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培风 > 第十六章 寒光照铁衣

第十六章 寒光照铁衣

    虽然刚刚入秋,这东北边境已经刮起了凛冽的北风,北风穿过人的衣服,从皮肤由内而外,直直地刺到人的骨髓里。月光照在士兵的盔甲上,反射出毫无温度的的光芒,让人看了又生出一种由内而外的寒意。

    铁依来到韩光的军帐中,此时韩光正忙着在地图上写写画画,并没有注意到来人。铁依看着帐中坐着的少年,这少年生的鼻直口方,看上去威严十足。此时他正坐在军案旁,腰背挺得笔直,活像一面军旗。

    铁依发现这韩光虽然与自己的义兄吴锋看上去千差万别,但眼神里的坚毅如出一辙,难怪两人能成为至交好友。

    “学宫实修弟子铁依,见过韩参军。”铁依在帐门口行礼说道。

    这时韩光抬头看向铁依,认出这是今日大战时,在曾宪身旁的那位学宫实修弟子。韩光用笔在地图上圈了一处急忙起身走过来说道:“请问这位姑娘有何贵干?”

    “我从学宫来,是吴锋的义妹,这封信还有这件衣服是他托我交给你的。”铁依边说便把衣服和信寄过来,“义兄说这件衣服是什么‘碳纤维’制成的,他说你一听就能明白怎么用。“

    韩光一听是吴锋送来的信,急忙接过衣服和信。拿起一旁的匕首朝那件衣服狠狠地扎了一刀,发现并没有扎透,于是满脸惊喜地说道:“还真让这倔小子做出来了。”只是见到铁依还在面前,这才没有急着拆信。

    “多谢铁妹妹了。”韩光说完当即觉得与姑娘第一次见面就称呼人家为妹妹,多少有点不妥,急忙补充道:“你既然是吴锋的义妹,那也就是我的妹妹。在军中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尽管开口。”

    “多谢韩大哥,小妹祖上三代都是武将。我虽然是女儿身,但一向最向往沙场豪情,自幼就想能有朝一日像男儿一样上战场跃马杀敌。”铁依行了一个男子才行的抱拳礼,看上去比男子还要豪迈,接着说道:“我听余总兵说你秋收前要守关,所以想要跟你一起上战场。”

    韩光听完不禁一惊,其他几个来实修的弟子在见完余总兵后,早就去城里找了最好的客栈住下来,并且打点好了写评价信的军官,只需要无忧无虑地吃喝玩乐,半年时间一到,就可以拿着全是赞美之词的推荐信回学宫交差,可这小姑娘竟然主动要求上战场。

    韩光虽然感怀于这少女的豪情壮志,但也实在不敢带他上战场。毕竟刀剑无眼,她万一出了意外自己恐怕没法和总兵交差,更何况听她说自己祖上三代为将,想来家中也是有权有势,在自己手里出了意外说不定还会引来某位大人物的责难。再者就算全部按她说的做,满足了她上战场的愿望,总兵那里也不会给自己记功。因此这种干好了没功劳、干坏了有罪过的事情,韩光也不敢轻易答应。

    “你现在不是在余总兵帐下学习用兵之道吗?更何况还有曾军师教导,哪里还需要上战场凑热闹。”韩光边说边坐到桌案前,看起吴锋写来的信。

    “余将军和曾军师确实对我照顾有加,军中机密也从不瞒我。可他们太过担心我的安全,整日就让我在帐中读兵法,就算上战场也是让我在后方观战。”铁依看着韩光说道,:“我听余总兵说秋收前你得在这里守关,秋收后还得阻击追兵,守城和阻击想来也不会是太惨烈的战斗,所以就请韩大哥准许我留在这里,总兵那里我自会禀报。”

    韩光也没答话,一边读信一边想着到底答不答应铁依的请求。信上写了吴锋是怎么在七教习的指导下开始蓄养真气,怎么做出了电磁弓。后边写到自己认了一位义妹,是前朝名将铁玄的孙女、当朝兵部侍郎铁同旌的女儿铁依。

    韩光读到这里愣了一下,想到入伍以来,自己提出以正合、以奇胜的战法,又改进大炮,后来又立了些功,虽然得到了总兵余思敬的器重,但却招致了大多数军官的嫉妒。镇北军中所有战功只要不是余思敬亲自向朝廷表奏,都要经过军中的宋师爷统一向朝廷奏报。而宋师爷生平最是滑头,从不得罪人,就算得罪也要得罪少数人,在给韩光请军功这件事上,要么得罪韩光,要么得罪大多数军官,宋师爷当然是选择压下韩光的军功,从而避免得罪多数人。

    因此韩光入伍以来,虽然打过几场漂亮仗,也立了几次大功,但立上十份功劳最后也难有一份出现在表功名单上。这一切韩光早已习以为常,心想只要余总兵知道自己的功劳,了解自己的能力,那自己只需要耐心等待,余总兵早晚会委派要职给自己。

