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九阳神雕 > 第二十四章,经在笔中

第二十四章,经在笔中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

    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这个就是口诀根本,心法

    气沉于渊,力凝山根。运气之时,须得气还自我运,不必理外力从何方而来。

    虚实须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

    气须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

    要用意不用劲。随人而动,随屈就伸,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前后左右,全无定向,后发制人,先发制于人。

    我劲接彼劲,曲中求直,借力打人,须用四两拨千斤之法。

    彼之力方碍我之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两手支撑,一气贯穿。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

    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其病于腰腿求之。

    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身能从心,由己仍从人。

    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

    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工弥久而技弥精。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已动。

    劲似宽而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阴到极盛,便渐转衰,少阳暗生,阴渐衰而阳渐盛,阴阳互补,互生互济,少阳生于老阴,少阴生于老阳。

    凡事不可极,极则变易,由重转轻,由轻转重。

    力从人借,气由脊发。

    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

    由腰展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

    合便是收,开便是放。能懂得开合,便知阴阳。呼翕九阳,抱一含元,此书可名《九阳真经》。

    第一式:太极聚气法

    面向东方,自然站立,先意守丹田,即采用顺呼吸法。

    意念天上的阳气自百会吸入下行,地下的阴气由两脚涌泉吸入上行,两股真气在丹田汇聚成太极形。

    并缓慢旋转,意念或离或存,勿忘勿助,每次练习不少于一个时辰,三十日后方可下一式!

    第二式:氤氲紫气生

    使一股暖暖的真气,从丹田向镇锁任督冲三脉的阴跷库流注,折而走向尾闾关。

    然后分两支上行,经腰脊第十四椎两旁的辘轳关上行经肩、背、颈而至玉枕关。

    此谓逆运真气通三关,然后真气向上越过头顶百会,分五路下行,与全身气脉会于中丹田,再分主次两支,还合于丹田,入窍归元,如此循环一周,身子便如灌甘露,丹田里的真气有似香烟缭绕,悠游自在,这就是氤氲紫气,此功练一年后即可练习下一式。

    第三步:水火真龙诀

    当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面对太阳而坐,取五心朝天式,意守丹田,然后意想太阳光化作五条火龙分别从百会、两脚涌泉、两手劳宫吸入,在丹田汇聚成一个火球。

    然后意念火球渐渐扩大,至上与宇宙重回。

    过后,再渐渐变小收回丹田,如此一扩一收,反复练习。

    收功:意念火球又变成五条火龙由以上五处飞出。化成太阳,悬于本人脑后上方。

    在月亮刚刚升起的时候,接上法进行,不过火龙变成水龙,火球变为水球,最后收功。

    五条火龙化作太阳变为五条水龙化作月亮。总得以阳变阴为准。

    第四步:金刚之躯

    练法与第三步基本相同,但不需真的面对太阳和月亮,练火龙功需一极寒之地,练水龙功需一极热之地。主旨:“阴中练阳,阳中练阴,阴阴阳阳,至阴至阳”。此功须七七四十九日苦修。

    …………

    本来秦卿之前练习记忆力是为了有人看管之下能记住九阳真经内容。

    现在也根本没人管他,自己窝在觉远的净室里苦逼抄经好几天了。于是胆子大了,把心一横开始抄录九阳真经。

    就算是完整版经书并没有多长,一共也就三千多字而已。字写小点三张纸就完全够用

    但秦卿愣是抄了快有一个时辰的时间。一来是字写的太小,这关呼吁身家性命不得不谨慎!

    抄到最后还对着楞伽经中的原版仔细检查了两遍。确认没有错字后这才放心……

    秦卿这才松了一口气,等到九阳真经的抄录版墨迹全部干枯了之后

    小心又小心的卷成纸筒,拆开毛笔,笔杆里面是空心将《九阳真经》塞进空心笔杆之中。这才开始抄录楞伽经……

    直到太阳落山,觉远都提着送来晚饭了,秦卿还在抄录经书

    这三卷厚厚的楞伽经依旧还有一大半,未抄写完毕。

    觉远看着秦卿依旧在认真抄写不由得赞叹

    “阿弥陀佛,秦施主果然勤勉,

    此经书,据传为达摩祖师亲手所书,且用梵文写成,小僧却还不曾读过。”

    闻听此言秦卿也停下笔来,这就对了现在的觉远压根就不会啥劳什子内功。

    秦卿:“觉远师傅,这梵文我确实认识的不多。抄了这么久这里面的含义,确是一概不知,说来惭愧……

    好在只是照着抄录,要是去研习,这一本怕是要研究到猴年马月去了。”

