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冷知识 > 第十八章 关公姓冯,不姓关

第十八章 关公姓冯,不姓关

    关羽(?—220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郡解县人,东汉末年名将。相传,关公从幼年开始,便喜读《左氏春秋》等儒家经典,深明大义。年轻时,因打抱不平,杀死乡里恶霸而远走他乡。遇刘备、张飞后,与之结义,发誓辅佐刘备,匡扶汉室。此后多年,便跟随刘备灭董卓、破袁绍、战吕布、退曹操,屡建战功,实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政权割据,后因大意失荆州而败走麦城,悲壮去世。蜀汉丞相诸葛亮评关公曰“绝伦逸群”。

    关羽去世后,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朝雍正时期,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等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名列“五虎上将”之首,使用青龙偃月刀。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中的“义绝”。在宗教文化方面,关羽被儒教尊为关圣帝君、文衡帝君,被佛教尊为护法伽蓝菩萨(伽蓝神)、盖天古佛,被道教尊为协天大帝、翔汉天神等。

    言归正传,关公到底姓什么呢?

    原来关公出生在晋南解州(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小时候就爱打抱不平,有一次为朋友解围,他杀了人。杀人偿命,免不了要吃官司的。关公就逃跑了,他打算从解州向西南方向进入陕西,中间要路过潼关。他一路奔波,日夜兼程,终于来到了潼关下,当时还不到五更天。

    不到天亮,潼关不开门放行。关公一直熬到开关的时候,却又遇到了难题。官府规定,凡是过关的人都要进行登记。关公想,肯定不能透露真实姓名,那样可能会露出马脚。

    眼看就要到他了,关公心急如焚地望着潼关的大门,忽然灵机一动,我何不就说姓关呢?这就是关公指关为姓的由来。

    关者,潼关也。

    据《中华冯氏源流史》中记载:关羽本姓冯氏,关羽原名冯贤,字寿长。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六月廿四日,冯贤生于山西解州常平下冯村池里五甲(今属山西省运城市常平乡常平村下冯里村)。他的父亲冯毅,字道远,在当地还是个有名的铁匠。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冯姓委员会会长冯海军还特别嘱咐:“关羽本来是姓冯的,这个都有记载的。”是什么书籍中记载的呢?河南商报记者发现,清代学者梁章巨所着《归田琐记》中记载,关羽本不姓关,来到潼关的时候,指关为姓,才开始姓关的。清代的戏曲选本《清音小集》中则称,关羽姓冯名贤字寿长。《中国古代历史小说考》中,也有“关羽本姓冯”的相关记载。在百度中搜索“关羽姓什么”,河南商报记者发现,搜索结果多为“关羽本姓冯”。

    当然,也有人说关羽姓李,也有说姓夏的,这些都没有确凿的证据,别管关羽姓什么,它们都充分体现了民间老百姓对关羽的敬仰和崇敬之心。

    关羽在中国历史上被尊称为“武圣”,他忠诚、勇敢、正直的品质一直被后世传颂。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