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筝途 > 四十八 祖父去世

四十八 祖父去世

    国家大剧院作为亚洲最大的剧院综合体,是中国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台,古筝圈也就诸如夏明笑这样金字塔尖的古筝大师才在这个舞台上,举办过古筝专场音乐会。

    要在这个舞台上举办闽筝专场演奏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陈千禾得从长计议。

    等周小津回到家里,陈千禾便拿出一份精心的策划案。

    周小津这段时间,在京的时间较少,他被周又宫和盛糖请去榴花坞,为闪曜筝团的男孩子们上课。

    当年的少年男团,如今都已长成青年,成为了古筝圈一支独特的筝团,清一色的男子青年演奏员,蓬勃朝气,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身为闪曜筝团的团长,周小津对这支筝团倾注了很大心血,一方面是不能辜负叔叔和婶婶的信任,一方面他对古筝教学也的确充满热情,可以说骨子里奔涌着一股对中国古筝的热血。

    面对陈千禾拿出的那份闽筝演奏会的策划案,周小津很慎重。陈玉春老人一直希望闽筝能够登上国家大剧院这样高雅的国家大舞台,帮助实现老人家的心愿,同时也促进闽筝进一步发展,这不仅是压在陈千禾心头的任务,也是周小津心头的任务。

    毕竟,他如今也是闽筝的女婿。

    “你别担心,这件心愿有我和你一起付诸行动,一定能实现的。”周小津给了陈千禾一个坚定的笑容。

    陈千禾不是一个人,她有整个闽南筝派做她的后盾,她还有周小津的鼎力相助。

    周小津也不是一个人,他身后有他的家族,有周川老先生的威望,有周又商、周又宫、盛糖的支持,以及他们背后的好友与人脉资源的倾情帮助,每个人都是一个光源,都能发散出一片光芒来,交汇一起,就形成了一片光的海洋。

    张广军等闽派古筝优秀的传承人纷纷赶往帝都,协助陈千禾做好这件闽筝盛事。陈玉春老人创办的“八闽筝团”更不能少了身影。

    周小津将整个“闪曜筝团”也拉到了帝都。

    一边是与国家大剧院那边对接演出事宜,一边是紧锣密鼓展开排练。

    除了老一辈一直传承下来的闽筝曲以外,陈千禾和周小津一直在编创新的闽筝曲,像当年周川老先生发起“秦筝归秦”运动那样,去搜集闽腔闽韵,挖掘闽南文化的真谛,从而编创出具有新风尚的传统闽筝曲出来。

    当“闽筝”二字在国家大剧院的音乐厅里亮起,贵宾席中央的陈玉春老人流下了两行热泪。

    舞台上是他的孙女和孙女婿,还有他的学生和他创办的“八闽筝团”,闽筝终于在他的期盼中登上了国家大舞台,且被国内外众多观众看见、喜欢,他再也没有遗憾了,他可以安心地闭上眼睛了。

    若说有遗憾,还是有一点点小小的遗憾的,那就是他太老了,病体日渐沉重,能坐在舞台下当观众已是勉强,更别说登台演奏了。

    不过,虽然他不能在最高的舞台上亲自演奏闽筝,但他的孙女、学生们代替他,用青春的力量在国家大剧院奏响闽筝婉转的乐章,更令他高兴。

    闽筝,终于后继有人,闽筝队伍终于越来越强大了,闽筝终于站上了大舞台,发出了身为中国古筝九大流派之一的强而有力的声音。

    当周小津与陈千禾带领“八闽筝团”和“闪曜筝团”的演奏员们在舞台上弹起张永芳先生的《祝贺》时,陈玉春老人的眼泪哗哗的。

    时光仿佛又回到了十七岁那年,质朴的少年风尘仆仆、跋山涉水前往那个叫画安的闽南小城,两位恩师收留他,教授他,闽筝是联系他们师徒情感血脉的纽带,是闽南文化代代相传的其中一个符号,更是闽南文化走向全国舞台,乃至世界舞台的其中一股力量。

