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贞观十六年,承乾二十四岁,太子妃苏氏二十二岁,承乾的嫡长子皇太孙已三岁,魏王李泰和李恪也已二十三岁。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禁断屠宰,设斋,燃长明灯,往道观斋戒祭祀。此时大地冰雪未消,凌冽的寒风刮过,雪地上留下窸窣的脚印,乌鸦凄厉的叫声传遍空旷的天地。

    正月十五后朝廷接奏表言西突厥犯边。

    贞观十三年以来西州因西突厥边患而愈发萧条,百姓逃亡内地,商旅往来大减,尚书都省诸宰阁辅臣正热切的探讨着安西都护府辖境内日益脆弱的安全和锐减的财政以及激增的戍防压力,而后朝廷便以西州人口稀疏诏诸州死罪囚徒皆发配西州为户,若流放之人不足则迁徙囚徒戍防西州。

    月旬诏以郭孝恪授金紫光禄大夫,行安西都护、西州刺史。

    郭孝恪,许州阳翟人,隋未率数百乡曲附李密,为密心悦望将,后与李世勣守黎阳,及密败以黎阳仓降唐而与世勣入朝,封阳翟郡公,拜宋州刺史,与世勣经营武牢以东,其后窦建德率众来援世充,郭孝恪辅皇帝破之。武德未至贞观年间,历任贝、赵、江、泾州刺史,入太府㧑少卿,转左骁钮将军,贞观十六年行安西都护、西州刺史。

    随即门下诏江陵子岑文本为中书侍郎专掌机要。

    岑文本,字景仁,南阳棘阳人,祖父岑善方仕西梁吏部尚书,父岑之象隋未邯郸令。文本年十四,博考经史,性沈敏,善属文,郡举秀才,因战乱道路终断未应。时萧铣在荆州,召署中书侍郎,专典文翰。及河间郡王李孝恭克定荆州,署文本荆州别驾,孝恭平克东南,先是典军书,后署行台考功郎中。贞观元年为秘书郎专典文翰,其著《藉田颂》、《三元颂》,其才名既著而为李靖荐之,擢拜中书舍人。于贞观初与虞世南、李伯药、褚亮、颜师古、许敬宗、朱子奢齐名。其先与浴狐德棻撰《周史》,后多著史论,封江陵县子,十六年春为中书侍郎。

    贞观十六年正月下旬,金紫光禄大夫,殿中监宇文士及,卒,赠左卫大将军、凉州都督,陪葬昭陵。

    宇文士及,雍州长安县人,隋右卫美将军宇文述之子,宇文化及之弟。开皇未以父勋封新城县公,尚炀帝女南阳公主。大业中历任尚辇奉御,寻转鸿泸少卿,宇文化及谋逆后署为内史令。及至魏县,与封德彝等来降高祖,高祖纳之,从皇帝平宋金刚,时士及妹为昭仪,由是进爵郢国公,迁中书侍郎,再转太子詹事。皇帝继位以来宇文士及代封德彝为中书令,赠食邑七百户,寻以本官检校凉州都督,征殿中监,寻转蒲州刺史,数岁入为右卫大将军。别封一子为新城县公。在职七年,加金紫光禄大夫,贞观十六年卒。

    二月初一,中和节,此时节后农人下地,今年耕作自此时启。故而此节村闾之间祭祀勾芒神以祈五谷丰登,朝廷百僚进上农书以示朝廷务本。

    三月初三,上巳节,气温回升,百姓之家经历漫漫冬日,在此日会临水洗涤以拔除污秽。而士族文人则有郊野聚会曲水流觞以赋诗弹琴的雅趣。朝廷上巳之日赐宴百僚,京兆长安、万年大陈筵席,以雄盛舟高下,锦绣珍玩,无所不施。

    三月中,帝谓承乾道:“汝当多关心百姓间利害事,朕年十八犹在人间,百姓艰难,无不谙练,及居帝位,每商量处置,或时有乖疏,得人谏诤,方始觉悟。若无忠谏者为说,何由行得好事?况汝生长深宫,百姓艰难,都不闻见乎?且人主安危所系,不可辄为骄纵。但出敕云有谏者即斩,必知天下士庶无敢更发直言。故克己励精,容纳谏诤,汝常须以此意共志宁、正伦谈说。”