    见到觉远是提着食盒进来的,秦卿把经书和纸张,整理到了一边。

    觉远把食盒里的饭菜一一拜上,炒蘑菇,熘豆芽,拌豆皮,萝卜丝。

    觉远:“秦施主也不急于一时,来,先用饭吧。”

    觉远:“小僧给施主多点上几盏清油灯,今夜抄完,不耽误明日还经就是了。”

    晚饭后,在秦卿的净室,点上了四盏清油灯,照如白昼。往常都是晚饭前就抄完了的所以就没有这么奢侈。

    觉远:“施主请便,小僧先去做晚课了。”

    秦卿抄起后续的楞伽经,却也是二更天,终于抄写完毕。

    这时觉远那屋早已熄灯睡去……

    秦又拿起楞伽经,把夹缝里那些小字,又从头到尾复看了一遍。

    又取出藏在笔杆里的抄本,对照原本九阳真经再一次一一验证,完全无误,这才作罢。

    收拾收拾,准备熄灯睡觉。不愧是绝顶神功,尚未修炼,就感到它的不凡之处。

    《九阳真经》神功大成,可出氤氲紫气,内力自生速度奇快,无穷无尽,普通拳脚也能使出绝大攻击力;防御力无可匹敌,自动护体功能,反弹外力攻击,刀枪不入,水火不侵,成金刚不坏之躯。

    习者轻功身法,更是事半功倍。疗伤圣典,百毒不侵,专门克破所有寒性和阴性内力。

    天下武学俯拾皆可使用,非世间武功所能伤害。此经还附有缩骨功、壁虎游墙功……

    这就是一个很牛的发动机,用它来施展内力门槛很高的武学就不在遥不可及。

    哪怕是在睡梦中脑海里依旧一遍一遍地过着九阳真经。

    一晚无话,次日天明。

    秦卿起来整理一下抄录的楞伽经……

    又小沙弥僧送来了早餐,和觉远一起用完早饭,又去到藏经阁。

    今日倒是很快,找到一本《具舍论经》继续抄录……

    第七日......抄录《摩竭经》

    第八日......抄录《宝藏经》

    第九日......抄录《妙法莲华经》

    太阳又往西转了,秦卿合上手里这本《妙法莲华经》

    送还给觉远,表示要走,觉远破天荒嘴笨的打算挽留。秦卿婉拒与觉远惜别,便拿着抄录经书去了正殿了……

    虽然觉远这人呆愣木讷不是个练武的材料。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种人心不坏是可以相处的,最起码不用藏心眼提防……

    宁可跟快人快语,脑袋一句屁股一句的浑人交往。也别跟口蜜腹剑的人勾心豆角

    少林寺正殿内……

    无色:“阿弥陀佛!”

    唱喏佛号的声音,在秦卿耳边响起。

    “秦施主,九日已过,施主也抄完九部佛经,供我佛前,功德无量。”

    秦卿也像是长出了一口气,“这些时日,多有打扰贵寺,尤其是劳烦觉远师傅清修了,惭愧惭愧……”

    双手合十,冲着无色深施一礼。

    秦卿:“小生所抄写,这最后一本《妙法莲华经》经文,也劳请师傅,贡于我佛案前受佛光普照,功德圆满。”

    说完,伸手入怀,又拿出两根蒜条金,放在无色面前。

    秦卿:“这是一点儿心意,还请无色师傅代为收纳。”

    看到秦卿要走的样子,无色道:“阿弥陀佛,有劳施主破费了。

    不妨再住一晚,明日天明再下山也不迟。”

    秦卿施礼:‘常言道,客走主安,该来的时候来了,该去的时候就要去了。”

    秦卿:“况且,此时天色尚早,登封城内下榻还是可以的”

    这身上僧袍,原本是觉远师傅的,小生就带走了,也算为此行留个纪念。

    还望无色师傅,再给觉远师傅在置办一身新的僧袍。”

    无色和尚笑了笑:“哈哈,那是自然……”

    说罢,秦卿背上行囊迈步向前走出少林寺,飘然而去……

    秦卿不知道的是

    一处房顶上有一个白衣僧人默默地看着他走下山去,这僧人腰间挎了一个大酒葫芦…神情复杂口中喃喃自语

    “他看了楞伽经,不知道有没有发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