    筝中闽军终于初具规模,可以傲然屹立中国古筝九大流派之中,站稳了一席之地。

    老人的眼皮许多次沉重盖下来,都被他用更强的意志力撑开。

    他要完整见证闽筝的高光时刻,为闽筝庆贺,为闽筝欢呼,为闽筝喝彩。

    他与闽筝结缘七十余载,与共和国同龄,终于迎来闽筝历史性的一刻。

    他必须与闽筝一起,为这一时刻共同留念。

    音乐会的最后,掌声与鲜花共襄盛举,老人被他最爱的孙女与学生们请上了台,在璀璨的灯光里,接过了观众送上的鲜花。

    这一夜,老人走了,唇角挂着安然的微笑。

    他为闽筝操劳了一生,见证并书写了闽筝跌宕起伏的历史,鞠躬尽瘁,这一夜功德圆满,功成身退,闽筝的未来就交给年轻一辈去开拓去传承去弘扬去发展了。

    陈玉春老人的骨灰被送回榕州的时候,时令又是五月。

    闽南的蓝花楹长廊又到了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节。

    办完陈玉春老人的追悼会,周小津和陈千禾再次来到画安。

    老一辈的闽南筝人又相继过世一批,还剩张阿弟,在闽南筝非遗传承人的位置上坚守着传统筝道。

    周小津和陈千禾来到张阿弟的中医诊所时,他戴着老花镜,正在为一个妇女诊脉。

    周小津和陈千禾没有打扰老人家,安静站在一旁等候,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张阿弟为那位妇女开了方子,妇女拿着方子去柜台抓药去了,张阿弟抬起头来,这才看到周小津和陈千禾。

    倒是一眼就认出了两人,没有把两人认成病人。

    “张师傅,您眼力见还是这么好!”陈千禾笑吟吟说道。

    张阿弟摘下老花镜,从位置上站起来,乐滋滋走向两人,说道:“你们俩今天来了画安,还去了蓝花楹长廊,那里可是网红打卡地,你们俩现在又是大明星了,所以我早就在短视频上刷到你们俩的视频,好多人拍你们俩呢,网上都是你们俩这次游览蓝花楹长廊的视频。”

    “咱们闽南就这么一条蓝花楹长廊,每年也就开这么一次花,我们这次送爷爷的骨灰回乡,顺道就来画安看看,也顺便来看看张师傅您。”

    听陈千禾提起陈玉春,张阿弟黯然了一下,很快又露出振作的笑容说道:“人老了,都要走这么一遭的,过几年,我就该去另一个世界和师哥团聚了,到时候,你们在这个世界弹筝,我和你祖父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弹筝,咱们就遥相呼应吧!”

    张阿弟比陈玉春小了几岁,如今也是杖朝之年,越来越豁达与平和了,对生死看得很淡很淡。

    何况从前,陈玉春在世时,老哥儿两个还探讨过生死的话题。

    陈玉春认为,人的生命其实是永恒的,人间只不过是生命的一段旅程,死亡不过是列车抵达了一个站点,下了站后,又开启了新的生命旅程。

    生命的尽头,也许正是下一站的起点。

    如今,虚长几岁的陈玉春不过是提前在下一站等候他而已。

    不知道,他是否已经在另一个世界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张永芳、汤友璋等闽筝宗师。

    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亦是不会阻断普及闽筝的脚步的。

    闽筝,是所有闽南筝人的心血与热爱。

    这样想着,张阿弟心头就燃烧一团温暖的火焰。

    能和周小津、陈千禾这样的筝界明星共奏闽筝,便是张阿弟如今最大的心愿了。

    他们把古筝搬去了蓝花楹长廊,张广军也带着“闽南筝”行的学生们齐聚到了蓝花楹长廊。

    没有预告,没有彩排,没有任何准备,来蓝花楹长廊打卡的游客们竟然偶遇了一场闽南筝的露天音乐会,领奏的还是周小津和陈千禾这对“筝坛伉俪”,就算对古筝不感兴趣的普通路人也要被两人吸引过来了。

    周小津和陈千禾是综艺界的红人,夫妇二人联袂演奏古筝,丝毫不亚于郎朗夫妇的钢琴四手联弹,瞬间就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聆听筝声。

    古筝作为中国民乐代表,“众乐之王”“东方钢琴”的魅力果然名不虚传。

    而这一次,让观众领略到古筝的曼妙与动听的,是来自闽南筝曲的旋律。

    当网上盛赞周小津与陈千禾“筝坛伉俪”佳话的时候,苏媛也看到了蓝花楹长廊里,周小津陈千禾领着闽南筝人们共奏闽南筝曲的视频。

    好一对璧人!

    苏媛内心赞叹,却又酸溜溜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