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南明见闻辑 > 第十二章 变天

第十二章 变天

    有杨总兵的许诺后,我索性在泗州城里玩了个痛快,逗留了几天,当然看到了所谓“兴平伯府”的牌匾在了某个气派十足的宅邸门前挂了上去。以至于回到我们那破烂一般的驻地的时候,已经是六月初三了。

    回到驻地后没见到朱贤政也没见着他那个虎头虎脑的大舅子,甚至张老六我都没看到影子。憋了一肚子话的我稍微有点意兴阑珊,但是很快老钱就看到了我,带着这一伙新兵蛋子朝我围了过来,我的诉说欲望马上占领了高地。面对这么一伙雏儿我倒是编排起故事来。

    “小爷一路上刀光剑影为民除害的故事自不消说了。小爷自打进那泗州城,是里三圈外三圈没找到总兵爷爷的府邸,逢人问人都缄口不言。小爷一时也没了出路,这时候小爷就想,得去问泗州最大的官啊,诸位知道泗州最大的官是谁吧?”

    “知府老爷。”人群中有个老实巴交的人答道。

    我拍了一下大腿:“是了,我就去知府衙门口击鼓。你想不击鼓这知府老爷也不会搭理我啊。所以我就猛然击鼓,大概敲了二十来下,一群皂吏是打开门,蜂拥似的冲了出来,连拉带拽得把我往衙门里拉扯进去。

    “正堂上那知府老爷往那一坐,手上惊堂木那么一拍,就喝令我道:“哪里来的刁民,为何不跪?先打一百大板!“随后押着拉扯着我的皂吏就拿着夹棍往我双腿那么一打,就想逼迫我下跪,我这时候立声喝道:'且慢!'我说有没有吃的,先给我整一点过来,都饿死了。”

    “有有.”围着我的众人里立马就有人跑去抱了一小捧豆子奉过来。

    我接过来继续胡编乱造:“我这时候大喊一声'且慢!'随后就把我们守备爷给我的塘报拿了出来,诸位还不知道吧,这是咱们守备爷剿匪报功的塘报。那知府抬抬手,就让左右的书吏一人从左一人从右把这些塘报文书一人一半拿了上去,知府是把这文书里看了三边外看了三边,还招呼两个书吏过来一起看,然后又大喝道:“剿匪的塘报岂有送到知府衙门来的!分明扰乱秩序!”诸位你们想啊,你们要是抓了小偷擒获了强盗,是不是送去官府报功的?”

    “这狗官!”众人里已经有人骂骂咧咧起来了。

    “这时候那左边的书吏附在知府耳边悄咪咪说了几句话,这狗官突然脸又一横,把那惊堂木一拍!‘你这刁民,定是扒下阵亡的将士衣甲,捡走了其塘报,分明存了歹毒心思,来搅乱公堂!关进大牢里去!’,那押着我的八个皂吏就要动手,这时候,砰的一声巨响,衙门大门直接被打开。然后就传来了好多人的脚步声,我被皂吏抓着转不了身,知府眯着眼看过去,惊慌失措马上就下跪了...诶我说,你们没点眼力劲吗,说这么半天也不见得人给我递个水的。”

    随后立马也有人跑去河边打水,这时候有个人凑过来问我:“畏行哥,这来的人是朝廷的钦差吗?知府都要下跪。”

    我登时后悔了,确实编太过了。很快有人就把水递到我面前,我此时已经在全速思考怎么补上这么个漏洞,也全然没注意到有一支船慢慢往我们这边靠了过来,围着听故事的人也有人往那边去迎接了。

    我把水满满得全喝了完又慢慢的吞咽,然后语速缓了半分说道:“那来的人很快就走过了我的身前然后往正堂上去一坐,我抬眼看去,赫然是我大明朝的天兵天将,一身精甲都不要说有多好看了,那人右手举着圣旨说‘皇上已经敕封了高总爷为兴平伯,辖内州县都由他来管理。这泗州知府好不知事,居然还独坐大堂。’随后就喊来兵将再拉了一把椅子放到一边,然后知府唯唯诺诺的就坐到那一边去了,这七八个皂吏哪里还敢耍威风,也纷纷退到皂吏堆去了。”

    看着新兵蛋子们都在点头,我内心长吁一口气,好赖是编圆乎了。

    我继续说道:“这时候我才知道这位老爷是高爵爷手下的十三太保杨绳武杨总爷。他问我究竟是什么事,我就把我们朱总爷是如何奋勇杀贼,如何解救百姓,又是如何因为剿匪阴差阳错把驻地给丢了的仔仔细细说了一遍。说得杨总爷是连连点头啊,他一拍惊堂木。”我顿了一下,扫视了一圈,看着所有人都平气凝神等着我说下文呢,心中突然闪过一丝得意。

    此时我也没注意到船上的人已经着了地,也在往我们这边过来。我继续说道:“登时这位杨总爷就要保举我们守备爷出任防泗盱的游击,还说会给我们找一块好驻地!”

    皆大欢喜的结局自然是兵丁蛋子们爱听的,甚至有人喊到:“就应该这样,就应该让大帅来判是非,那些文官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贪官。”

    我心里又一阵想法,又编排出了一个故事:“诸位知道南京最大的官是谁吧?就是兵部尚书史可法!这么大的官他要当督师督我们兴平伯高总爷,人都才到呢,直接给我们高总爷关到军营里安排写文书去了,诸位是...”

    我还没说完呢,我身后有个人砰的一声就晕倒了过去。

    围着我的兵丁蛋子们立马靠了过去想去搀扶晕倒在地的朱贤政。而离他最近的张老六和我都听到他倒下去之前说的最后一句话:“要变天了。”

    张老六豁然不解,看着天空。“这天不是挺晴爽的,哪要变天了啊。”

    ---------

    南京城里,这一天马士英也写就了他明天要上的奏疏,一吹墨迹,上面龙飞凤舞般写着“冒罪特举知兵之臣阮大铖,共济艰难。当赦其罪,即补兵部右侍郎.''

    马士英之字,磅礴大气,所谓见字即见人。因此此时无论是内阁的东林,还是六部的堂官,对这位新朝首辅都是没有多少非议的。因为马士英作为拥立首功居然没有排挤这些拥立潞王的同僚,而且其人任事也没有多少值得挑剔之处。

    至于内阁的东林大学士们给马首辅挖了多少坑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一切表面上看似难能可贵的和平就此打破。因为就从这一封奏疏献给弘光皇帝后,东林群贤和马士英的决战,也或者说是和疏上所保举的阮大铖的决战,也就开始了。

    ---

    往例,阁中票拟,必请裁首辅,故鲜矛盾。马辅士英为首相,终不晓此制。-李清《三垣笔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