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冷知识 > 第十七章 木棉袈裟

第十七章 木棉袈裟

    木棉袈裟原本是释加牟尼的金缕袈裟。

    有一天,释加牟尼在灵鹫山说法,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释迦摩尼十大佛陀之一、头陀第一)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柯迦叶。”

    迦叶尊者得到了释加牟尼的赏识,释加牟尼把金缕袈裟作为证物传给迦叶尊者,这件袈裟就是为后代佛门弟子顶礼膜拜的禅宗信衣——木棉袈裟。

    木棉袈裟传到菩提达摩,已经是第28代了。在南北朝的时候,达摩尊师奉命来到了中国传播佛教文化,佛教圣物木棉袈裟也随其一同来到中国,并成为了后来达摩祖师及其继承人的传承圣物。

    据敦煌发现的《历代法宝记》记载:木棉袈裟经代代相传至五祖弘忍时,由于禅宗内部产生了分裂,对木棉袈裟产生争夺,最终武则天从惠能手里迎得木棉袈裟入宫供奉,并请五祖座下的十大弟子来供养他们,当时资中的智诜就是其中的一位。

    武则天把十大高僧请到内廷受供,武则天就请问佛法:“各位高僧大德,还有七情六欲没有?”其他高僧大都回答得非常玄妙,惟有智诜说了大实话,说道:“人生则有欲,死则无欲。”意思说还活着就还有欲,我还有欲。武则天觉得这是一个讲实话大和尚,一个真正的得道高僧。武则天龙颜大悦,并把木棉袈裟赐予智诜。

    智诜意外地得到了木棉袈裟,他怕在京城树大招风,便以年迈思乡为由奏请回家,带着弟子悄悄地回到四川资州的德纯寺——就是后来的宁国寺。智诜把木棉袈裟就归藏到正殿里面。所以德纯寺就是木棉袈裟的最后归藏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