    这里韩光从信上知道了铁依的真实身份,当下拿定了主意要满足铁依上战场的心愿。因为自己只要在铁依面前好好表现,体现出自己带兵打仗的能力,她以后一旦跟她那当兵部侍郎的父亲提起,那自己的能力就会被这位大人物注意到,以后朝廷上缺武将的时候就会留意到自己。

    “好,我就同意你留在这里守关,总兵那里,你还是要知会一声。”韩光说道。

    铁依应了一声,接着凑到地图前,发现韩光刚才用笔在地图上圈出来一块平原,这平原两面临河,是两条河流交汇的地方,此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铁依想了好一会儿也没看出这平原有什么特别,接着向韩光问道:“你圈出来的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是我为来追击的敌人选的葬身之地。”韩光边说边在地图上比划:“蟠龙关附近的粮食七日后就可收完,辽东镇的大部队会来接应粮食和百姓先行离开,而我这支军队须在此地守住一个月,保护城内百姓全部撤走。此城墙高粮足,守住一个月并不难。我军一月后撤出此城与大部队会和,到时给敌军留下一座空城,敌军必然来追击,漠北人最擅长骑兵作战,在平原上和他们对冲骑兵胜算很小,所以我的计划是先把他们引到此处,再一举歼灭。”

    铁依没怎么听懂,不禁疑惑地问:“难道这么大的一座蟠龙关,就拱手让给敌人吗?还有,你圈出来的这个地方也是平原,最后决战不还是得跟敌军骑兵正面作战吗?”

    韩光一说到行军打仗就会无比严肃,此时也不例外,而他平时也最喜欢有人在他讲解战术时质疑自己的观点,这样自己在解答的时候可以好好复盘自己的计划。

    “漠北人作战骁勇,擅长使骑兵,但是不会经营根据地,也不擅长组织生产活动。因此漠北的骑兵虽然动不动就千里奔袭,但他们的后勤补给一直都是个大问题。眼下就要入冬,他们缺少粮草,就算留给他们一座城,他们也守不到明年春天。我军收缩战线、坚壁清野,就是为了消耗掉他们那不多的粮草补给。明年春天耕种之前我们就会把这座城夺下来。”韩光说完在地图上指着先前圈出来的地方说道:“至于此处平原,是两条河的交汇处,又有一面临山,只有北面可以通行。我只需要把他们引到此地,再堵死北面,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困死他们。”

    铁依顺着韩光所指的那处看去,不禁更疑惑:“这平原确实只有北面可以通行,但是这北面也太宽了些,怕是足足有五里宽。更何况两面临水,再过一月这东北边境就更冷了,到时河水肯定结冰,又怎么能困住他们?”

    “我自有办法。”韩光脸上依然严肃,可是也掩盖不住他胸有成竹的样子。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如韩光所说,这一个月虽然也有漠北人来攻城,但没有掀起什么太大的风浪。

    城内百姓都已经撤完,只留下韩光统率着的三千骑兵断后。本来总兵下的命令是且战且退,最后与大部队汇合,可韩光立功心切,又急于在铁依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所以才制定了这次的行动计划,想要全歼追击的敌军。

    韩光带着三千骑兵撤出蟠龙关,进城的敌军发现是座空城,于是组织五千骑兵追击。

    韩光离开蟠龙关前,在城中故意留下了大量治疗瘟疫的草药,还留下了许多假文书,文书大意是军中瘟疫流行,士兵伤亡惨重。还故意杀了一批战俘,把战俘的尸体集中烧掉,并且留下骨灰。韩光刻意造成军中爆发瘟疫的假象,是想麻痹敌方,引诱敌方来追击抢粮。

    韩光引着三千骑兵在前方奔逃,后方有五千骑兵追击。敌方一时追不上,韩光就命令士兵们埋锅做饭,每一顿饭扔掉一半的锅灶,并把事先带着的猪骨头烧成灰留在原地。

    漠北追兵眼见明军锅灶扔的越来越多,留下的骨灰也越来越多,只以为明军因为瘟疫伤亡惨重,而己方只要追上他们,就能抢到足够过冬的粮食。

    这天傍晚,韩光带领的骑兵终于把追兵引到了先前指定的小平原处。

    一支几十人的明军小队潜伏在一边的山后,看到漠北骑兵们追过了山口,急忙跑出来,每个人在山口前两百步的的地方埋了十来个铁盒子,接着又跑回了山上。

    那两条河果然结了厚厚的冰,韩光带着队伍踩着冰过河,明军大队人马刚刚过河,一旁的山上响起阵阵炮声,队伍里的铁依向山上望去,只见一百来人正推着大炮向着河面的冰层狂轰滥炸,这炮据说是韩光改良的,与普通炮发射的实心铁弹不同,这炮弹落地爆炸,向着四面八方炸开,铁依曾在战场上见过这炮,一炮就能把方圆三丈内的敌军骑兵通通撕成碎块。

