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冷知识 > 第十九章 钱是什么

第十九章 钱是什么

    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期曾起过货币财富的职能。

    众所周知,流通较广的古代实物货币为“贝”。

    因为充当实物货币,牛、羊、猪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易腐烂,珠玉太少,刀铲笨重,故人们在实践中最后选择了海贝这一实物货币。海贝可作颈饰,有使用价值,便于携带与计数,因此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被选为主要货币。

    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因此中国汉字中和财富、价值有关的字大多与“贝”字有关。如:贵、资、贪、贫、财、购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

    为什么古代的货币叫做“钱”呢?

    常规解释是这样的:我国古代有一种农具,当时称为“钱”,最早曾仿其形状铸为货币。由于它较长时间地被当作交换媒介物,因而货币也就通称“钱”了。

    当然,周山通过甲骨文等古文字的研究,其实,这种解释也有点牵强附会,我们来看看这个钱字的本意到底是什么?

    钱字左边是个金字旁,说明钱是金属,这个很好理解。

    那么右边这个“戋”是什么意思呢?

    甲骨文“戋”从二戈,一正戈,一倒戈,会残杀之义,“残”之初文。战国文字“戋”所从的二戈并列,或中间加一横笔。

    《说文》篆文“戋”字亦从二戈,只是一戈在上,一戈在下而已。

    戋,(jiān)会意。字从双戈。“双戈“指代军阵中的一排或一列士兵。如果说军队方阵相当于一块方糕,那么一排或一列士兵相当于从方糕上切下的一个糕片。因此,“戋“本义是“一排(列)士兵“,引申义为“薄片“,再引申义为“薄“。

    在现代汉语中,“戋“字单独用较少,组字却很多。它的意思是细微或很少的意思,发音同“笺“。由“戋“字作偏旁组成的汉字,在字义上大都含有“少、小“的含义。

    “笺“的信纸或注解的意思,它取了“戋“字声音和小的意思,信笺是信纸,本指幅小华贵的纸张,便笺更点明了方便记事的小型便条纸的意义。“戋“字加三点水成“浅“,也取小意,指小而少的水,如:“河水很浅“。“戋“再引申则有浅显、浅薄、浅易、浅尝等等。“戋“加个“贝“字成“贱“,“贝“是古钱币,小钱当然是不贵了,所以“贱“是指物品的价值低。由这个意义,又引申出人的身份、地位、品格低微的含义,如贫贱、卑贱、低贱等。这“贱“字再加个三点水偏旁,又成“溅“,指液态物体受冲击而向四外射出的意思,如“溅了一身水“。栈“指小客店或货物集散之地。“践“指脚踩。还有“一盏灯“的“盏“字:“盏“本指小杯子,古时油灯用小杯碗做容器,故称一盏灯。现在虽然已用电灯,但“盏“作为量词仍沿用了下来。

    “戋“字意为“薄片“、“薄的“。凡从戋之字皆寓有“薄“之义。

    而“钱”字从金从戋,义为“金属薄片“。

    这个应该是“钱”字的最合理的解释。

    从商朝铜贝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逐渐形成了以诸侯称雄割据为特色的四大体系,即:铲币、刀币、圜钱、楚币(爰金、蚁鼻钱)。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的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汉武帝首创“五铢钱”

    唐代的方孔元钱

    咸丰宝直当五十样钱

    “袁大头”全称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