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南明见闻辑 > 第十章 脸色

第十章 脸色

    五月二十七,时间悠哉悠哉又过去了两天,朱贤政左等右等硬是什么情报都等不来。

    他还真担心这个高爵爷到时候把他这个没了驻地的守备忘记了,就把干粮和说好的一两五钱饷银还有一堆塘报文书塞给了我,让我按着自己承诺的一日夜三百里奔赴去泗州先了解情况。

    吃饱喝足的我选了两匹马就准备出发,也不知道是哪里散播出去的传闻,老钱这伙人竟以为我是个闲差,缠着我要我帮忙采购衣服蜡烛。甚至老钱还托我买一本三国演义,我脸色登时就难看了下来。

    ------

    脸色不好看的还有一身宽松衣服的坐在自己府上看着黄得功寄来的书信的马士英。他看完后随口丢给了阮大铖,而后阮大铖看完也分给了杨文骢。三人脸色都阴沉沉的。

    阮大铖一直默不作声,杨文骢也不敢多说什么。过了一小会,阮大铖才悠悠叹道:“若是当时瑶草不做许诺,也就不会有这多般事情了。”

    黄得功在信上写着得封侯已经是让他感激涕零连连扣头了,但是朝廷居然要他黄得功移镇庐州,这是万万没法接受的,他就索性把旨意撕了。

    还在信里一再提及卢公公和马首辅和他的约定,除非是马首辅和卢公公的命令,否则是万万不会挪窝的。

    马士英抬眼看了杨文骢,说道:“龙友也是这样想?”

    杨文骢不敢答话,但是默不作声也是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马士英自嘲般说道:“我护送圣上南下御极多半也是无奈之举,自打我回到凤阳时早就大局已定了,我所做的不是顺水退舟罢了。卢公公为了圣上登基早就已经许诺诸将了,如若我不带头,反而让什么袁继咸吕大器这样的宵小之辈钻了空子,那才是万劫不复。”

    杨文骢这时候才慌不忙答复道:“只是兄长现在应该如何是好?这拟定四镇的奏疏是史可法上的,高杰黄得功两镇现如今肯定恨他入骨,而他眼下也去了江北督师,那不是凶险至极?不如先喊他回来,先委派巡抚监军过去安抚镇臣?”

    阮大铖站起来答复:“不可!不可!”

    “史可法貌似忠良,若留他在南京他必然会和瑶草兄在朝堂争斗。这是他使的以退为进之计,瑶草兄万不可上套。”

    马士英也万般无奈:“朝廷内外交困,无钱无人无兵,一黄得功就跋扈至此了。圆海兄你智计超凡,还请你指教。”

    阮大铖绕着大厅打转,一副困扰至极的样子:“还是安抚为上吧。这些事情切不能让东林那些人知晓,不然定要引起攻讦。”

    “兄长,阮先生有大才为何不向圣上举荐?”杨文聰说道。

    说到这马士英是真的困扰难耐,脸色少有的露出真诚。“我现在也并无建树,直接举荐圆海兄怕引起朝野轩然大波。”

    阮大铖却讪笑说道:“瑶草兄我知你有万般困难。但是毕朝众正,可有说务实整治了江防?丰盈了国库?这一月来不也疏无建树吗?”

    内群臣昏昏,外将帅跋扈。杨文骢不禁想到,忧心忡忡得提自己的兄长马士英叹了一口气。

    ---------

    脸色最难看的莫不过扬州百姓了,自打五月二十五郑元勋被惨杀连尸骨都拼凑不成后,属实是把高杰惹怒了,高杰下令一定要取出杀死郑元勋的马鸣騄心肝来看看有多黑。

    于是他连令猛攻扬州。一边是从山西南逃时就烧杀抢掠惯了的高兵,一边是安泰惯了的扬州军民。就在这猛攻之下,守城的军民被杀伤甚众,而对城外围攻的高杰部却基本没造成什么伤亡。至于他们的青天大老爷扬州知府马鸣騄,已经在二十五日夜拿着高杰的牌子乘夜一路跑到泰州去避难了。再遭猛攻两天,就有高兵要登云梯破城了,用心生绝望形容扬州的百姓都贴切十足。

    而这个时候,扬州城也终于等到了他们的救星。一行三百人的队伍,举着“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督师淮扬”等等大旗簇拥着史可法疾驰到了扬州外。

    扬州城内的百姓们眼睛都亮了起来。就指望史可法把城外这些乱兵贼将全都杀光,这些天攻城给他们带来对高杰部的恨意已经能让他们回家骂高杰个挫骨扬灰都算是客气的了。

    而营中登高的高杰也看到了这个情形,他巡视诸将问道:“其他方向没有再来人吧?”

    收到众将只有这三百人的答复,高杰都有点诧异,下令道:“放他进营门吧。”随后就下去见史可法。

    史可法一路风尘得冲了过来,直面高杰。

    在史可法的描述下终于是把误会解开了,五月二十五那天全是因为机缘巧合,导致城内的百姓在谣传郑元勋发的是免死牌,而且郑元勋最后说的“扬城还杀扬城人。”也是一个误会,是城里有个治军不严的军官杨成,之前失手打死过百姓。结果这么阴差阳错的郑元勋才导致被军民误杀了。

    他还劝高杰说道:“高镇,马鸣騄是朝廷守土的命官,不能这样随意杀害的。”

    这下直接轮到高杰傻眼了,看着眼前这个叫史可法的黑矮小个子,他本来就是想着史可法卖他个面子把这个姓马的抓出来惩戒一番就把这事顺水推舟过去算了。没想到史可法反过来说自己不是,一时间怒气又上涨,直接下令道:“把这个人给我关到福缘庵去。本深!他的部下三百人你全部收编!”

    这下轮到众将傻眼了,我大明朝哪有总兵把督师关起来的。饶是嚣张跋扈惯的杨承祖都不知道咋做了。

    高杰再次说道:“听不明白我的将令?!”

    随后众将七手八脚得行动了起来,扛着尚在懵逼中的史可法就往福缘庵送了去。

    李本深战战兢兢得凑过来:“大帅,那我们还攻城吗?”

    高杰狠狠瞪了他一眼:“督师都来了还攻城?下令全军,把这些天遭难的百姓收敛尸骨埋起来吧。”

    下完这一道命令后,高杰也觉得头脑发昏,骑上马往福缘庵去了。

    远远快到佛庙门前,高杰就看到了福缘庵的寺主德宗正在门口等待自己,于是他马上下马,牵马步行走了过去。

    德宗看到高杰虔诚的走了过来,口中念了个阿弥陀佛,说道:“高居士起于扰攘,如今又陷于扰攘中了。”

    高杰立马行礼回答道:“弟子见过法师。弟子一路沿北往南,福祸一时还是参不透。还望师父提点。”

    两人并行走着,德宗拉着高杰,一边吩咐僧人准备上茶,一边说道:“机缘未到,徒问老僧,老僧也指点不得。高居士此行是看望史居士的吧,史居士就在偏厢。”

    高杰在正堂接过茶喝了干净以后,连声拜谢,随后口称打扰就往偏厢走去了。

    在佛门重地中高杰的情绪也慢慢平静下来,心中也颇为恼恨怎么把督师抓了起来。

    一念至此,他的脸色也开始难看了起来。

    ---

    杰防可法甚严,一切出入文移,必呈杰始达可法。-李清《南渡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