    河面原本厚厚的冰层一时间四分五裂,紧接着,河面上掀起阵阵滔天巨浪,河水开始沸腾翻滚,好像下一刻就会被蒸发成水汽。

    因为这种会爆炸的炮弹制作不易,先前在战场上用去一大半,这一小半并不足以解决五千骑兵,但是足以崩碎河面上的冰。接着韩光的队伍里出来几十个骑兵,策马沿着河跑了一圈,边跑边往河里撒盐,看样子撒了足足几千斤。

    韩光率领骑兵过河后并未多做停留,而是沿着其中一条河边绕回山口,漠北骑兵眼看中计,急忙掉头撤退,刚撤到山口前两百步,只听得又一片巨响,前排骑兵脚下爆起一朵朵火云,火云周遭连人带马被震成一片片模糊的血肉。后排的骑兵急忙勒马,有几个勒不住的纷纷跳下马,刹不住的战马跑到前边又激起阵阵火云。

    此时韩光的部队已经顺着河绕回了山口。因为漠北骑兵还没过河,河面上的冰就被炸碎了,他们只能原路掉头返回,可是被山口的阵阵火云挡住了去路。

    “这个叫地雷,不管是人还是马,只要走过去就会爆炸。”韩光此时正对一旁的铁依解释。铁依本来震惊疑惑到了极点,可一想起自己那位义兄吴锋造出的刀枪不入的防身衣,还有那把劲力十足的铁弓,想到吴锋和韩光是至交好友,那韩光造出这些东西也不奇怪。

    其时已是天黑,双方追逐了好几天都人困马乏,于是都极有默契地后退数里休整。漠北骑兵忌惮山口处的地雷,不敢贸然前进,只能先休整一夜,明天再想办法突围。

    明军这边,山里潜伏的几十人的小队从山中走出来,在山口处布置了几个大箱子,山口处顿时布满了阵阵白雾。

    第二天早上,山口那阵白雾一散,原本计划突围的漠北骑兵们感到了深深的绝望,山口原本那条五里宽的通道,此时被一道一人高的墙牢牢拦住,墙上还有巡逻的明军。这道墙是从山上取土堆成,又在上面浇透了水,经过一夜天寒地冻,松散的土墙成了坚实的冰墙。

    漠北骑兵们还没想到办法突破山口的火云,现在山口又多了一道三四里长的高墙,漠北骑兵们斗志全无,想要踩着冰过河。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更何况先前明军还倒了足足几千斤盐。河面上的冰此时极薄,连一人一马都担不住。

    漠北军走投无路,便又向着山口冲锋,还没碰到那堵冰墙,便被脚下腾空而起的火云炸飞。

    漠北骑兵们此时绝望到了起点,进无可近,退无可退,随身携带的干粮只够坚持两天。

    又过了两天,那堵冰墙没有一点要化的痕迹,河里的冰刚要厚一点,就被山上的大炮轰碎,装干粮的口袋也越来越瘪。山口前遍布地雷,漠北骑兵们也不敢贸然冲锋,只能寄希望于大部队尽快发现自己在此处。

    这天,百无聊赖的明军们在冰墙上摔跤的摔跤,比剑的比剑,甚至还有几个唱起了小曲。

    几个气愤的漠北骑兵策马冲向冰墙,当即被地雷炸碎。此时漠北骑兵的精神和身体都被折磨的脆弱到了极点,许多人看到同伴被炸飞,竟吓得嚎啕大哭起来,剩下的纷纷下马投降。

    。。。。。

    韩光带领的队伍押着俘虏走在回蓟州城的路上。

    “韩大哥,不是说围师必阙吗。这次围得这么严实还是赢了,可见兵法用起来还是得因地制宜。”铁依在马上说。

    “不错,真正的兵家大忌只有一个,就是不知变通。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再高明的兵法也得根据实际情况变通。”韩光在马上答道。

    此时铁依在马上看着韩光,想起自己的义兄吴锋,发现两人都能造出一些神奇的东西。两人之间也有很大的不同,吴锋擅长战略,从军队战略到国家战略他总能说的头头是道;而韩光擅长战术,善于用兵,又不墨守成规,总是能利用一切资源在战场上取胜。将来若两人都入朝为官,必然是一文一武两大国家柱石。

    铁依也不知道怎么会在心里比较起这两个人,可这一比较又觉得,吴锋虽然也让自己崇拜,但终究和自己走的是两条路,又沉迷在修行的梦里不愿意面对不能修行的现实。而韩光是行伍中人,小小年纪就这么会用兵,而且总是能利用现存的一切条件取得胜利。铁依心里有种预感会和韩光同行好久。。。。。。

    初升的月亮洒下一片寒光,寒光映在士卒的铁衣上,反射出的光和月光混在一起,原本清冷的月光多了几分皎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