,“万物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至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这便是后天八卦的释义基本。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以“先天为体,后天为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