    承乾自是应允。杜正伦乃相州洹水人,隋时曾与其兄杜正玄、杜正藏以一门三秀才,同一年授秀才者仅十余人,杜氏一门三秀才自是令洹水杜氏为人称道。隋时为羽骑尉,入唐后曾为齐州录事参军,武德中入秦王府,为文学馆学士。贞观以来先后历任兵部员外郎、给事中、中书侍郎,而后领太子詹事、左庶子,兼崇贤馆学士,封南阳县侯。

    其有毅力以干练著称,然其私狭偏颇却令承乾身有体会,是东宫为数不多精于任事之人,承乾自是不会忘记他。

    于志宁,原出自鲜卑万忸于氏,字仲谧,雍州高陵人。北周太师于谨曾孙,中书舍人于宣道之子。

    隋时任冠氏令,晋阳首义后入秦王府为谋士,后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贞观初拜中书侍郎,封黎阳县公。后为散骑常侍,为皇帝近臣,贞观中为太子左庶子。

    四月初,追封李元吉为巢王,谥如故,以皇帝十五子曹王明为元吉后。武德九年元吉为帝弑,时年二十四。其有五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皆坐诛,寻诏绝建成、元吉属籍。皇帝继位以来追封元吉为海陵郡王,谥曰剌,以礼改葬。

    五月初五,端午,忌讳颇重,这日吃粽子喝雄黄酒续命缕,续命缕又名五色彩丝,有挂五色彩丝于臂或悬于门上,以避兵止恶的习俗,帝也会这日赐近臣以五色彩丝。

    中秋八月十五,民间有设鲜蔬果以赏月的习俗。皇亲国戚外州大僚诸蕃使齐聚京师,朝廷大宴三日。

    九月初九,重阳节,皇室贵胄百僚士绅农人皆郊野祭祀扫墓。在经历过一整个冬日的憋闷,这日大多人家全家出动,祭祀之后便在郊野聚会游乐。

    冬十一月以太子监国,帝狩猎于岐山,祭隋文帝陵,宴父老于武功庆善宫,酒酣帝与父老言及旧事,递起为舞,十一月出岐岐州至骊山行宫幸温汤,骊山狩猎。

    贞观十七年春正月戊辰,右卫将军、代州都督刘兰反,腰斩。

    刘兰,字文郁,青州北海人。仕隋为鄱阳郡书佐。此人颇涉经史,善言成败,然其性凶狡,见隋末将乱,破本乡城邑。武德中,淮安王李神通为山东道安抚大使,刘兰率宗党往归。

    武德年间以功累迁尚书员外郎。贞观初,梁师都据朔方,刘兰上言攻取之计,帝乃命其为夏州都督府司马以征讨。

    时梁师都联合突厥之师顿兵于夏州城下,刘兰偃旗罢兵休战,致使贼徒宵遁。及梁师都平,以功迁丰州刺史,征辟为右领军将军。

    贞观十一年,以蜀王愔为夏州都督。愔不通藩务,以兰为长史,总其府事。兰时有战功,以功拜丰州刺史,转夏州都督,封平原郡公。

    贞观十六年,谋反腰斩。右骁卫大将军丘行恭探其心肝而食之,皇帝闻而召之,道:“典刑自有常科,何至于此!必若食逆者心肝而为忠孝,则刘兰之心为太子诸王所食,岂至卿邪?”行恭无以作答。

    二月月下旬,魏国公病重,承乾往其宅邸视疾。

    二月二十四,魏徵薨逝,废朝五日,追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帝下诏厚葬,亲为刻书碑文。以郑国公魏徵薨逝,帝下诏画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等二十四勋臣画像表于凌烟阁上。

    三月,齐州都督、齐王李祐杀长史权万纪、典军韦文振等百十人,据齐州反。帝下诏:以兵部尚书李世勣、刑部尚书刘德威帅兵讨之。兵未至,齐州兵曹参军杜行敏等执李祐等降,不久李祐赐死于内侍省监牢。

    夏四月丁巳,荧惑守心前星。

    庚辰朔,汉王元昌、吏部尚书侯君集、莱国公杜如晦次子杜荷谋逆,伏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