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贞观十五年九月初,帝下令太仆寺准备冬狩。

    狩猎自古有之,《左传.隐公》中即有“春搜、夏苗、秋狝、冬狩”这样的记载,在农隙习武事是春秋以来传统。而一方面则以狩猎获取祭祀宗庙祖先的祭品,另一方面则是检验骑射的国之大典,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军事娱乐活动。

    唐承自鲜卑北魏,宗室勋贵多好狩猎。皇帝曾言“大丈夫在世,乐事有三:天下太平,家给人足,一乐也。草浅马肥,以礼畋狩,弓不虚发,箭不妄中,二乐也。六合大同,万方咸庆,张乐高宴,上下欢洽,三乐也。”承自北朝的唐人狩猎自与汉晋迥异,汉晋多以冬狩为主,而北朝四季皆宜狩猎。

    太仆寺根据皇帝随行人马和狩猎时间交通气候安全等多方面选择洛阳南郊猎场。

    九月中上奏皇帝批准而后征发民夫修路建行营,至十月末完工。

    十月初一左神武军千余在猎场附近设旗帜等。

    十月初二羽林、神武两千余兵马入场,宣读《田猎令》,而后派遣诸军分东西北三路围堵猎场留南路缺口。

    十月初三,皇帝一行浩浩荡荡向猎场而来,皇帝太子诸王公卿皆着翻领窄袖胡服,骑大马,各率家奴携弓矢硬驽,刀剑绳索网罟鹰犬猎豹而来,所谓“忽闻射猎出军城,人着戎衣马带缨”大致如此。

    各路人马进入猎场之际各路兵士组织驱赶野兽使其向缺口逃窜,皇帝太子诸王公卿皆散开各带自家人马射猎。

    承乾自在东宫众将士的协力射猎中稳居第二,只比皇帝少猎。

    在诸皇室子弟当中承乾迥然如同异类,他没有大肚腩,没有臃肿的身材。承乾肌肤白里透红,身材匀称纤细。这在唐个以肌肉为美,以力量取胜的时代显得弱不禁风独树一帜。

    回去的路上承乾回首见苏氏嘴角上扬看向远方夕阳。承乾朝视线那头望去,只见夕阳微微落下,远处密林惊起一群鸟雀,微风拂面,凉意袭来。

    十月初四皇帝一行着常服抵嵩阳观问道。

    承乾自是在洛阳宫中与太子妃和洛阳公卿世家相谈甚欢。北周灭北齐以洛阳为东京。杨坚辅佐周静帝时相州尉迟迥起兵,山东湖北相应,坚以世子杨勇为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总领北齐故地,581年代周建隋以杨勇镇守洛阳。炀帝继位伊始其弟并州总管杨谅立即起兵反抗。平叛后炀帝以“毒被山东,遂使州县或沦非所……关河悬远,兵不赴急”决意立即营建东京。

    隋末炀帝战于辽东,在黎阳仓督运粮草的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反隋,率军十万攻洛阳,长安发四万援洛,其余州县见状纷纷发兵,杨玄感不克而亡。隋炀帝僻居江都,李密拥兵百万与王世充战于洛阳一带,使隋无法自洛阳支援关中,这对隋唐政权交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唐建立以后立即东进攻打洛阳王世充。唐军攻下洛阳周边一些城镇,河南州县相继投降归附,而洛阳甚是坚固,唐军昼夜攻城,死伤惨重,将士思归,军中多有不稳,高祖急令班师。皇帝上书高祖言:世充据守孤城,今若旋师,贼势复振,更相勾结,后必难图。乃孤注一掷继续强攻洛阳。来年皇帝擒获窦建德,王世充遂率众投降。以洛阳的和平收复为转机唐得以继续统一步伐。而以洛阳之重,高祖拜与李唐皇室关系匪浅的屈突通为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以镇守洛阳。

    随着统一战争的逐步结束,高祖三子矛盾日益激烈皇帝令陕东道大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镇守洛阳,令秦王府骑将军张亮率千余将士赴洛阳,以阴结纳山东豪强以俟变。

    贞观四年随着对东突厥战事结束,皇帝下诏重建洛阳宫,而后虽经多方阻挠却依旧如火如荼展开建设。

    相比于京师地势低洼湿热难耐,洛阳宫则更加宜居。洛阳宫城南是皇城,皇城上应太微宫星,亦号太微城亦或南城。东西两侧有东西隔城、夹城,北有玄武城、曜仪城、圆璧城,宫城和皇城东有东城和含嘉仓城,而出含嘉城往西有圆璧门,门西是圆璧城。城正南有曜仪门,门内昂曜仪城。城南玄武门,门内即宫城。

    十月十三,朝廷公卿到洛阳宫言薛延陀异动,承乾急令驿使快马报与皇帝,晚些时候皇帝一行回返洛阳宫商议此事,而后朝廷决议以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李世勣为兵部尚书,主持对薛延陀战事统筹。

    唐的都督制度起源于隋总管制,主掌所辖诸州城隍、兵马、甲仗、食粮、镇戌等军政事务。贞观年间皇帝多用庶弟和皇子派往地方担任都督,这其中有以善政闻名的高祖十四子霍王元轨,也有以恶政闻名的六子李愔,皇帝怒称其“禽兽调伏,可以驯人;铁石镌炼,可为方圆之器。至如愔者,曾不如禽兽铁石乎!”受宠的皇子诸如魏王李泰、晋王李治、都是遥领都督,遥领都督为赠官,不实赴任,以长史居府以总其事。李泰遥领相州都督,李治遥领并州都督,而李世勣便为并州都督府长史长达十六年。

    同年,薛延陀以其部众十余万会同同罗、仆骨、回纥、靺鞨、霫等数十部族众共计二十余万众渡瀚海驻白道川,占领善阳岭,攻打东突厥,俟利芯可汗阿史那思摩不敌,率众退回长城内,据守朔州,向京师求援。

    十一月十五,帝携太子诸王公卿返还京师途中在晋阳宫接待诸将并布置战事。

    十一月十六,门下诏:令营州都督张俭率所属兵马招纳奚、契丹等部族兵攻薛延陀东。命兵部尚书李世勣为朔州道行军大总管,率京师轻骑六千,会同部族兵两万从朔州出塞,统摄诸路军讨伐薛延陀。令右卫大将军李大亮为灵州道行军总管,帅灵州都督府轻骑四千,部族兵三万,从灵武出塞;以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为庆州道行军总管率庆州都督府轻骑三千,部族兵一万,从云中出击;以凉州都督李袭誉为凉州道行军总管领本部轻骑两千,部族兵三千攻击薛延陀西。

    诸将在京师分领任务毕,帝对太子及诸将道:“薛延陀负其强盛,逾漠而南,行数千里,马已疲瘦。凡用兵之道,见利速进,不利速退。薛延陀不能掩思摩不备,急击之,思摩入长城,又不速退。吾已敕思摩烧剃秋草,彼粮糗日尽,野无所获。顷侦者来,云其马啮林木枝皮略尽。卿等当与思摩共为掎角,不须速战,俟其将退,一时奋击,破之必矣。”布置完毕诸将分赴各处统军出征。

    十二月初一皇帝一行抵京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